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禁漁,珍稀魚種重現鄱陽湖!魚類專家:已有10年沒見了

長江“十年禁漁”之後,又一個讓人振奮的訊息傳來,一種消失了近10年的珍稀魚種,重新出現在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陽湖之中。

據媒體報道:

江西水產科學研究所在鄱陽湖都昌松門山水域進行魚類資源監測時,發現了一尾體長大約23釐米,體重約47。4克的“怪魚”。後經證實,這是一條在鄱陽湖已經消失了十年之久的“䲘”魚。

長江禁漁,珍稀魚種重現鄱陽湖!魚類專家:已有10年沒見了

九江市水產高階魚類專家黃金球稱:

此次科研活動有幸捕撈到這一珍貴樣本,意味著經歷了十年的漂泊,鄱陽湖的“䲘”魚,終於又回來了。

1、什麼是“䲘”魚?

從名字上看,“䲘”(讀音:guan)其實是“管”的諧音,這種魚的身體就像一根管道,呈現圓筒狀,若不仔細分辨,還會以為它們是白條魚,或者是草魚的一種。

䲘魚又稱刁子、麥稈魚,是一種河湖洄游性魚類,曾經在鄱陽湖數量很多。它們一般會在每年的生殖季節洄游至長江中,在急流中產卵,等到小魚長大後再回到湖中育肥。

長江禁漁,珍稀魚種重現鄱陽湖!魚類專家:已有10年沒見了

“䲘”身體細長,看上去很小,但並不算是小型魚類,其體重最大可以長到20餘斤,一般情況下在1公斤左右。從其身型上可以看出,這是一種泳速很快的魚種,它們以水中的小魚為食,算得上是一種小型掠食魚類。

因其肉質鮮美,“䲘”成為重要的經濟魚種。但數十年以來無節制的人為捕撈,讓它們從很常見的“麥稈刁”,變成如今大部分人都沒見過的“瀕危物種”。

2、䲘的重新出現意義重大

鄱陽湖發現䲘魚,雖然不能證明這種魚類的群體資源已經多到讓人振奮的程度,但至少是一個良好的訊號。長江禁漁之後,整個鄱陽湖的生態系統也在慢慢發生變化,水質變好了,小型餌魚也多了,這些都是䲘魚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

在長江主河道中,關於“䲘”的訊息也是十分少見。2020年12月份,中國水產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的科考人員,在長江宜昌段也發現了這種魚的單體——一條體長達到40多公分的䲘,這也是在2017年之後,魚類專家在長江中首次發現它們。

長江禁漁,珍稀魚種重現鄱陽湖!魚類專家:已有10年沒見了

此次在鄱陽湖中發現這種難得一見的魚種,證明其洄游通道尚沒有被完全阻斷,群體數量恢復仍存在較大的希望。如果按照目前的態勢發展下去,10年之後它們應該完全能夠完成自我修復。

3、群體性恢復仍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任何一個物種生存,僅僅依靠數量有限的個體是難以為繼的。䲘魚也一樣,發現寥寥數條個體並不能代表著它們已經解除了“瀕危”的狀態。

長江禁漁,珍稀魚種重現鄱陽湖!魚類專家:已有10年沒見了

筆者認為,這種珍貴魚種的數量要想得到群體性恢復,還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其一、持續改善的生態環境。由於䲘魚的魚卵只能在流水中孵化,這意味著它們在產卵期一定要洄游到長江主河道中,或者是支流中,對水流有一定要求。諸如採砂、築壩等行為會對它們的洄游造成很大的影響,類似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的不利因素,需要持續改善,才能對魚類的繁殖提供更加有力的自然環境。

其二、禁漁活動的持續性。長江十年禁漁後,䲘魚隨之出現,說明禁漁的成效十分明顯,但這個有利的條件需要持續下去,才能對它們的生長形成規模放大效應。以䲘魚3-5年繁殖一代計算,10年禁漁僅僅能繁殖2-3代。禁漁期結束後,能否對生產性捕撈行為持續加以限制,或者說延長禁漁期,對它們的種群恢復極為重要。

長江禁漁,珍稀魚種重現鄱陽湖!魚類專家:已有10年沒見了

其三、足夠多的差異性群體間順利完成基因互動。一個脆弱的生物群體要想發展壯大,就必須不斷吸納優質基因,完成基因互動。在長江這個整體性生態系統中,需要透過不同群體間的頻繁“交流”,才能持續輸出優質的後代。

這三個條件中,前兩個主要受到人為因素影響,最後一個則看現存“䲘”魚數量能否滿足群體延續的最低需求。從研究人員在鄱陽湖發現這種十年難覓的珍稀魚種來看,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編後語:

長江禁漁後,不但刀魚的種群得到數量級的增長,此前瀕危的“䲘”也重新出現,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希望透過無數人的努力,會讓長江的生態越來越好,魚類資源儘快得到有效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