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字作為稀有姓氏,你能讀對嗎祭姓有哪些歷史名人

鄭州地鐵5號線有一個“祭城站”,別說外地人了,就算是鄭州本地人,除去該區域附近的,能讀對的恐怕也不多。

“祭”字作為稀有姓氏,你能讀對嗎祭姓有哪些歷史名人

“祭”字作為稀有姓氏,你能讀對嗎祭姓有哪些歷史名人

祭城——祭姓之城,現在仍以祭姓居民為主,其歷史可謂非常悠久了。祭姓出於姬姓,得姓始祖為祭伯,是周公姬旦的第五子,封侯於此地,始建祭伯城。

1984年,撤消人民公社建制,成立祭城鄉;1987年,劃歸金水區;1996年,祭城撤鄉建鎮;2003年,整體拆遷,劃歸鄭東新區。

祭姓作為稀有姓氏,歷朝歷代相對來說所出名人也不太多,但有一位不得不提,熟悉歷史的人可能都知道,在《左傳》開篇第一章已隨鄭莊公一起出現,那就是春秋初期號稱“天下第一權臣”的——祭仲。

此公不但壽命奇長,而且智數超群,謀略過人。先後歷經五代君主,始終安居高位,權傾朝野。對下手握殺伐之權,於上屢行廢立之功。他見證了很多成語典故的誕生,比如“多行不義必自斃”、“周鄭交質”、“齊大非偶”、“人盡可夫”、“謀及婦人”等。

鄭武公十年,娶申侯女武姜為夫人。十四年生長子寤生,因難產且受到極大驚嚇,夫人很不喜歡他。十七年又生少子叔段,卻很輕鬆並沒經受多少痛苦,因此就非常寵愛小兒子,還經常在武公面前說叔段的好話。

二十七年,武公病重,武姜夫人多次請求,欲立叔段為太子,武公沒有應許。當年,鄭武公卒,寤生立,是為鄭莊公。

鄭莊公元年(前743年),祭仲初登歷史舞臺。鄭莊公即位不久,母親武姜就請求將制地(今河南滎陽)作為叔段的封邑。莊公說:“制地是險要的城邑,虢叔死的地方,其他邑則唯命是從。”武姜又請求將京邑封給叔段,武公答應了,就讓叔段居於京邑,號稱“京城大叔”。祭仲於是進言,說:“凡是國都,城過百雉(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就是國家的禍害。先王定下的制度:大城,不能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中城,不能過五分之一;小城,九分之一。現在京邑明顯超出標準,不合法度,如置之不管,以後您將不堪承受。”莊公說:“是母親姜氏要這樣,就算有害,我能有什麼辦法避免呢?”祭仲回答說:“姜氏哪裡會滿足呢?不如早點想對策,別任其滋長蔓延!一旦蔓延,將難以圖之。蔓草猶不可除,何況是您那受母親寵愛的弟弟呢?”莊公說:“多行不義,必自斃。你暫且等待觀望吧!”

叔段在京邑,依仗母親的支援,從不把尊君治民放在心上。既而叔段又收西鄙、北鄙二邑為己邑,直到廩延(今河南延津)。

因為母親姜氏的原因,莊公一再退讓。而叔段則得寸進尺,不斷在京城整固城池,囤積糧草,訓練甲兵,加緊擴充套件自己的勢力,與母親密謀,準備裡應外合,篡國稱君。

二十二年(前722年),叔段果然欲襲擊鄭國都城,武姜為內應。莊公提前得到訊息,果斷髮兵,以祭仲為帥,對叔段進行討伐。叔段退走京邑,莊公又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伐之。京邑之人皆叛叔段,叔段於是逃到鄢城。莊公追到鄢城,叔段又逃到共國(今河南輝縣市),後來便稱為“共叔段”。

“祭”字作為稀有姓氏,你能讀對嗎祭姓有哪些歷史名人

鄭武公、鄭莊公都是周平王的卿士,虢公也是,平王卻把權力重心偏向於虢公,鄭莊公因此抱怨平王,平王卻說沒有這樣的事。於是周鄭交質,周王子狐入鄭為質,鄭太子忽入周為質。周平王死後,周桓王繼位,更是把大權交於虢公,鄭莊公因此懷憤。

