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軍師吳用自盡前才明白的一件事樑上老大並不是宋江

四大名著中,紅樓夢當中有瑰麗夢幻的天仙寶鏡,西遊記中有九九八十一難的取經之路,三國中有諸侯征伐的亂世豪情,而水滸中卻是平凡世間中108好漢,他們不滿朝廷昏庸統治、揭竿而起的故事。或許是施耐庵先生對當時元末明初的亂世實在有感悟。

生於元末明初,他經歷了元朝對於漢人高壓的統治,自己的一腔抱負沒有科舉制度來實施。在看到朱元璋等人揭竿而起,一舉推翻這個龐大帝國的時候,或許他的內心中對於這個世界的感悟又深了一層。多舛的命運讓他獲得深邃的靈感,從而創造出水滸傳這一部膾炙人口的作品。

水滸傳中,軍師吳用自盡前才明白的一件事樑上老大並不是宋江

人們常說作品之中必然會有作者潛意識的投射,這108好漢中其中不乏擅長武藝的,擅長智謀的,智勇雙全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特點,或許他欣賞柴榮的仗義疏財,羨慕李逵的無畏,對吳用每一次對計謀出神入化的使用感到驚歎。

這所有的所有,構築起了一部水滸傳,為現在的人們緩緩繪出一幅北宋末年的瑰麗畫卷。有的人喜歡晁蓋的義薄雲天,有的人喜歡宋江的圓滑世故,也有的人喜歡林沖。魯智深等人的直爽、不拘小節。但是在水滸傳前期,有一個人卻不能不重視。

水滸傳中,軍師吳用自盡前才明白的一件事樑上老大並不是宋江

那就是原本和晁蓋等人一起在黃泥崗,用藥酒將楊志等人放倒,劫走生辰綱,後來卻因為事情被白毛鼠白勝告發,導致一行人不得不逼上梁山的軍師,智多星吳用。一個人的形成在很大一部分因素上並不是他主觀的完全推動,我們也可以直接說一個人是由他的環境所塑造成的。

藉由這句話,我們可以再看一下吳用他的人生經歷,然後才能更加透徹的瞭解他在水滸傳中後期,在上了梁山後,在宋江臨死前,做出那些舉動的深層原因。吳用家本也是書香門第,他的父親對他寄予厚望,於是他發奮讀書,十年寒窗苦讀期,望一朝越過龍門化金龍。

水滸傳中,軍師吳用自盡前才明白的一件事樑上老大並不是宋江

但是懷揣著滿懷抱負和滿腦子的才華,當他上京趕考時,卻因為沒有給當時的太師蔡京送禮而遭到蔡京的輕視,甚至說這個人雖然文章寫得好,但他叫吳用,實在不吉利,乾脆就不要讓他中舉。這是非常荒唐的行為,然而當時文官圈層內,大家都一致附和蔡京的說法,導致吳用對此失望至極。

吳用完全放棄了透過科舉建功立業的想法,轉而回到家鄉回到曹家村。在一戶人家當私塾先生。同時拜了一位師傅,學習周易八卦、孫子兵法等旁門雜道。在這一段經歷中,他認識了托塔天王晁蓋,聽說梁中書為了慶祝蔡京的60大壽,用許多金銀製作成一份生辰綱。

水滸傳中,軍師吳用自盡前才明白的一件事樑上老大並不是宋江

他們兩個人不謀而合,直接聚集起一個7人的小團隊。由吳用出計謀將生辰綱劫了去,但後來因為其中有人被抓住後的告發,他和晁蓋不得不逃往梁山。然而吳用心中建功立業的想法還是沒有消失,他仍然對朝廷十分失望。

同時他也看出了晁蓋對於建功立業的不熱衷,在透過引誘林沖與王倫火併之後。他又讓劉唐送金子給宋江,讓宋江因為怒殺閻婆惜,流放荊州之後,與其他梁山好漢一起營救宋江,並且將宋江恭敬地迎到梁山之上,支援宋江,隱隱讓宋江有了壓過晁蓋之勢。

水滸傳中,軍師吳用自盡前才明白的一件事樑上老大並不是宋江

吳用的想法是好的,宋江也如他所想一樣,手下的好漢越來越多,曹蓋在曾頭市中毒箭之後,梁山上的老大之位便名正言順地由宋江承擔了,再之後梁山勢力越來越擴大的過程中,朝廷因為抵抗不了梁山的實力,而起了招安的心思。

這正合了宋江和吳用等人的意思,雖然其他民間的好漢們一致反對,但是他們因為心中實在想要光宗耀祖、立功建業,最後大家只能還是選擇了歸順朝廷,但朝廷只是拿他們當一把趁手的好刀,把他們頻頻派出去征伐遼國,討伐方臘等人。

水滸傳中,軍師吳用自盡前才明白的一件事樑上老大並不是宋江

結語:在這個經歷中,108位好漢死的死、傷的傷,魯智深在杭州坐化,梁山人口凋零,最後宋江被高俅、蔡京等人賜下一杯毒酒,自盡而亡,吳用跪在宋江墓前,最後也飲下一杯毒酒,因為他知道如今的形勢已經是回天乏術,自己再也不可能名正言順的完成心中的理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