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衣服引發的戰爭,蔡國國君被關三年,楚國差點覆滅

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已經沒有能力掌握天下秩序,諸侯們為了爭霸而相互兼併,毫無道義可言。

強大的諸侯國會兼併周邊的小國來強大自己,而實力弱小的諸侯國為了生存,只得依附鄰近的強國。

比如蔡國,春秋初期歸附齊國,春秋中期在晉國和楚國之間搖擺,春秋末期又依靠吳國,甚至同一時間拜多個老大。

一件衣服引發的戰爭,蔡國國君被關三年,楚國差點覆滅

公元前509年,蔡昭侯為了向楚國示好,帶著兩件貴重的裘皮衣來到郢都,其中一件獻給楚昭王,另一件留給自己穿。

楚昭王見這個小弟很會做事,也給他留點臉面,舉辦酒會招待蔡昭侯,事情看上去相當順利,哪知發生了意外。

楚國權臣子常看到裘皮衣也非常喜歡,知道蔡昭侯還留有一件,於是光明正大的索要,蔡昭侯原本就不情願來楚國送禮,何況還面臨這種屈辱,因此斷然拒絕。

一件衣服引發的戰爭,蔡國國君被關三年,楚國差點覆滅

於是,子常就向楚昭王進讒言誣陷蔡昭侯,結果蔡昭侯被扣留在楚國長達三年之久。

《史記》記載:子常讒蔡侯,留之楚三年。

其實,唐成公的情況與蔡昭侯類似,他有兩匹驌驦馬,一匹送給楚昭王,一匹留給自己用,結果遭到子常索要,拒絕後被扣留在楚國,後來將驌驦馬獻給子常才得以回國。

蔡昭侯知道扣留他的原因後,也把裘皮衣獻給子常,結果才被釋放回到蔡國。

《史記》記載:蔡侯知之,乃獻其裘於子常,子常受之,乃言歸蔡侯。

一件衣服引發的戰爭,蔡國國君被關三年,楚國差點覆滅

作為一代諸侯,掌管一方政權,竟然被扣押在別國,實在是蔡昭侯的奇恥大辱,所以離開楚國時便發誓,以後再不會來賄賂楚國。

回到蔡國後,蔡昭侯一方面暗中積蓄力量報復楚國,另一方面派人到晉國訴苦,希望能借晉國的力量攻打楚國。

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蔡昭侯獻出投名狀,協助晉國攻打楚國的盟友沈國。然而,沈國雖然被滅了,晉國卻依舊不買賬,反而惹得楚國大怒,派出大軍征討蔡國。

一件衣服引發的戰爭,蔡國國君被關三年,楚國差點覆滅

此時的蔡昭侯六神無主,既然晉國靠不上,就只能找晉國支援的吳國,為了取信於吳王闔閭,還把兒子公子乾送到吳國當人質。

對於吳國而言,對付楚國是多年來籌謀的計劃,蔡昭侯的請求不過是順手人情,闔閭自然不會拒絕。

當時,在伍子胥和孫武的統帥下,吳軍戰鬥力極強,而且有晉軍的外援,楚軍五戰五敗,一瀉千里,楚國郢都被攻破,算是報了蔡昭侯被扣三年之仇。

一件衣服引發的戰爭,蔡國國君被關三年,楚國差點覆滅

可是,楚國畢竟是當時強國,不是那麼好惹的,一方面秦國派兵支援楚國,另一方面越國趁機偷襲吳國本土。

孤軍深入的闔閭不得不撤軍,蔡昭侯也只能緊隨其後,原本以為找到吳國這個靠山,哪知道吳國與越國爭端數十年,哪有精力搭理蔡國。

楚國一緩過氣來,便發動大軍圍攻蔡國都城新蔡縣,蔡昭侯知道不是楚國對手,於是把獻出男女奴隸作為投降禮物,而楚昭王把蔡國遷到長江、汝水之間才肯罷休。

一件衣服引發的戰爭,蔡國國君被關三年,楚國差點覆滅

吳王夫差擺平越國後,覺得蔡國離吳國太遠,於是勒令蔡國將都城遷到鳳臺縣,理由是便於援救,事實上是為了控制蔡國。

蔡昭侯這筆生意虧大了,原本想借助吳國來對付楚國,沒想到反而被吳國控制,蔡國國君從此成為傀儡。

公元前477年,蔡國被楚國所滅。

(參考文獻:《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