鄭莊公二十四年(前720年)夏四月,祭仲帥師割取溫地(周屬地)之麥,秋季又收取了成周之禾。自此,周鄭交惡。是年,宋穆公卒,宋公子馮投奔鄭國。二十五年(前719年),因鄭國收留公子馮,宋公攜陳侯、蔡人、衛人共同伐鄭,圍其東門,五日而還。

鄭莊公二十六年(前718年),四月,鄭國出兵入侵衛國牧地,以報東門之役。衛人請南燕國軍伐鄭,祭仲與原繁、洩駕以三軍列陣於燕軍前,使曼伯與子元率制地之人潛軍於燕軍後。燕軍畏懼鄭國三軍,而對於從制地來的軍隊疏於防備,結果燕軍敗於制人。這正是君子所說的:“不備不虞,不可以師。”

鄭莊公二十七年(前717年),鄭莊公又開始朝覲周王朝,周桓王卻對取禾之事耿耿於懷,對鄭莊公很是無禮。

鄭莊公三十七年(前707年),鄭莊公因周無禮,不再朝覲周王朝,周桓王率陳、蔡、虢、衛諸國軍伐鄭。鄭莊公與祭仲、高渠彌等人發兵自救,周師大敗。鄭將祝聸射中周桓王肩膀,並請求追擊,鄭莊公制止他說:“冒犯長者都不對,何況陵辱天子呢?”於是才作罷。鄭莊公還指派祭仲,於當夜前去慰問周桓王的傷情。這就是著名的繻葛之戰。

“祭”字作為稀有姓氏,你能讀對嗎祭姓有哪些歷史名人

鄭莊公三十八年(前706年),北戎伐齊,齊使求救,鄭莊公派太子忽率軍救援齊國。齊僖公準備把女兒文姜嫁給太子忽。太子忽辭謝說:“人各有偶,我小國,齊大,非吾偶也。《詩經》雲‘自求多福’,有沒有福都在我自己,與大國有什麼關係呢?”這就是成語“齊大非偶”的來歷。當時,祭仲與太子忽在一起,勸其答應娶親,說:“國君有很多寵愛的姬妾,太子沒有大國的援助將不得繼立,三位公子都可能成為國君(三公子指太子忽、其弟突、次弟子亹)。”太子忽堅持己見。

鄭莊公四十三年(前701年)夏,鄭莊公卒。起初,祭仲有寵於鄭莊公,被委任為卿。祭仲替鄭莊公迎娶鄧曼,生下太子忽。鄭莊公死後,祭仲擁立公子忽即位,是為鄭昭公。鄭莊公還娶了宋國雍氏的女兒雍姞,生下公子突。雍氏在宋國為正卿,很是得寵。宋莊公得知祭仲擁立鄭昭公後,誘召祭仲而執之,威脅說:“如果不立公子突,你必死。”同時執公子突,藉以索取財物。祭仲答應了宋國的要求,並與宋訂立盟約,允諾讓公子突回國即位。鄭昭公忽聽到祭仲因宋國的緣故要立其弟公子突,於九月丁亥出逃到衛國。九月己亥,公子突回到鄭國即位,是為鄭厲公。

鄭厲公四年(前697年),祭仲專擅國家大權。鄭厲公頗為擔憂,於是暗中指使祭仲的女婿雍糾殺掉祭仲。雍糾準備在郊外宴請祭仲並殺之,與妻子祭氏商量。祭氏猶豫不決,問母親說:“父親與丈夫哪一個更親?”母親說:“人盡可夫,但父親卻只有一個,怎麼能夠相比呢?”於是祭氏以實告於父親祭仲,祭仲反殺雍糾,戮之於市。鄭厲公無奈祭仲何,憤恨地對著雍糾的屍體說:“謀及婦人,死得真是應該。”當年夏,鄭厲公逃至邊邑櫟地。六月乙亥,祭仲迎昭公忽復回鄭國即位。

