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為何只帶十萬兵馬進京?這是他犯的致命錯誤,本來可以避免

明末農民起義不僅持續時間長,而且涉及面也廣,到了後期起義軍的人數更是呈指數級增長,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主要農民起義領袖,手下都有著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人馬,但是這些資料明顯是含有水分的,因為這些人數不僅包含了作戰部隊,還包含了後勤、甚至家屬的人數。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農民起義後期、即崇禎十四年以後,李自成和張獻忠麾下的作戰兵馬也已經達到了數十萬之多。

李自成為何只帶十萬兵馬進京?這是他犯的致命錯誤,本來可以避免

從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在大順政權控制區的部署,可以看出大順軍鼎盛時期有多少兵馬。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大順政權,以西安為中心的西北和陝西地區成為他最重要的防區。他派出當時所指揮的強大的高壓軍,率領陝北榆林等地的馬步芳和湖北、河南襄陽四府的白旺等將領10萬餘人。這支部隊大約有7萬人。此外,還有一支由他和劉宗民將軍率領的軍隊。

崇禎十七年正月初七,剛剛建立大順政權的李自成率領大順軍進軍北京,希望一舉擊敗明朝政權,取而代之。後來,歷史也表明,李自成的判斷沒有錯。十幾萬兵力,足以對付崇禎皇帝的明軍。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從西安部署到北京的明軍順風而降。明朝各地的守軍都盼著李自成的到來,生怕趕不上新主人。3月17日,李自成率十幾萬兵力包圍北京城,但最後十幾萬兵力沒有發揮作用。明軍象徵性地抵抗了一段時間後,北京城被攻破,崇禎皇帝上吊自殺。

李自成為何只帶十萬兵馬進京?這是他犯的致命錯誤,本來可以避免

所以看來,李自成率領十萬大軍東征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因為這些大軍足以打敗腐朽的明軍。但是,如果再看後世的歷史,我們會發現,李自成只帶了十萬大軍是一個很大的戰略錯誤,因為他東征的主要敵人不是戰鬥力低下、士氣低落的明軍,而是關外虎視眈眈的清軍和吳三桂,他向清朝投降。

4月下旬,李自成率大順軍與佔領山海關的吳三桂作戰。這時,他周圍大概只有不到10萬名士兵和馬匹。吳三桂雖然只有五萬人馬,但在吳三桂身後是一批1880人的清軍旗兵,他們的戰鬥力遠遠大於大順軍或吳三桂的官寧鐵馬。最後,戰鬥的發展完成了軍隊實力的對比。大順軍先是鎮壓了吳三桂的關寧騎兵,但清軍在關鍵時刻將其擊斃。他們與廣寧騎兵一起與李自成的大順軍作戰。奮戰了一天一夜的大順軍不是對手。最後,李自成只好和其他人一起撤退到北京。

李自成為何只帶十萬兵馬進京?這是他犯的致命錯誤,本來可以避免

清軍八旗的戰鬥力遠大於順軍。如果大順軍人數不佔優勢,那它根本不是八旗軍的對手。除此之外,吳三桂的5萬名廣寧鐵騎也在支援編隊。因此,當時李自成要想打敗清軍八旗和吳三桂聯軍,可能要在山海關地區集結兩倍甚至三倍的敵軍。這樣,就需要有三四十萬大順軍。當時,李自成身邊只有不到10萬人。

李自成為什麼要分散軍隊?李自成的想法是穩定大順政權佔領的其他地區。例如,湖北省第四府百旺大順軍7萬人,是為了防止明軍左梁峪部的進攻,而綿侯袁宗帝也率領他的部從陝西到湖廣幫助百旺。事實上,李自成如果能把當時的大順軍全部集中在自己這邊,解決吳三桂攻破北京後的山海關問題,就能形成山海關與關外清軍的對峙。只要清軍不進海關,明軍在海關就會淪陷。畢竟崇禎皇帝自殺了,李自成是漢人,這些明朝官員根本沒有投降的心理負擔。

可惜李自成選擇了分兵。雖然對鞏固根據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並沒有解決最關鍵的問題。李自成無法在北京站穩腳跟,讓兇猛的清軍進入舞臺。於是他再也抵擋不住清軍的猛烈進攻。可以說,李自成犯了一個重大錯誤,只帶了10萬人的軍隊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