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場飯局,改變了中國歷史走向

\“飯局\”是中國文化裡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顧名思義,它指的就是一群人在一起宴會、聚餐。然而,飯局的釋義看上去簡單。其中的\“局\”字卻含義豐富,自古以來,人們利用飯局來交際、應酬,而有時也用飯局來勾心鬥角。

舉例來說,在我國古代,就有著三場改變了歷史程序的飯局,它們每場都非常經典,令人回味無窮。

三場飯局,改變了中國歷史走向

這第一場飯局,可能也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一場飯局,便是鴻門宴。

秦朝末年,各地紛紛爆發起義,義軍們共同約定,先攻進咸陽者為王,然而,實力最強的項羽被秦軍主力拖住了腳步,反而是劉邦靠著謀臣們的出色計謀走在了前面,率先進入了關中。當時,項羽的謀士范增看出了劉邦的威脅,便與項羽設計在鴻門設宴,準備在宴上誅殺劉邦。

三場飯局,改變了中國歷史走向

這一計劃原本天衣無縫,但項羽的叔父項伯曾被劉邦的謀士張良所救,為了報答恩情,他連夜去找張良,將計劃和盤托出。

張良得知計劃後並沒有聽項伯的建議立刻離開,而是帶著項伯去見劉邦,劉邦一番巧舌如簧的辯解後,項伯相信是項羽誤會了劉邦,於是表示願意當中間人調解矛盾。回到項羽的軍營,項伯主動勸說劉邦先入關是為項羽掃除威脅,是有功之舉,應該善待。

三場飯局,改變了中國歷史走向

第二天,劉邦趕來拜見項羽,前者主動示弱,後者則大方接受,雙方友好落座。宴席開始不久,范增便多次舉起自己佩戴的玉玦來暗示項羽可以動手,但項羽卻視若無睹。

無奈之下,范增召來項莊,囑咐他趁舞劍將劉邦刺死。誰知,項莊開始舞劍後,項伯發現他意欲對劉邦不利,便也主動起身與其共舞,並用身體護住了劉邦。

三場飯局,改變了中國歷史走向

隨後,張良急忙叫來了樊噲,並讓他保護著劉邦趁上廁所的機會逃走,張良則留下拖住項羽。劉邦成功從鴻門宴上逃走後,便前往漢中厲兵秣馬,並最終擊敗項羽,建立了延續數百年的漢朝。

第二場飯局發生在西晉末年,叫做\“新亭會\”。

漢朝滅亡後,天下分裂成三大政權,這就是我們熟悉的三國,三國最終又被晉武帝司馬炎統一。西晉存在不過數十年,卻先後爆發了八王之亂和永嘉之禍,前者指的是皇后賈南風乾政導致的以八位藩王為主要參與者的動亂,後者則是八王之亂後走向衰落的西晉被匈奴軍隊攻破首都,皇帝被俘虜,國家滅亡的歷史事件。

永嘉之禍後,西晉正式宣告滅亡,北方的土地大半落入了胡人的手中,原本的豪族們紛紛逃到長江以南地區,史稱\“衣冠渡江\”。因為思念故土,南逃計程車族們常常來到位於今今南京市雨花臺區的新亭,望著北方飲酒消愁。當時的名士王導得知後,趁著他們又在新亭飲酒時前去厲聲說道:\“當共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泣邪!\”

三場飯局,改變了中國歷史走向

王導的話驚醒了沉浸於憂傷中計程車族們,他們振作起來,共同幫助東晉政權發展壯大。新亭會的重要程度非常高,因為若不是王導的一席振聾發聵的話語,或許這些士族們會接著消沉,而北方的胡人們則會大舉南下,將九州全境佔領,中國的歷史可能就因此完全改寫了。

最後一場飯局,也是鼎鼎大名,它就是杯酒釋兵權。

三場飯局,改變了中國歷史走向

宋太祖趙匡胤本是後周武將,後來外出征戰,行至途中時被眾將領擁立為帝,最終建立北宋,這就是著名的\“黃袍加身\”。成為皇帝后,趙匡胤卻沒有就此安心,畢竟他當皇帝的過程實在非常簡單,難保以後的將領不會模仿他,再來個黃袍加身。

為了杜絕這一隱患,趙匡胤在宰相趙普的建議下開始了對高階將領兵權的剝奪。

建隆二年(961),趙匡胤在宮中設宴,邀請了石守信等重要將領來參加,酒過三巡,他故作哀傷地嘆道,如今當了皇帝,卻還沒有當年當節度使時快樂,現在甚至每天晚上都睡不好。眾將詢問理由,他回答道:\“是不難知,居此位者,誰不欲為之!\”

三場飯局,改變了中國歷史走向

眾將聽罷,以為皇上懷疑自己,紛紛表示現在天下已定,沒人敢有異心。對此,趙匡胤還是嘆氣說,就算這些將領不想當皇帝,但萬一被手下強行披上黃袍,到時候也是身不由己。

聽了這話,就算是平常勇猛無比的武將們,此時也都頓首涕泣,請求皇上指示一條明路。趙匡胤見時機成熟,便勸說道:\“卿等何不釋去兵權,出守大籓……君臣之間,兩無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乎!\”

三場飯局,改變了中國歷史走向

聽完這話,眾將心裡有了數,第二天便紛紛稱病請求解除自己的兵權。

杯酒釋兵權後,趙匡胤的皇權得到了鞏固,但隨之而來的,還有宋軍戰鬥力的減弱以及將領地位的降低,這一舉動當時鞏固了政權,卻導致了日後的宋朝一直是處於重文輕武的狀態,歷史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