鄭昭公為太子時,父親莊公欲以高渠彌為卿,太子忽說對其非常厭惡,莊公不聽,最終還是任用高渠彌為卿。昭公忽即位後,高渠彌一直擔心昭公會殺害自己。鄭昭公二年(前695年)十月辛卯,高渠彌陪同鄭昭公出獵,趁機在野外射殺鄭昭公。鄭昭公死後,祭仲與高渠彌不敢迎接鄭厲公復位,而是改立鄭昭公之弟公子亹為君,史稱鄭子亹。

鄭子亹元年(前694年)七月,齊襄公在衛國首止(今河南睢縣)召開諸侯盟會,鄭子亹如期參會,高渠彌以國相身份隨同前往,而祭仲以身體生病為由沒有陪去。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鄭子亹和齊襄公自為公子時就曾約鬥,互相已成仇。因怕生不測,祭仲勸鄭子亹不要前去赴會。鄭子亹說:“齊國強大,而厲公突還在櫟邑。如果我不赴會,齊國就會率諸侯伐我而迎立厲公。我不如前往,到了也不一定受辱,何至於到你想的那樣呢!”鄭子亹於是執意決定前往,祭仲擔心齊國會把他們一起殺死,就稱病不往。鄭子亹既到,沒向齊襄公就從前的事道歉。齊襄公怒,埋伏甲士襲殺鄭子亹,車裂高渠彌。祭仲乃迎立尚在陳國的子亹的弟弟公子嬰回國即位,史稱鄭子嬰。時人皆說:“祭仲以知免。”對此,祭仲不再故作謙虛,直說:“信也。”

鄭子嬰十二年(前682年),祭仲去世。

從鄭莊公元年(前743年),祭仲初登歷史舞臺,以時年不低於30歲計,到鄭子嬰十二年(前682年)去世,當不少於90歲,在那個諸侯紛爭的年代,可謂長壽矣。

太史公評:“祭仲要盟,鄭久不昌”;而《公羊傳》則說:“祭仲存則存矣,祭仲亡則亡矣”;司馬貞《史記索隱》說:“虢鄶獻邑,祭祝專命。”

可以說祭仲作為權臣,實為鄭國政局舉足輕重的人物。正是他的存在,才讓諸侯各國不敢輕視鄭國。在他死後,齊國的謀臣們更是說出了:“祭仲已死,鄭國無人”的話,也才敢於出兵干涉鄭國內政。

再回到“祭”字的讀音上(以下內容來自鄭東新區祭城社群宣傳欄),祭(zhà)城的這個“zhà”字的讀音是歷史上傳承下來的,他在輝煌燦爛的中國歷史文化中已經誦讀了至少是三千六百年,甚至是五千多年。據《康熙字典》記載,在古代“祭”與“蔡”互相通假,按照“切音法”注音規律,二字都是“倉大切”,發“倉大”的後韻音,“zhà”聲。另外,清代的《考文審言》、《說文句讀》都註明“祭”發“zhà”聲。這證明鄭州祭城一帶對古音的傳承一直未變,是地方歷史文化傳承最好的一種表現。

為啥現在有些人會將“祭(zhà)”字讀成“祭(jì)”呢?這是有原因的,據《康熙字典》載《孝經·士章》 糊 祭疏中的解釋:“祭者,際也,言人事之於神也,人神相接,故曰際也”。意思是說:古人在崇祀天神的時候是根本看不到神的,人和神根本不可能互相接觸,因為神是在冥冥之中,在天上。所謂“際”就是天與地之間的無形邊界,人是不可能跨越的。

古代的“祭(zhà)”方,上古時期的人們認為是天神所居,是商朝早期國都“毫(bó)”的畿輔,是商朝天子崇祀天神的地方。《左傳》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為什麼古人不用“祭與戎”呢?因為祭(zhà)是地名,祀是儀式,兩者不是一個意思,而現代人用“祭(jì)祀”這個詞,歷史就近的多了。《說文句讀》在解釋“祝”字的時候,說“祭(zhà)無祀也”,就足以證明“祭(zhà)是地名。”因為到了明清時期,祭(zhà)伯城這個地方國家已不在此地舉行崇祀天神的儀式了,它也失去在此祀天的讀音的功能。

