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風聲鶴唳,李自成舊將郝搖旗破空而出,全州建捷,立戰功第一

處處風聲鶴唳,李自成舊將郝搖旗破空而出,全州建捷,立戰功第一

面對來勢兇猛的清軍,原駐軍在永州白牙橋一帶的何騰蛟狼狽不堪地竄奔廣西興安。

為了迫降這為明朝大員,孔有德派劉承胤部將陳友龍攻入貴州黎平府,專門搜捕何騰蛟家眷。

陳友龍一路拋如破竹,大有斬獲,抓到了何騰蛟的繼母孫氏、妻徐氏等家屬一百餘口。

孔有德就從這些家眷中選了一個僕人,命他帶自己的手書和何騰蛟母親寫的家信前往廣西興安招降何騰蛟。

何騰蛟能力一般,骨頭卻硬,不為所動,堅決拒絕了清方的招降。

何騰蛟既入廣西,作為何騰蛟最為得力的干將,郝永忠也很快由湘入桂。

何騰蛟曾在隆武二年五月命郝永忠入閩迎接隆武帝入贛,但密令他只做表面文章,故而郝永忠於九月初到達郴州後就一直駐紮在該地。

1647年春,清孔有德等部入湘,何騰蛟、章曠等人精心培養的十三鎮兵馬一潰千里,長沙、衡州、常德先後失守。

郝永忠兵單勢孤,只好且走且戰,由郴州撤至桂陽州,由桂陽州撤至永州,又由永州撤至道州,最後從道州退入廣西。

郝永忠,陝西延安府(今陝西延安市)人,因早年在大順軍中擔任過大旗手,意外地得到了一個“搖旗”的綽號,其原名已不可考。順治二年(1645年)五月李自成突然遇難,原為偏裨的郝搖旗意外地掌握了一部分軍隊。大順軍群龍無首,眾將傍徨失所,轉入了湖南平江、瀏陽一帶,幾經猶豫,最後投到了何騰蛟帳下。

處處風聲鶴唳,李自成舊將郝搖旗破空而出,全州建捷,立戰功第一

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1646年),隆武帝專門賜郝搖旗名為郝永忠,授援剿右部總兵官都督同知。

順治三年(1646年)永曆帝登位,封郝永忠為南安侯。

就是這樣一位得到了隆武、永曆兩位皇帝認可的將領,並且是在上級何騰蛟已經退入了廣西的前提下,因為跟著進入了廣西,卻遭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

這些人,質疑郝永忠的身份,說他是“闖賊”的部將,賊性不改,懷疑他入廣西是居心叵測、想要對廣西圖謀不軌。

這些戴著有色眼鏡的,如果是普通人就算了,偏偏有很多卻是在廣西擁有很大話語權的人,如留守桂林大學士瞿式耜和兩廣總督於元燁等。

這些人聽說郝永忠的部隊來了,便四下調兵遣將,準備將郝永忠的部隊堵截在廣西境外,但倉促間,廣西根本集結不起成型的隊伍,而郝永忠的部隊已穿過興安、靈川,往桂林而來。

既然阻止不了,那就關閉桂林城門,讓郝永忠的部隊吃閉門羹!

光吃閉門羹還不夠,於元燁繼續籌集隊伍,想將郝永忠的部隊剿殺在桂林城下。

可惜籌來籌去,只籌到督鎮標將馬之驥手下的數百兵員,而郝永忠的部隊尚有三四萬之眾,剿殺?怎麼剿?沒被人家反剿就算你命大了。

因為郝永忠部隊的實力太過強大,這仗最終沒打起來。

處處風聲鶴唳,李自成舊將郝搖旗破空而出,全州建捷,立戰功第一

郝永忠的先頭部隊到了桂林城下,看見桂林城門四閉,好生納悶:都是自己家人,城裡怎麼不開城接納?

