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真正意義上的"家"是山東濟寧兗州!

李白這個人無疑是大大的歷史文化名人,哪裡和他沾上邊自然不難出名。可李白這個人身世和經歷太複雜了,一生活動過的地方多,和他扯上關係的地方實在太多,並且關於他的確鑿的史料又特別的少,單就旅遊資源開發來說,你沒有點真憑實據,沒有點獨特的東西,沒有一些有看相的實物,你敢打這張王牌嗎。我們不妨從他身世和一生活動的幾個關鍵點逐一去分析一下。

李白真正意義上的"家"是山東濟寧兗州!

1、李白在隴西

李白祖上是隴西人,隴西李姓是望族大姓,李白的先祖往上追溯可能還能與戰國名將李信、西漢飛將軍李廣等續上關係。對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也就是今甘肅天水秦安,基本上沒什麼爭議。但這兒的人除了分享點榮耀外,恐怕沒什麼文章可做。李白的祖上早就從這兒遷走了,並且 是被迫背井離鄉,遠徙蠻荒邊地。李白可能根本沒去過這個老家,也沒有什麼遺蹟,李白的出生地是中亞碎葉,這個也得到公認。但這也就是一個符號,沒有什麼確切地點,根本不用動這個心事。

李白真正意義上的"家"是山東濟寧兗州!

2、李白在江油

接下來就是四川江油,李白五歲時舉家遷到這兒,隨父母在此定居下來,直到二十六七歲出川,但再沒有回去過。江油可以說是公認的李白的老家、故鄉、故里,因為這裡是李白的父母生活定居的地方,他本人從小在這裡長大。李白出川后,先是在金陵、揚州一代盤桓 了兩年,“散金三十萬”,從家裡帶出來的錢花得差不多了。然後流落到湖北安陸,入贅故宰相許家做了上門女婿。

李白真正意義上的"家"是山東濟寧兗州!

3、李白在安陸

李白“酒隱安陸,蹉跎十年”,娶妻生子,也有自己的住處和財產,可以說是李白的另一個故里。但如果說是第二故鄉或稱李白是安陸人就勉強了,因為此地李白雖然安過家,住了較長一段時間,但與其祖脈沒有關係,並且是託在女方的門上。不過,安陸在李白的研究上比較重視,著手也比較早,拿得出手的東西還是不少的。

李白真正意義上的"家"是山東濟寧兗州!

4、李白在兗州

李白一生真正意義上的安家實際上是在東魯。李白在安陸呆不下去了,也為尋族親求仕進,舉家牽到東魯,就是兗州。李白來東魯可能先是投奔時任任城(濟寧)縣令的族叔,在任城住了一段時間,不久族叔卸任回京,李白就到瑕丘(今兗州)定居了。李白在兗州才算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個人的家(據考證在今兗州火車站廣場一帶),有戶籍、房產、田地,生了兒子伯禽,許夫人病逝後,李白又先後續娶了一劉姓女子和魯夫人。直到安史之亂前夕,李白先期南下,後託門人武諤把女兒平陽和兒子伯禽接走,李白在兗州居家二十年之久, 期間他奉詔入京(長安),又賜金放還。

李白真正意義上的"家"是山東濟寧兗州!

兗州廿載是仙家

在兗州,李白還與杜甫相識交往並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杜甫的父親杜閒曾任兗州司馬,當時杜甫隨父在兗州居住)。李白在兗州居家二十餘年及與杜甫的交往,透過李白杜甫相關詩文、兗州文物古蹟(青蓮閣、沙丘、石門、堯祠、酒仙橋、少陵臺)、兗州出土文物等,經過專家考證已證實確認。1994年8月,由中國李白研究會、兗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李白在山東”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兗州召開,與會專家學者充分肯定了兗州學者的有關研究成 果和提出的李白在兗州居家二十餘年、兗州是李白第二故鄉的觀點。李白本人曾自稱過“隴西布衣”、“蜀人李白”、“山東李白”,在家居兗州期間,於詩作中多次稱兗州為“家”、“故園”、“故鄉”、“故巢”等,可見其對兗州這個家的認同和情感。李白在兗州的家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個人的家(江油是父母的家、安陸是妻子的孃家),李白在兗州居家時間最長,經歷了人生最重要的時期。李白一家離開兗州後基本上就是流利失所,也很少和孩子們生活在一起,已經再沒有固定的居所和完整的家,直到晚年投奔從叔李陽冰,落腳到了安徽宣城,不久去世並葬於此地。

李白真正意義上的"家"是山東濟寧兗州!

這樣來說,與李白密切相關,既有說法又有古蹟,可以開發利用李白這個歷史文化名人資源的也就是四川江油(老家、原籍、故里)、湖北安陸(居住時間較長、娶妻 成家之地)、山東濟寧、兗州(居家時間最長、第二故鄉、個人真正的家)、安徽宣城(最後歸宿、去世安葬的地方)。

李白真正意義上的"家"是山東濟寧兗州!

這幾個地方,各有各的特色,各處於李白生命生活中的不同階段,要說李白真證意義的家應該還是非“兗州”莫屬,李白一生當中,只有在兗州,居家時間最長、生活最安定、生兒子、髮妻去世,經歷了人生由巔峰到失落的大起大落、思想變化最為複雜,留下的詩文最多、文物古蹟最多的地方,特別是與杜甫的相會交誼更是千古流傳。

李白真正意義上的"家"是山東濟寧兗州!

正是因為李白對東魯兗州的深厚感情,而在天寶八年,漫遊金陵時,即景生情,想到東魯家中春天的農事,感到自己浪跡江湖,茫無定止,那龜山北面的田園由誰來耕種呢?思念及此,不禁心憂如煎,焦慮萬分。詩人對離別了將近三年的遠在山東的家庭,田地,酒樓,桃樹,兒女,等等一切,無不一往情深,尤其是對自己的兒女更傾注了最深摯的感情。“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他想象到了自己一雙小兒女在桃樹下玩耍的情景,他們失去了母親(李白的第一個妻子許氏此時已經去世),現在有誰來撫摩其背,愛憐他們呢?想到這裡,又不由得心煩意亂,肝腸憂煎。於是寫下《寄東魯二稚子》的詩:“吳地桑葉綠,吳蠶已三眠。我家寄東魯,誰種龜陰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復茫然。南風吹歸心,飛墜酒樓前。樓東一株桃,枝葉拂青煙。此樹我所種,別來向三年。桃今與樓齊,我行尚未旋。嬌女字平陽,折花依桃邊。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小兒名伯禽,與姐亦並肩。雙行桃樹下,扶背復誰憐。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裂素寫遠意,因之汶陽川。”

李白真正意義上的"家"是山東濟寧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