中國古代是如何取國號的相同的國號又如何區分看完漲知識

國號,顧名思義即國家的稱號。在我國漫長的奴隸制、封建制時代,統治者建邦立國,均有國號;歷代王朝更易,皆改定國號,國號就是王朝之號,政權之號。

我國國號起源很早,《史記?五帝本紀》:

“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國號,以章明德。”

中國古代是如何取國號的相同的國號又如何區分看完漲知識

以傳說中的黃帝至清王朝,中國歷史上,有統一,有分裂,究其國號來源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以地名而定國號。

“堯號陶唐”是因為堯曾先後受封於陶(今山東陶縣西南陶丘)和唐(今河北唐縣西北)而起。禹號夏,因受封於夏邑。湯號商,是因其始祖契居商,後盤庚遷都殷,因而商也被稱為殷。周是其古公亶父定居於周(今陝西岐山)。

秦朝,是由於它的始祖住在秦地而得名。漢朝是因劉邦曾接受項羽之封為漢王,擁巴蜀漢中一帶地區而來。宋朝則是趙匡胤在後周恭帝時曾為宋州節度使,所以改國號為“宋”。

中國古代是如何取國號的相同的國號又如何區分看完漲知識

第二,以爵名定國號。

一個人因各種原因受封,其爵名往往與其地名相一致,以後“得國”便以此為名。唐朝建立人李淵襲封唐國公,在其封地起兵反隋,建號為唐。

晉朝司馬氏受封河內溫縣,因溫縣本是晉地,所以建號為晉。

隋的國號,是來自其建立人楊堅稱帝前承襲了其父隋國公的封爵。

中國古代是如何取國號的相同的國號又如何區分看完漲知識

第三,以有代表性的物產定國號。

如契丹族建立的遼,以賓鐵為號,取其堅,用以象徵國家政權鞏固之義。金的國號,據《金史?地理志》是由於其國都附近產金而得名。

第四,以吉祥語或讖語的含義來定國號。

如南朝的齊,據《南齊書卷28崔祖思傳》中記載:

“宋朝初議封太祖為梁公,祖思啟太祖日:讖書雲:‘金刀利刃齊刈之’,今宜稱齊實應天命。”

又如元朝的國號,忽必烈採納太保官劉秉忠的建議,取《易》中的“大哉乾元”之義,而由蒙古改為“元”。

第五、據所奉宗教名命名。

明朝國號源於明教,明教本有明王出世的傳說,經過500多年公開和秘密的傳播,明王出世成為民間所熟知的預言,朱元璋原是小明王的部將,害死小明王,繼之而起,國號大明。

中國古代是如何取國號的相同的國號又如何區分看完漲知識

國號大致來源於這五個方面。

我國還出現許多有趣的國號。

我國曆史上有四個“五代”:

一是黃帝、堯、舜、禹、湯。

二是唐、虞、夏、商、周。

三是南朝的梁、陳,北朝的齊、周和隋。

四是五代十國時代的梁、唐、晉、漢、周。

我國曆史上還有一個朝代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國號的。

如元朝先稱蒙古,統一後改稱元,清朝先稱金,統一後改稱清。十六國時代,由劉淵所建立的後漢,又改號為趙。三國時代在成都建都的劉備,國號為漢,史書上據地域又稱之為“蜀”,習慣上又稱為“漢”。

我國曆史上有幾個朝代使用同一國號。

特別是周、秦、漢、魏、晉、唐等字,都多次被重複用作國號。

以周為例,據不完全統計,計有先秦姬氏所建的幾個周、南北朝時代字文覺所建的周(史稱北周)、唐代武則天所建的周(史稱武周)、五代時期郭威所建的周(史稱後周)、元末張士誠所建的周、清朝吳三桂所建的周。

又如秦,有周代的嬴秦、十六國時代苻堅所建的秦(史稱前秦)、姚姜所建的秦(史稱後秦)、乞伏國仁所建的秦(史稱西秦)、隋末唐初薛舉所建的秦。

這麼多重複的國號,為了區別以防混淆,後世史家給國號前面加上一些表示方位(東西南北)、時序(前後)、姓氏(如苻、姚)等字作區別。

凡是在國號前面有前後南北東西或姓氏,一般都是後世史家難加的。習慣上,凡是重複的朝代,有西和東對稱的,一般西在前而東在後,如西周、東周;西漢、東漢;西晉、東昏。有北和甫對稱的,則北在前而南在後、北宋、南宋。也有同時並存的,如五代十國時代的南漢與北漢,也有不對稱的如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沒有與之對稱的北唐。

我國史書上還有以京城代表其國號,如西漢為西京、東漢為東京。

我國曆史悠久,朝代眾多,國號也是其他古國所不能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