過了兩天,郝永忠到了,略約揣度到了城裡的歧視眼光,便派在南下途中收入營中的通山王朱蘊釬、東安王朱盛蒗、督餉僉都御史蕭琦(後改名蕭如韓)、司禮太監王坤等人進入桂林,請求開門。

雙方會見的地點是太監龐天壽家,負責接洽的是於元燁、廣西巡按魯可藻。

於元燁固執己見,堅決拒絕郝部入城。

魯可藻擔心拒人太甚會激怒了郝永忠,悄悄警告於元燁說:“既然請不到新興伯焦璉的軍隊來,又不能提前阻止郝部南下,現在是阻止不了了,先讓他們入城,不要將自己置於被動局面中。”(“既不請新興來,又不及預止,且不能止矣。宜亟圖之,毋為牛後也。”)

於元燁油鹽不進,死不鬆口。

郝永忠得到了這樣的答覆,徹底被惹毛,與宜章伯盧鼎率軍兵迫桂林城下,連呼開門。

督餉僉都御史蕭琦感覺於元燁是一塊茅坑裡的臭石頭,難於打交道,便改勸守輔瞿式耜出城與郝永忠相見。

瞿式耜的立場是和於元燁一樣的,對郝永忠有強烈的牴觸情緒。

但,他還是一個有大局觀的人,知道如若一味排斥,勢必會引發禍亂,決定出城。

魯可藻不放心,生怕性格耿直的瞿式耜會和郝永忠談崩,主動申請一道出城。

於元燁嘟著嘴坐在自己衙門裡,料定瞿、魯二人此番出城是有去無回矣。

然而,瞿式耜、魯可藻甫一出城,便見郝營“官頭下馬避道,共知出晤為是矣”。

郝永忠以禮相待,“但謂不應逐客”。

瞿式耜婉轉解釋,“答應千言,不激不隨,極為得體”(魯可藻《嶺表紀年》卷一)

第二天早晨,郝永忠進城回拜,“欲無禮於元煜(燁)”,盧鼎從中調解,才在瞿式耜舉行的宴會上“一笑而敘闊別”。

當然,這只是表象,瞿式耜等人對原大順軍所持的敵對態度其實沒有絲毫改變。

因為,明明看到郝永忠的軍隊有數萬之眾,乃是從湖南撤回諸軍中人數最多的部隊,瞿式耜等人為了擠走郝永忠,採取了當年何騰蛟的齷齪行徑,故意扣發糧餉。

郝永忠為了不讓部下發生譁變,不得不在桂林一帶打糧索餉,搞得天怒人怨。

瞿式耜等人又暗中指使桂林鄉村居民立團聚保,與郝兵對抗,可謂陰暗卑鄙之至。

就在瞿式耜等人捉弄郝永忠不亦樂乎之際,災難來了。

十一月,清懷順王耿仲明、總督佟養和領兵大舉進攻廣西全州。

廣西境內的明朝官員無不大驚失色。

正所謂,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關鍵時刻,這支生活在桂林人民唾罵聲中的郝永忠部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郝永忠親率大軍出灌恢道,一面發偏師扼守灌陽,一面親統主力星馳援全州。

十一月十三日,郝永忠與盧鼎、焦璉、趙印選、胡一清四將四營(按,趙、胡所領兵馬合稱滇營)合兵馬於全州城外二十餘里外的腳山列開陣勢迎敵。

等清軍的注意力被吸引到腳山,郝永忠虎膽雄心,率精銳由小路包抄往全州城北關。

清軍的大營正紮在北門,郝永忠身先士卒,率標鎮馬騎直衝虜營。

此戰,“虜交鋒大敗,奔潰北走。我兵直趕三十里,殺虜千餘級,生擒二名,奪大西馬三百餘匹,小馬無算,火炮、弓箭、衣甲、器械不計其數”(瞿式耜永曆元年十一月十六日飛報大捷疏,見《瞿式耜集》第七十七頁)。

全州之戰,各“勳鎮共以首功歸永忠”(魯可藻《嶺表紀年》卷一)。

要知道,這次戰鬥中殲滅的,主要是由遼東漢人組成的“漢八旗”。這支隊伍屬於清軍中的“第二精銳”,戰鬥力僅次於正宗的“滿八旗”。

所以,儘管對郝永忠抱在成見,瞿式耜也不得不在同月十六日奏捷疏中由衷讚道:“南安侯郝永忠、宜章伯盧鼎、新興伯焦璉與滇鎮趙印選、胡一清,誠不愧標名麟閣。”

駐蹕於柳州的永曆帝攬此奏捷疏,由衷稱讚“全陽奇捷,真中興戰功第一”(魯可藻《嶺表紀年》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