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王朝的最後告白

到唐山旅遊一定要到清東陵來!班禪大師讚譽說,這裡是“不可多得的石雕藝術寶庫”。近年來清東陵的魅力吸引著來自國內外的廣大遊客,成為京東旅遊的一大熱點。

在這裡可以看到傳統中華建築的恢宏、壯觀、精美。在580多個單體建築組成的龐大古建築群中,有中國現存面闊最寬的石牌坊,五間六柱十一樓的仿木結構巧奪天工;中國儲存最完整的長6000多米的孝陵主神路,隨山勢起伏極富藝術感染力;乾隆裕陵地宮精美的佛教石雕令人歎為觀止;慈禧陵三座貼金大殿,其豪華裝修舉世罕見,“鳳上龍下”石雕匠心獨運。在這裡你可以領略建築與環境的和諧統一,在建築序列配置上與周圍的山川形勢互相呼應,營造出一個合乎理想的陵寢氛圍。

從907年唐朝被推翻,到1912年大清帝國皇帝宣告退位,在這一千多年時間裡,中國曆經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四個朝代裡少數民族佔據了兩個,統治神州大地365年,時間超過了三分之一。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 ,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歷十二帝,入關後傳十帝,享國268年。

經康雍乾三朝發展至鼎盛,這一時期大一統的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並奠定了近現代中國的領土主權,同時君主專制發展到頂峰。站在清東陵的神道上,我們好像被一股無名的力量所震撼,所感染。

說到康雍乾,不得不說孝莊。孝莊文皇后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后,是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

孝莊文皇后是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是蒙古科爾沁貝勒寨桑的女兒,她13歲就嫁給了清太宗皇太極,被封為“莊妃”。莊妃嬌柔睿智、美豔莊重,大家閨秀的身體裡流淌著成吉思汗後代的血液,充滿了勇敢、剛毅、信心和智慧。在滿族宮廷鬥爭的漩渦中和在與明朝大決戰的大潮裡,孝莊文皇后可以說是鬥爭了她的一生。她先後輔佐她的丈夫清太宗皇太極、她的兒子清世祖順治、她的孫子清聖祖康熙三朝皇帝,主持了許多及其重大的事情,對清代的建立、鞏固和政治清明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孝莊文皇后逝世以後根據她的遺願,靈樞沒有運往盛京與皇太極合葬,而是暫安在京東清東陵,並將孝莊生前居住的慈寧宮東王殿五間拆建於昌瑞山下,稱“暫安奉殿”,停靈其中。直至雍正三年(1725),才在暫安奉殿原處就地起建陵園,葬入地宮。因其陵在盛京太宗皇太極昭陵之西,故稱“昭西陵”。

孝莊不入昭陵給後人帶來許多猜測,也有人制造撲朔迷離的“下嫁緋聞”抹黑太后。其實,孝莊沒有和丈夫合葬,主要是她自己的意願。史料中有一部《孝莊後傳》的書,裡面寫到,孝莊在病重期間,專門叮囑自己的孫子,原文如下: “我身後之事特以囑汝,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卑不動尊,此時未便合葬,若另起塋域未免勞民動眾,究非合葬之義;我心戀汝父子,不忍遠離,務必於遵化安厝,我心亡憾矣!”

為了避免勞師動眾,減輕過多的勞役,她把自己陵寢留在了京東。她心裡惦記著她的兒孫們,惦記著大清臣民,想到的不是她自己。一位聰慧賢德的偉大女性永載史冊。

到清東陵來的人絕大多數人是來看石牌坊,神道,地宮等地,很少有人去“昭西陵”拜謁那個偉大的女性。清東陵培訓中心主任汪雅克老師,一位純正血統滿族的守靈人後裔,他給我們講了這個動人的故事,並帶領我們全體人員向著孝莊墳墓的方向深深的鞠了一個躬,向這位滿族人民的祖母應該說中華民族的祖母致敬。

清東陵於1661年(順治十八年)開始修建,歷時247年,陸續建成217座宮殿牌樓,組成大小15座陵園。陵區南北長125公里、寬20公里,埋葬著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嬪、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宏大、體系最完整、佈局最得體的帝王陵墓建築群。

行走在莊嚴肅穆的陵寢之間,我們好像回到歷史的隧道。我們好像在默默的傾聽者一個王朝最後的告白。

清代帝王在選勘陵址時,以中國傳統的“風水學”理論為依據,刻意追求“龍穴砂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鹹備”的山川形勢,以達到“天人合一”的意象。清東陵正是這種理念的最佳體現。

