雎州之變,南明失去了最能打的將星,史可法認為中原是回不來了

雎州之變,南明失去了最能打的將星,史可法認為:中原是回不來了

1644年10月起,李自成和清軍在西北決戰,反而為南明贏得了北上用兵的機會,南明將領高傑興師北伐,卻在前線被叛徒殺害。南明的實權派馬士英、史可法堅決反對北上用兵,誰再提就是對朝廷別有用心,北上用兵,不看自己幾斤幾兩?人不犯我,我們卻主動出擊,這不是胡來麼?

此時,李自成的大順軍在河南懷慶一帶大舉進攻清朝防區,多鐸、阿濟格兩路大軍不得不全部被牽制到西線戰場,而大順軍的殘部隨時威脅著清軍的主力兵團,清軍最怕的是兩線遇敵,首尾難顧。黃河一線戰場,清軍只有肅王豪格率領不多的軍隊駐守,兵力單薄,難以全顧,並非堅不可破。

雎州之變,南明失去了最能打的將星,史可法認為中原是回不來了

在南明,當然也有目光長遠的有志之士,可惜他們沒有掌權。山東總督王永吉、江西總督袁繼鹹多次上書朝廷:虜未及謀我者,闖在耳。闖滅,非江南誰是?清廷沒有謀劃攻擊我們,那是因為李闖王還在?李自成滅亡了,除過我們江南還有誰呢?

這時,如果南明以江北四鎮之軍力,匯合武昌的左良玉,舉軍北進,呼應李自成在西北作戰,徹底將中原的形勢攪亂。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都是明朝降臣,剛剛叛變,又在清軍陣中領兵,握有軍權,他們投降清朝,如果作戰不力,再次反叛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完全沒有後顧之憂的南明卻選擇了按兵不動。

雎州之變,南明失去了最能打的將星,史可法認為中原是回不來了

內閣首輔馬士英、史可法認為:北上用兵,既不符合南明“聯虜平寇”的戰略構想,又是不自量力,人家大清不打我們,我們還去攻擊他們?

但整個朝廷群情激昂,閣臣史可法是坐不住的。1644年12月,一向反對北伐的史可法命令江北四鎮之一的高傑軍團北進,這支軍隊浩浩蕩蕩開赴前線。不久,高傑給駐守黃河的清軍統帥肅王豪格發出密信一封:欲會師剿闖。

雎州之變,南明失去了最能打的將星,史可法認為中原是回不來了

讓我們一起收拾李自成吧。肅王豪格樂壞了,回信說:將軍如果能夠棄暗投明,投降我大清,那你可以渡過黃河,將軍將來的功名肯定不尋常。高傑一聽氣壞了,我不是來投誠的,我是聯合繳賊的。於是盛怒之下的高傑在黃河沿岸築牆,準備防禦工事,開始對抗豪格。

到達河南商丘後,高傑要求雎州總兵許定國到軍中報告前線事宜,許定國與高傑有殺父之仇,違反軍令,根本不理會高傑。1645年正月,高傑前往雎州,當面責問許定國瀆職之罪,許定國早已暗通清廷,投降了豪格,他大擺“鴻門宴”,在席間成功擊殺高傑,這件事史稱:雎州之變。

雎州之變,高傑之死,大明氣數已盡,南明弘光朝失去了最能打的將星,漸漸式微,從此,史可法失望透頂,認為:中原,應該是回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