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峰篇:曾國藩家族的九處十堂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風水擺佈第一人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婁底的山水、婁底的歷史文化、婁底的文物古蹟、婁底的民俗民風,構成了富有濃郁地域特色的婁底文化旅遊資源。小編透過文旅融合,系統為您挖掘那些山水或文物古蹟背後的故事,還原與呈現一個完整的文化婁底。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

【文旅探秘】雙峰篇之

曾國藩家族的九處十堂

雙峰篇:曾國藩家族的九處十堂

曾氏九處十堂,是指雙峰縣曾國藩故里旅遊景區內的各旅遊景點,包括:富厚堂、白玉堂、黃金堂、大夫第(敦德堂、獎善堂)、萬宜堂、修善堂、有恆堂、華祝堂、文吉堂等。

富厚堂

白玉堂

黃金堂

大夫第

萬宜堂

修善堂

有恆堂

華祝堂

文吉堂

曾國藩兄弟五人的發達及其後世子孫的有為,在其家鄉荷葉影響深遠,曾氏可以說是名門望族,對其莊園有順口溜曰:“修善獎善,敦德有恆,黃金白玉,富厚萬宜”,其意是指曾府莊園氣派。而華祝堂為曾國藩修建萬年堂時的臨時住處,文吉堂只是曾氏家族的管莊,故未編入順口溜。

來曾國藩故居參觀的遊客基本上就是看富厚堂,後來推出了白玉堂大大豐富了遊客的眼光,但曾國藩家族的九處十堂神秘的面紗沒有完全揭開。小婁因為工作關係,去過一些地方,卻也沒全部去過,藉此文整理展示出來,當一種心靈之旅吧。

雙峰篇:曾國藩家族的九處十堂

富厚堂被稱為中國“鄉間第一侯府”,坐落於雙峰荷葉鎮富託村鰲魚山下,是曾國藩的第三故居,也是曾國藩三座故居中最大的一座。

雙峰篇:曾國藩家族的九處十堂

富厚堂坐落於雙峰縣荷葉鎮富託村鰲魚山下,這裡原是曾府的一處莊屋,早在咸豐七年,曾國藩因父親去世“丁艱”在家,在此建有思雲館,在其後所建的富厚堂圍牆之內,一棟獨立的二層樓房,建築面積500餘平方米,富託曾府分家時分給了曾國荃。同治四年(1865年)秋,素無終身官場打算的曾國藩,準備先動員家眷回籍“立家作業”,自己以後再作引退,因其妻歐陽夫人對舊居黃金堂“素不以為安”,即令其子曾紀澤“回湘稟商兩叔”,移兌富託莊屋,由曾國藩潢、曾國荃、曾紀澤經手主持,依照候府規模,花十年功夫營造了富厚堂。

雙峰篇:曾國藩家族的九處十堂

富厚堂佔地四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近萬平方米,為土石磚木結構,是典型的沿中線對稱的明清迴廊式建築群,內有八本堂、求厥齋、歸樸齋、世芳館、思雲館、八寶臺、輯園、鳧藻、棋亭、藏書樓各種建築。富厚堂主樓也叫八本堂於同治五年七月修整完工,八本堂的修建是按曾國藩的“屋宇不尚華美,卻須多種竹柏,多留菜園,即佔去田畝,亦自無妨”之意,堂前屋後,有山有水,場地寬闊,為其後修建藏書樓、書齋等設施留足了地盤,故用錢七千串,花費較大,因此其子曾紀澤受到父親的嚴厲指責。同治五年(1866年),曾府除曾國藩外,全眷住進了富厚堂新屋。

曾國藩有生之年未在富厚堂居住過,對富厚堂界定為故居頗有爭議,但文物部門認為富厚堂作為清代一幢規模巨大的仿宋、明四廊風格的建築群體,保護文物具有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富厚堂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雙峰篇:曾國藩家族的九處十堂

白玉堂原名白楊坪,是曾國藩的第一故居,曾家於道光28年(1848年)對老屋改建,其時曾國藩升任內閣子士兼禮部侍郎,道光29年升授禮部右侍郎,後又署兵部右侍郎,十年七遷,連升十級,為適合於改建後白楊坪的氣派,又顯示家庭的榮耀,也有對兒子曾國藩仕途輝煌騰達的紀念,咸豐元年,曾國藩之父曾麟書將原白楊坪更名為“白玉堂”,取“白玉為君堂”之意,(《樂府詩集·相逢行古辭》有詩云:“黃金為君門,白玉為君堂”講的是富貴之宅)。曾府分家後白玉堂為其六弟曾國華的莊園,曾國藩的叔父高軒公無後,輔曾國華為嗣。

敦德堂、獎善堂和竹亭公祠合稱大夫第,坐落於荷葉鎮大坪村,大夫第是曾氏莊園中規模最氣派,建築最華麗的,宅地總長600多米,寬約230米,總面積13萬多平方米,三處建築結構相似,每處都是三正六橫,故有“九正十八廳”之說,敦德堂、獎善堂各有房子一百零八間,竹亭公祠有房48間,三處建築共有天井24個。敦德堂、獎善堂均是右邊第三進為書房,書房前是一塊大空坪。