清東陵的15座陵寢是按照“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設計排列的。入關第一帝世祖順治皇帝的孝陵位於南起金星山,北達昌瑞山主峰的中軸線上,其位置至尊無上,其餘皇帝陵寢則按輩分的高低分別在孝陵的兩側呈扇形東西排列開來。

孝陵之左為聖祖康熙皇帝的景陵,次左為穆宗同治皇帝的惠陵;孝陵之右為高宗乾隆皇帝的裕陵,次右為文宗咸豐皇帝的定陵,形成兒孫陪侍父祖的格局,突現了長者為尊的倫理觀念。

同時,皇后陵和妃園寢都建在本朝皇帝陵的旁邊,表明了它們之間的主從、隸屬關係。此外,凡皇后陵的神道都與本朝皇帝陵的神道相接,而各皇帝陵的神道又都與陵區中心軸線上的孝陵神道相接,從而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枝狀系,其統緒嗣承關係十分明顯,表達了瓜瓞綿綿、生生息息、國祚綿長、江山萬代的願望。

清東陵各座陵寢的序列組織都嚴格地遵照“陵制與山水相稱”的原則,既要“遵照典禮之規制”,又要“配合山川之勝勢”。在這方面,世祖順治皇帝的孝陵足可稱為成功的範例。

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的藝術感受。

“天人合一”的意象是傳統“國學”最為精華的部分。清東陵正是這種理念的最佳體現。陵區東側的鷹飛倒仰山如青龍盤臥,勢皆西向,儼然左輔;西側的黃花山似白虎雄踞,勢盡東朝,宛如右弼。靠山昌瑞山龍播鳳翥,玉陛金闕,如錦屏翠障;朝山金星山形如覆鍾,端拱正南,如持笏朝揖。

案山影壁山圓巧端正,位於靠山、朝山之間,似玉案前橫,可憑可依;水口山象山、煙墩山兩山對峙,橫亙陵區之南,形如闕門,扼守隘口。馬蘭河、西大河二水環繞夾流,顧盼有情;群山環抱的堂局遼闊坦蕩,雍容不迫。這天然造就的山川形勢,對於鑲嵌於其中的陵寢形成了拱衛、環抱、朝揖之勢,實為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

中國曆代封建王朝提倡“厚葬以明孝”、“事死如事生”,每臨皇帝死去,不惜用大量的財力、人力為其建造巨大的陵墓。這些陵墓是中國封建時代對靈魂信仰的集中體現,凝聚著一個時期的政治思想、道德觀念和審美趣味。

同時,這種動用國家力量建造的陵墓,也反映了當時的經濟狀況、科學技術水平和營造工藝水平,是中國喪葬藝術的最高表現形式和建築典範。陵寢建築是中國古代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陵寢的規制因受上述諸多因素的影響而各具特色。

清東陵是中國封建皇陵的集大成者,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綜合體現了中國傳統的風水學、建築學、美學、哲學、景觀學、喪葬祭祀文化、宗教、民俗文化等文化,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是中華民族和全人類的文化遺產。

清朝統治的結束後,中國告別了兩千多年的帝制,這裡你似乎可以聽到一個封建王朝最後的告白。

清朝版圖:760年,平定準噶爾汗國的清朝疆域達到極盛,東北與俄羅斯帝國分界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與外興安嶺,這條疆線直到鄂霍次克海與庫頁島;正北與沙俄分界薩彥嶺、沙畢納依嶺、恰克圖與額爾古納河;西北與哈薩克汗國等西北藩屬國分界薩彥嶺、齋桑泊、阿拉湖、伊塞克湖、巴爾喀什湖至帕米爾高原;西南與印度莫臥兒帝國、尼泊爾、不丹等國分界喜馬拉雅山至野人山;正南大致上與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南亞國家的分界相近,但清朝尚獲得緬甸北部的南坎、江心坡等地;東與日本、琉球分界日本海與東海,與朝鮮王朝沿圖們江、鴨綠江分界;清朝還領有臺灣、澎湖、海南及南海的南海諸島(時稱千里石塘、萬里長沙、曾母暗沙),極盛時期總面積可達1316萬平方公里,至晚清1908年縮水至1135萬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