啥時候祭(zhà)字又有祭(jì)聲呢?《說文句讀》說明是從《釋沽·疏引》中才由“倉大切”多出了“子例切”的讀音。從此,“祭(zhà)”字的發聲由單音字變成了zhà和jì的多音字。只是後來的字典在編輯時漏掉了“祭(zhà)”字的這個讀音,以致現代人在新字典中查詢不到zhà的讀音。現代人們以及以前的人在某些儀式中說“祭(jì)祀”這個詞,其實並不準確。可是現在已經養成了習慣,也就難以更改。習慣成自然,讀音從俗。

這裡再講一個“祭(zhài)”字的讀音問題,“祭(zhà)”與”祭阝 (zhài)”本是兩個地名,祭(zhà)國是在夏商時期的中原,祭阝邑是在西周時期的關中,這兩者非但不在同一時期,名字更不同,這是兩個典型的歷史地名。《說文解字注》中更是說明“祭阝 (zhài)乃關中方言”。有所謂“去邑存祭”的說法似有欠妥。

根據以上多種證明,祭字讀zhà,是完全準確無誤的,也不是個別人說的“祭字讀zhà是本地方言”。如果不是鄭州這一帶居民上古文化傳承的好,國家文物考古部門就很難發現周代的祭伯城遺址。發現了祭伯城遺址,對研究我國夏、商、周文化斷代工程有著巨大的歷史意義。

祭季:商朝“祭方”首領,祭國早期人物。

祭伯:西周早期周公姬旦的第五個兒子,他官至太史,是周成王時期所封的祭國國君。在西周早期,祭伯也是軍事領域的主要將領,為周代政權的建立與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

祭公:祭伯長子,《呂氏春秋》記載,他是周昭王時期的帶兵重臣,跟隨昭王西征時同沒於漢水。

祭公謀父:祭伯次子,是周穆王時期的朝中重臣,陪同周穆王西征和巡遊,曾陪同周穆王巡遊中原,泛舟圃田澤,夜宿祭伯城,他向周穆王獻治國之道:治國靠的是德政,而不是暴政。不能輕易使用暴力,不能見利忘義,不能寵愛親戚疏遠賢臣,要用中庸的方法治理國家。此為歷史上首次提出“以德治國”的政治主張。

祭粦:周共王時期的國家重臣,仍稱祭公。為扶佐周共王穩固西周政權立下大功,山西出土的九年衛鼎曾有記載。

祭俗父:周曆王到周宣王時期的大臣,曾經為周朝的歷史發展有很大的貢獻,死時按公的等級埋葬,其墓出土有祭俗父鼎,銘文有記載。

祭公敦:《呂氏春秋》記載,祭公敦是西周王朝重臣,為西周王的政權穩固貢獻很大,是周幽王時期的重要軍事人物。

祭遵:東漢時期的“雲臺二十八將”中排名第九。祭遵少愛讀書,後為縣吏,投奔劉秀後,平定漁陽,討伐隴蜀,協助劉秀監理東漢,是東漢中興之將,劉秀稱帝后,任徵虜將軍,封穎陽候。《後漢書》評:祭遵“清名著於海內,廉白著於當世”。

祭肜(róng):字次孫,潁川穎陽(今河南襄城縣)人。東漢時期大臣,徵虜將軍祭遵堂弟。現在貴州貴陽的一支祭姓尊稱祭遵、祭肜(róng)為始祖。

祭姓人口的現實部分情況:

祭姓現在主要居住地為山東(濟南、德州、泰安),江蘇的蘇北(泰州和鹽城區域),貴州的貴陽,東北的吉林,黑龍江。

另外,現在山東的訾姓,還有其他地方的部分蔡姓、黃姓也是祭姓人改姓後人,因為在古代蔡與祭互相通假。都讀是《唐韻》所注的“倉大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