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農民起義發生了那麼多次,為啥只有朱元璋成功了?原因就三條

一、古代的農民起義

自秦始皇一統六國後,雖開啟了中國大一統的模式,同時也使得“農民起義”成為了中國古代史的常態。歷來的第一,從來都是最著名的,秦朝的農民起義也是這樣,這便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陳勝和吳廣的大澤鄉起義。當然這次起義最終成就的是劉邦!因為歷史從來都是“勝利者書寫”的,這個誰也沒辦法。

史書中給出的陳勝和吳廣起義之所以失敗的原因雖很多,但真正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這就是秦朝的力量當時還非常強悍,足以對沖掉(剿滅)首次起義的力量。所以這才發生了,當義軍衝擊秦朝的國都咸陽時,遭到了秦朝最強悍的阻擊,而同時六國的貴族集團,卻不約而同的選擇了觀望,沒人去支援。

古代農民起義發生了那麼多次,為啥只有朱元璋成功了?原因就三條

那麼為啥沒人支援呢?依然很簡單,都希望雙方兩敗俱傷!這種現象同樣也是歷史的常態,後來當項羽發神威大戰秦軍時,不是這些人又選擇了“壁上觀”嗎?只不過項羽牛就牛在了,他戰勝了秦軍!

但必須要強調的是,項羽的勝利,不能證明陳勝吳廣就比項羽弱,皆知打仗就是拼資源,項羽是貴族出身,身後是強大的楚國勢力,而陳勝吳廣呢?所以就算項羽敗了,楚國勢力依然能再次推出新的首領,繼續對抗下去。但陳勝和吳廣,一旦失敗,就只能自生自滅。

古代農民起義發生了那麼多次,為啥只有朱元璋成功了?原因就三條

二、朱元璋是唯一的成功者

這便是為啥,農民起義軍雖總是率先揭竿而起,卻又總是完成了“消耗掉”對方實力後便消亡,卻給其他勢力創造出“環境和空間”的原因。比如,黃巾之後成全了曹操、劉備和孫權等,莫不如此。

但歷史總有例外,在諸多的農民起義中,有兩人顯得格外引人矚目,一個是劉邦,一個是朱元璋,因為這倆人都不是啥貴族,都是草根,雖劉邦當了一個亭長,可放在秦末之時,依然是草根一枚。

劉邦的最終成功,其實也是沾了楚國的光,所謂“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劉邦也是楚國子弟,且當時跟項羽一樣,名義上的老大,都是楚懷王!千萬別小看,楚懷王這個角色,他其實就代表著楚國貴族勢力,推出的一個符號人物。而真正的玩家,則躲在後面了。

故而當楚漢相爭時,其實完全可視為,楚國的內部競爭了,楚懷王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其生死其實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無論楚漢誰勝出,都不會對這股隱藏在背後的楚國勢力進行絞殺。

比如項羽死後,項羽的叔父項伯卻被封侯優待——史書上的解釋是,項伯在鴻門宴中,曾救國韓信(韓國勢力)和劉邦,但你信嗎?不然為啥救過劉邦的丁公,被劉邦毫不留情的給殺了?

故而,劉邦是藉著農民起義的勢力而起,依靠的楚國勢力罷了,所以真正的農民起義的勝利者,就只有朱元璋一個!那麼朱元璋為啥能取得這次唯一的成功,創造了奇蹟呢?

三、3條原因使朱元璋創造了奇蹟

朱元璋能夠創造歷史奇蹟,就靠三個條件!先說第一個條件,這就必須先說元朝的特殊了。皆知元朝是我國曆史上非常特殊的一個朝代。第一次出現了非漢族建立的中原正統朝代。

元朝由於是蒙古人建立,自然對中原的原有的門閥貴族勢力等,不會如中原王朝的建立者一樣那麼依靠和溫柔。堪稱是摧毀者。這樣一來,元朝就徹底失去了前貴族勢力的支援了。一旦有個風吹草動,勢必會遭到“中原的群毆”。

這種情況下就形成了誰能逐鹿中原誰牛逼的情況。所以朱元璋從崛起的那一刻,就帶著獨立味道。雖跟前貴族勢力合作,但必須是我朱元璋掌控。張士誠的失敗,都言他胸無大志,在朱元璋大戰陳友諒時,選擇了觀望。但實則是他跟那些江南的門閥們合作的太深,被掣肘的太厲害罷了。

反觀朱元璋,則順應了這個歷史特殊時期的潮流,總是能冒險,敢冒險,抓住了時機。所以朱元璋能成功的關鍵因素,就是元末明初時,那段歷史環境造就的。

第二個原因其實是第一個原因決定的。促成朱元璋最終成功的一直有兩股勢力,一股是朱元璋自己的草根勢力圈,比如湯和、徐達等,第二股勢力便是江浙勢力,比如宋濂、劉伯溫等。這兩股勢力中,一直在爭鬥,哪怕朱元璋死後,朱棣和建文帝的爭奪,實則也是這兩股勢力在對抗。這也是為啥,朱棣非要遷都到北京的一個原因。

第三個原因,便必須要提朱元璋自己的能力了。同時也是由第二個原因決定的。即朱元璋非常清醒,且能力超強!能駕馭和平衡得住,形成合力!

前面說過張士誠的失敗,是因被江浙勢力給控制住了,而陳友諒歷史上的評價是“驍悍”,也就是說陳友諒,缺乏懷柔手段,對誰懷柔?自然是支援自己的那些貴族勢力。因為紅巾軍最後形成了朱、陳、張,三家爭奪長江以南的局面。

這時,考驗的就是三人的能力:如何取得廣泛支援。所以朱元璋的勝出,就勝出在了他能力超強,駕馭得住,平衡得住各方勢力,這其實才是朱元璋最牛的地方,而不是啥朱元璋的軍事能力!

所以朱元璋之所以能創造歷史奇蹟,就因這三條!概括來言,第一條是外部的歷史特殊環境造就,第二條是朱元璋內部的勢力整合,第三條則是朱元璋自身的超強能力,這三條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