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比李白差在哪,為何死後數千年的今天,他才被真正追捧起來

今年,杜甫爆紅到BBC,吟誦著莎士比亞長大的英國人發現了這個寶藏詩人,一部《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的紀錄片圈粉無數,在他們眼中,杜甫是天才、乞丐,搖滾巨星的混合體,每一首詩都值得背誦。

盛唐時代輝煌文化的象徵是什麼?恐怕所有人都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是唐詩。放眼五千年曆史,恐怕再沒有一個時代能夠有如此昌盛的作詩之風,上至皇帝百官,下至市井百姓,大唐幾乎無人不會作詩,其中最傑出的代表人物,就是李白與杜甫。

雖然在後世,他們同樣備受讚譽,共稱詩壇雙壁,但

在唐代人的認知中,李白和杜甫絕不是一條水平線的詩人。

杜甫比李白差在哪,為何死後數千年的今天,他才被真正追捧起來

在唐朝,李白詩名遠播,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無論生前死後,都是人們心中名副其實的“詩仙”。杜甫則截然不同,在世之時,他漂泊無依,即便死後多年,他的詩也並非主流,也並未受到多高的讚譽,只能算是唐代眾多詩人中很不突出的一個。

一直到宋朝,經過王安石等人的大力傳播,杜甫才逐漸成為了與李白齊名的偉大詩人。

如此顯著的區別是由於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杜甫比李白差在哪,為何死後數千年的今天,他才被真正追捧起來

我們翻開語文課本,就會看到李白是一副飄然欲仙的文人形象,而杜甫則是一派苦大仇深的老者形象,這正是李白與杜甫形象的一種固有認知。

李白豪氣干雲,

是一個把狂字寫到骨子裡的人,

無論當時人還是他自己,都認為李白的詩可稱天下第一,無人可匹。而李白自己也經常在詩中描寫自己的性格與特點,從不避諱對自己才幹的稱頌。

杜甫比李白差在哪,為何死後數千年的今天,他才被真正追捧起來

相比之下,杜甫的性格就要拘謹得很多,無論是他自己還是當時人都沒有把杜甫的詩擺在極高的位置上,在杜甫的詩作中,我們也很少發現他會誇讚自己,都是誇讚別人居多,李白就是他的一個崇拜物件。

李白比杜甫大11歲,杜甫成長之時,李白就已經名動天下了。所以,

杜甫對李白是很崇拜的。

公元744年,李白與杜甫相會,李白身上所表現出來的風流倜儻、文采斐然更是讓杜甫欽佩不已。從這次會面以後,杜甫時常寫詩讚頌李白,詩中時常透露出對李白的讚譽、同情與擔憂,其中的深切友情難以用語言訴說。

杜甫比李白差在哪,為何死後數千年的今天,他才被真正追捧起來

前面說過,杜甫比李白的年歲整整小一輪,這十年的差距或許看起來不大,但是由於時代的特殊性,讓

這十年經歷了唐朝歷史上最大的變化。

公元775年年末,大唐王朝的所有輝煌都畫上了句號。取之而來的是無盡的戰亂與兵戈。帝王於盛世中覺醒,百姓於驚慌中失措,也就在這一年,李白和杜甫的詩詞風格也有了極大的改變,

開始由歌頌盛世轉變為追憶盛世。

杜甫比李白差在哪,為何死後數千年的今天,他才被真正追捧起來

但因為兩人年歲所相差的這十年,讓李白的創作主要集中在了開元盛世時期,所以

他的詩裡充滿著盛世氣象,

而杜甫的創作則主要集中在了天寶之亂以後,所以

他的詩裡充滿了對底層人民命運的同情。

如此的兩種詩詞風格讓他們的受眾人群也有著很大的不同。李白歌頌盛世,豪放不羈,受眾主要是生活在社會頂層計程車大夫,杜甫描寫底層貧苦百姓,走的是親民路線。

但可悲的是,底層民眾識字的很少,根本不具備欣賞杜詩的水平,這樣杜甫的詩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不被人所重視。

杜甫比李白差在哪,為何死後數千年的今天,他才被真正追捧起來

李白為人狂放,寫的詩具有很強的想象力與感染力,讓人不知不覺中驚歎於作者的奇妙文思,讀其詩,我們會

直觀地感受到其作品中與屈原相稱的浪漫風格,

這種作品之中的十足想象力,讓我們讀來不覺讚歎。

相比之下,杜甫詩的風格顯得十分愁苦,他把關注點放在了底層的百姓,放在了自己久久不能實現的太平上,

這種現實的風格,讓他的詩歌在上層社會難以傳播

,自然成名也就較李白要晚得多,甚至要到他死後數百年。

在很多時候,好的東西未必很快的就能得到人們承認,需要時間的磨礪,杜甫的詩就是如此,生前藉藉無名,百年以後,才被人發現他作品中的光彩。

杜甫比李白差在哪,為何死後數千年的今天,他才被真正追捧起來

李白是“仙”,杜甫是“聖”。從後世人對二人的評價來看,

李白是一個超乎於人間的天界之人,

因此文采風流,頗具想象,筆下之神采令人歎為觀止。而

杜甫則是一個在人間的普通人,

即便他有超乎於常人的詩才,但他將描寫的重點放在了描摹普通大眾生活疾苦之上,他們二人都是值得後世稱頌的詩壇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