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的都察院是負責什麼的?

都察院是明清時期官署名,主掌監察、彈劾及建議。其實從漢朝開始設有專門負責監督官員職權的機構,只不過以前是御史臺。

朱元璋在建國前已經在自己的政權內部建立了御史臺,一直延續到了大明的建立。不過在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廢除了御史臺。轉而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都察院。

明清時期的都察院是負責什麼的?

明朝的都察院以左、右都御史為最高長官(正二品,以左使為首)。都察院為最高監察機關,都御史與六部尚書並稱為七卿,地位崇高。

都察院下設十三道監察御史共110人,負責全國各地的監察、糾風工作。值得一提的是,監察御史官階僅為正七品,但他們的職責是代天子出巡,所以全國各地無人敢小覷。

明清時期的都察院是負責什麼的?

清初仿明制,所以清朝在很早之前設立都察院。皇太極下諭:“凡有政事背謬,及貝勒大臣有驕肆侵上,貪酷不法,無禮妄行者,許都察院直言無隱。即所奏涉虛,亦不坐罪;倘知情矇蔽,以誤國論。”

可見,都察院在皇太極的眼裡是非常重要以及關鍵的。

清代都察院為從一品衙門,設官與明代相仿。

都察院除監察政治得失外,具體擔負的工作是:參預九卿一起議奏摺;凡重大案件與刑部、大理市公同審斷;稽察各級衙門、官吏辦事的優劣;檢查登出文書案卷及封駁事;監察鄉試、會試、殿試;巡視各營等事務。

明清時期的都察院是負責什麼的?

明、清兩代擔任左、右都御史的人不在少數,其中也誕生了很多著名的人物,明朝的左都御史景清、陳瑛、劉觀、楊善。右都御史如:湯友恭、練子寧、王彰、王文。清代比較有名的有:左都御史郭琇、馬齊、孫嘉淦,包括著名的劉墉以及紀曉嵐都曾擔任過這一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