大夫第是由曾國藩的九弟曾國荃設計,在曾國藩關心下,曾國荃出資並親自組織新建的,歷時八年耗資巨大。富麗堂皇,曾遭曾國藩多次寫信規勸與批評,大夫第是曾國荃的莊園,其規模大有光宗耀祖的氣派,曾國荃咸豐九年十二月移居新宅大夫第。曾國藩在咸豐十年二月二十四日的家書中贈聯曰:“入孝出忠,光大門第;親師取友,教育後昆。”敦德堂、獎善堂取名意是積德行善,將來子孫後代有個好報應。“敦德”語出《禮·中庸》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講的是“敦厚積德”,光宗耀祖,封妻廕子。而享譽鄉里是曾國荃的真實目的。大夫弟主體工程於咸豐九年完工,大夫第完工後,在曾國藩的催促下,曾國荃趕赴軍營,敦德堂交長子曾紀瑞管理,獎善堂交衝次子曾紀官管理。同治三年(1864年)湘軍攻破南京後,曾國荃告假回家,住大夫弟。

雙峰篇:曾國藩家族的九處十堂

修善堂是曾氏所建八堂中規模最小的,花資也不多,深得曾國藩的讚許,修善堂房屋佈局新穎別緻,不同於鎖形的白玉堂、黃金堂,也不同於四合院式的富厚堂,它像兩把以正廳為對稱軸連線起來的“F”形古式銅鎖鑰匙!曾國藩四弟曾國潢於咸豐九年(1859年)冬從黃金堂移居修善堂。曾國藩於咸豐十年二月二十四日的家書中贈聯曰:“儉以養廉,譽洽鄉黨;直而能忍,慶流子孫。”修善堂取“積德行善之意”命其堂名。曾國潢一生未外出做官,也未隨曾國藩外出征戰,只在鄉間協辦團練,長期居鄉理家,白玉堂、黃金堂、修善堂、萬年堂、有恆堂、富厚堂都是由他為主進行修建的。

雙峰篇:曾國藩家族的九處十堂

有恆堂坐落於荷葉鎮新建村,為曾國藩的季弟曾國葆的莊園,曾國葆無子,撫曾國潢的次子曾紀渠為嗣,有恆堂是曾國藩資助,曾國潢代曾國葆在家建造的,曾國葆於同治元年(1862年)病死於南京軍營中,他在安徽戰爭中多次立功,在攻克安慶中也立過大功,一直未得到封賞,死後追封二品,其撫子曾紀渠也因父受到誥封。有恆堂房屋佈局比較講究,由一正四橫共72間房屋及空坪、旗座、池塘、外加圍牆組成。有恆堂的命名,是根據曾國藩的“立志貴有恆”的教導而取意的,曾國藩期望子侄輩立志成才,“積苦能學”,他常以“子侄讀書有恆為慰”。同治二年(1863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曾國藩在信中教導侄兒紀瑞說:“勤字工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恆………凡將相無種,聖賢豪傑無種,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有恆堂建成於同治二年。

雙峰篇:曾國藩家族的九處十堂

黃金堂原名腰裡,因與修善堂進行區別又叫下腰裡,修善堂叫上腰裡,道光28年(1849年)改建,咸豐元年十一月曾國潢過火居住,取名“黃金堂”,意為“黃金為君門”,同白玉堂指“富貴之宅”,也寓意家庭興旺,地位顯赫。曾府分家曾國藩分得黃金堂,這是曾國藩在其父輩那裡繼承的家業。

雙峰篇:曾國藩家族的九處十堂

萬宜堂坐落於雙峰縣荷葉鎮峽石村,佔地5000平方米,是一棟至今儲存較完整的具有典型明代風格的曾府莊園,它歷經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卻風姿依舊。萬宜堂建於同治十二年(1873年),是曾國藩四弟繼黃金堂,修善堂後修建的最為氣派的住宅。萬宜堂命名之意,據曾國藩家教訓示:“耕讀傳家”就能“綿延世澤”。曾國潢由此取“萬代千秋”、“宜室之典”。意為夫妻和睦,家庭和順,代代相傳。

雙峰篇:曾國藩家族的九處十堂

華祝堂是曾國潢修建萬宜堂的臨時住處和管莊,後出售,在萬宜堂對面100米處,華祝堂堂名典出成語“華封三祝”,意思是華祝堂主人願自己長壽,富貴,多子孫。

雙峰篇:曾國藩家族的九處十堂

文吉堂是曾府的莊屋,坐落於雙峰縣荷葉鎮星球村,古時“文”是一種禮樂制度;“吉”即善、利,文吉堂主人以順從禮義,求幸福吉利而名其堂曰“文吉”。

縱觀曾氏修建的八堂和兩處管莊,共“十堂”的改名命名,其來源分兩類,一類出自古書、典籍,如:白玉堂、黃金堂、修善堂、敦德堂、獎善堂、富厚堂、華祝堂、文吉堂。一類出自曾國藩家書,如:有恆堂、萬宜堂。無論出自哪裡都含意深遠,富含文化底蘊,體現出是官宦之家,讀書世家,富貴人家,也不失激勵居家之人及其後世子孫奮發向上,有所作為之意。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