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賊王》:張海帆,巷末、客棧、大院、穴洞,群雄爭霸

《五大賊王》:張海帆,巷末、客棧、大院、穴洞,群雄爭霸

《五大賊王》:張海帆,巷末、客棧、大院、穴洞,群雄爭霸

《五大賊王》,張海帆的作品噱頭很足,題材搶眼,人物雖多但處理得較為妥當,人各有命,並未有幫襯之感,筆墨不多的人物也有幾個印象頗深。故事發展有遊戲闖關之感,像蒜瓣肉,易於成章,但有明顯斷層。可能與題材有關,事件礙於空間所限,只能於方寸之地飛轉騰挪,場景多為巷末、客棧、大院、穴洞等便於施展盜術的尋常封閉空間,內裡也多為奇門遁甲乃至甕中之局,講完換一個地方再幹一票。

《五大賊王》:張海帆,巷末、客棧、大院、穴洞,群雄爭霸

系列前三本奇觀縱橫,筆法凝鍊,民國圖景鮮活,讀來酣暢淋漓,第四本開始人物陡增,進進出出的人多了,難免以奇詭區分,但寫女人還是差出些許,所謂性情臆想居多,難免情理不通缺乏動因。第四本作為轉場,與重要歷史事件關聯,主要人物盡數登場,故事的流暢程度也到了拐點,到第五本變本加厲,從軍閥割據至抗戰時期,逐步開始鬼扯,第六本開始查漏補缺,作者似乎又找到了開篇時老練筆法,也給了故事轉述者嚴鄭這條線一個交代。所謂迴光返照,可惜太遲。

《五大賊王》:張海帆,巷末、客棧、大院、穴洞,群雄爭霸

“賊王”故事大起大合,總的來說前半部分寫得穩重,有餘味,力道也足,尤以五行門道和身法手段引人入勝,規則虛構得煞有介事,寫人狀物均屬上乘。三本以後,從寫門道入奇觀,發展為寫因果入史觀,人物關係看似錯綜複雜但其實是小圈子,沒有寫開。後半部分試圖整編日據時期民國史,離奇乖張並不實在,復又矯枉過正固步自封,火小邪身份之謎幾經反轉,“番”太多,讀者早已沒有心力陪作者鑽研父輩賊王們之間的恩怨情仇。

小說“冒險”的意味很濃,但格局不允許展開。七本之厚,所幸沒有過多在內心戲和困頓的史觀上浪費筆墨,誰料洋洋灑灑圍繞木家浪費了半本書,再加上“真相”幾次三番被扒洋蔥,以尋根為終結的冒險套路顯得有些小氣。史觀或許是作者最有企圖的一層,不然也不會藉著民國來寫,個人對這段歷史不熟悉,對這種搭便車的寫法有些彆扭,主人公對偽滿洲及侵華戰爭態度的建立及轉變都有些刻意牽強,沒有點透,幾番內心戲和慷慨演說都隔靴搔癢。

《五大賊王》:張海帆,巷末、客棧、大院、穴洞,群雄爭霸

隨著情節的發展我慢慢覺得我以前是不是對於偷、盜二字的認識太過膚淺,這裡面的學問不下於數學英語邏輯政治。但是真正讓我感興趣的卻還是主人公的情感發展。從呼朋引伴的無憂無慮到好友在自己眼前一個個離去,從和水妖兒若即若離的關係發展到連自己都不知道的刻骨銘心,更或者火小邪一直痴戀的只是那個仙女一般的魔女林婉,這有點亂,這有點讓人覺得有必要去研究,畢竟一帆風順的愛情讓人覺得乏味和不真實。到底怎麼樣的曲折之後,誰又和誰走在了一起,更或者這把邪火燒光了自己的姻緣,讓愛化成了灰燼?我期待著。

《五大賊王》:張海帆,巷末、客棧、大院、穴洞,群雄爭霸

書中多次寫到“竊珠者誅、竊國者侯”,算是對隨著故事推進,敘事重點轉移的註腳,從賊道眾生相到每個人心中的大義,其實過渡挺自然,想借力,但卻用架空的方式來寫,遺憾在於獵奇驟減,而史料的關聯卻若有實無。這般寫民國,相較之諜戰題材與時代的貼合程度,還是隔了一層,有審視的態度在裡面,這樣一來觀眾帶入則很有難度。

《五大賊王》:張海帆,巷末、客棧、大院、穴洞,群雄爭霸

《五大賊王》的著眼點十分有趣,有毛賊的日常,也有大盜的風範,有少年成長,也有辯證史觀。可惜寫著寫著入甕玄幻,格調擰巴了。作者的功力在前三冊一覽無餘,後文本應有更好的施展,但以今天的面貌呈現估計有我所不知的苦衷吧。作為林林種種寫民國作品中很有特點的一部,《五大賊王》前三本值得一讀,但可惜前三本也是與民國關聯最小的,反觀張海帆《大魔術師》的題材,或許更符合想象中民國的氛圍。

《五大賊王》:張海帆,巷末、客棧、大院、穴洞,群雄爭霸

有的人崇尚技藝,謂之盜賊;有的人崇尚武力,謂之強盜;又有人崇尚陰謀詭計,我們則謂之偽君子。還有梟雄、政客、俠客等等三教九流,形形色色,構成了我們奇妙的社會。回到書中,我們有很多的人物,他們也有各種鮮明的性格特點,也有一個為大家所不齒的共同點“賊”。竊鉤者誅,竊國者侯,這就是一個高度問題了。殺一人是犯罪,殺萬人則成為了英雄,也是這麼一個理。但是這些賊做的卻是拯救民心的大事,然後事後卻被民心所拋棄,這又是在諷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