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三徵高句麗,兵力超過十倍,為什麼會失敗真相耐人尋味!

公元612年到公元614年,隋王朝對高句麗進行了三次戰爭。第一次出征隋軍超過130萬人,第二次出兵至少60萬,第三次也近乎100萬。這些還僅僅是軍隊,數量更多的民夫還未算入。然而,這三次戰爭都以隋軍失敗而告終。

楊廣三徵高句麗,兵力超過十倍,為什麼會失敗真相耐人尋味!

如此強大的兵力,而且還是隋煬帝楊廣御駕親征,為什麼會失敗?最關鍵的是,己方的兵力損失慘重,對方卻傷亡不大。

難道是因為高句麗的兵力更多?非也。隋王朝有五千萬人口,而高句麗面積只相當隋朝的一個州,人口不過一百萬,能招募的兵力,不會超過十萬;難道是因為後期補給出現問題?非也。三次戰爭的運輸民夫數量超過數百位,僅第一次就達到了300萬人,而且直到隋朝滅亡,糧倉都有糧食。

楊廣三徵高句麗,兵力超過十倍,為什麼會失敗真相耐人尋味!

難道是因為隋軍戰鬥力不行?非也。這支隋軍百戰百勝,南平之戰、突厥之戰等戰役,都說明隋軍的戰鬥力非常強悍,而且立國不過三十年。難道是因為統帥楊廣弱智?非也。能率大軍統一南北,能在血腥殘酷的皇權鬥爭中獲勝,能擊敗突厥,能經略西域,能開鑿大運河,如此雄才偉略的人,怎麼會是傻瓜呢?

楊廣三徵高句麗,兵力超過十倍,為什麼會失敗真相耐人尋味!

那麼,兵力超過高句麗十倍,隋王朝為何還會失敗呢?其實,此戰是非戰之敗,東征高句麗是楊廣實施的一場“政治戰”。

隋煬帝楊廣的目的是“去胡留漢”,經過三百年的南北朝對峙,漢人大多遷居在南方,北方則以胡人為主,雖然胡人逐漸漢化,然而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僅僅只是這樣,楊廣也不會這麼著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關隴集團”,它操作北方政權二百年,隋朝的建立也是得益於它的支援。

楊廣三徵高句麗,兵力超過十倍,為什麼會失敗真相耐人尋味!

隋王朝有兩大心腹之患,第一是關隴集團,它隨時可以傾覆隋王朝的統治;第二是北方的遊牧民族。當時朝堂的官員,一半以上屬於關隴集團,軍隊的70?由關隴貴族所控制。因此,楊廣發動了這次戰役,所選的軍隊和民夫幾乎都是北方人,就是為了消耗北方人口。之後讓南方漢人北遷,達到漢化的目的。只是這場豪賭,楊廣失敗了。

參考文獻:《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