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錯打下巴蜀給了秦國一統天下的本錢,卻為何是不為人知的名將!

司馬錯打下巴蜀給了秦國一統天下的本錢,卻為何是不為人知的名將!

自秦孝公釋出求賢令使商鞅入秦變法以來,秦國國家實力逐漸增強,軍事上一掃獻公時期河西之戰的敗勢,商鞅率領剛練成的秦國新軍趁魏國馬陵之敗收復河西失地。秦惠文王任用犀首公孫衍連續攻伐魏國,盡取魏河西全境,並在河東建立東進根基。此外,秦惠文王在位期間,由一位將領提議並攻取巴蜀之地,為後來秦國攻伐出國以及大出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位將領就是時任國尉的司馬錯,是太史公司馬遷的八世祖,秦國武將,他戰功雖然不如後期的白起那般卓著,卻是秦國統一戰略最終得以實施的重要人物。

司馬錯出生於陝西少梁的農民家庭,得益於商鞅變法中“軍功定位”的規定,司馬錯得以憑軍功從一介平民一步一步爬升到國尉之位,而且歷任惠文王、武王、昭襄王三朝。但史書中沒有一場決定性戰役的勝利歸於他的名下,是因為此人的貢獻不在於一兩場戰爭的戰術勝利,而是在於他對秦國大出天下的卓越貢獻。司馬錯對秦的貢獻主要是勸秦惠文王攻伐蜀國,在《司馬錯伐蜀論》裡邊有這樣的記載:

司馬錯打下巴蜀給了秦國一統天下的本錢,卻為何是不為人知的名將!

當時,位於秦國西南的巴、蜀兩國互相攻打,都來向秦國求援,惠文王權衡後想去伐蜀,但是猶豫蜀道艱難,又忌憚韓國來攻,猶豫不覺。於是,秦王舉行了重臣議會,在會上,丞相張儀和國尉司馬錯因伐蜀展開激烈討論。國尉司馬錯建議伐蜀,而丞相張儀則建議攻韓。張儀的意見是,先穩住魏、楚兩國,兵發韓國,佔領三川之地,挾天子以令諸侯,成就王霸之業。同時他認為,蜀地偏僻,無利用價值,只為奪取資源,政治上不是好事,反而像是市儈之人,不能成大事。

而司馬錯則持反對意見,認為富國必需擁有廣闊富饒的土地,強兵必須使得人民富足,成就帝業需要博大胸懷,這三個都能具備,才是成就帝業的基礎。巴蜀之地偏僻之地,秦軍虎狼之師可以輕易取得。王上若取得其土地,用其財富民養兵,這種滅一國而不被天下厭惡的好事兒怎麼不能不做呢?但是如果攻韓,攻取三川要地,還要劫掠天子,勢必會引發東方六國和周天子的聯合反抗,這樣就危險了,還是伐蜀較為穩妥。

司馬錯打下巴蜀給了秦國一統天下的本錢,卻為何是不為人知的名將!

秦惠文王經過反覆權衡,最終同意伐蜀。經過十個月的艱苦奮戰,蜀國被攻滅。秦國不僅取得了廣闊的疆域,同時也獲得得了巨大的財富財富,富庶程度強過東方諸侯。秦國雖然擁有富饒的關中平原和函谷關天險,但是地處西北的劣勢也同樣的明顯:水源不足,糧食生產能力有限,支撐全國統一戰爭的物質條件並不具備。儘管能夠用函谷關天險和英勇的秦軍將士抵擋住六國諸侯的進攻,但是對外征伐,沒有強盛的國力和糧草支撐,即使贏得了戰爭,也沒有能力去守住得來的土地?戰爭的最大消耗,在冷兵器時代就是人口和糧草的比拼,兩個都不具備之下,貿然進攻必敗無疑。佔領巴蜀,利用其豐富的自然資源,特別是巴蜀比較先進的糧食生產能力、織造技術、金銀礦產資源、鐵器冶煉技術,為秦國大出於天下的長遠謀略打下了物質和人口基礎。

此外,控制巴蜀還有一層重大的戰略意義,司馬錯並沒有向惠文王言明,但在秦昭襄王時期為秦國東進發揮了重大作用,那就是秦軍在扼守住武關的前提下,可以從武關和巴蜀同時出兵攻擊楚國,在秦軍出函谷關大爭天下時讓楚國不敢輕易出兵幫助山東六國。現在看來,拿下巴蜀地區,是秦國曆史上一件轉折性的事件,是繼商鞅變法後秦國在一統道路上邁出的重大一步。

司馬錯打下巴蜀給了秦國一統天下的本錢,卻為何是不為人知的名將!

從秦惠文王直到秦昭襄王中期,司馬錯一直是秦軍對六國作戰的主帥,但是他的戰績並不突出,除了在此期間率兵平定幾次叛亂以外,並沒有取得其他的勝利。在昭襄王十二年的一次伐魏中,司馬錯因戰略失誤導致秦軍死傷慘重,昭襄王便從軍中提拔了另一位將領代替他任國尉,全面負責對六國的作戰,而這位新任的將領,正是令東方六國聞風喪膽的戰神白起。而司馬錯,逐漸從秦國的軍事指揮職位上退了下來,再也沒有出現在史官的筆下。

在那個動盪鐵血的時代,總會有幾個閃光的瞬間能夠改變歷史的走向,雖然歷史如同一艘巨輪一樣緩緩向前推進,但是這艘巨輪的掌舵者如果偏過頭看看風景,這艘巨輪可能就會偏離原定的軌道一毫米,從而差之千里。這個偉大戰略的提出者司馬錯,讓自己的名字留在了史書當中,但是最終他的名字卻很少被後世提及,卻是一種遺憾。

作者:深秋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