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華歆和管寧曾是朋友,他們三人的德行是否有高下之分?

三國時期,管寧和華歆曾一同在菜園裡刨地種菜,當時兩人看見地上有一小片金子,管寧雖然看見了,卻不去理會,舉鋤鋤去,跟鋤掉菜地上的瓦塊和石頭一樣,而華歆卻把金子撿起來,他思考了一下,最後還是扔了出去。還有一次,管寧和華歆兩人同坐在一張坐席上讀書,當時有達官貴人乘車從門口經過,管寧熟視無睹,照舊讀書,而華歆卻放下書本跑出去觀看。管寧見華歆如此,於是割開席子,分開座位,對華歆說道:“你不是我的朋友。”

王朗,華歆和管寧曾是朋友,他們三人的德行是否有高下之分?

看上去,華歆是一個德行不佳的人,但實際上,華歆的德行似乎並不差。華歆曾在高唐縣做小吏時,當地的官吏們都喜歡在大街上游走。但華歆每當休假時,都是離開官府,就立刻回家,並緊閉大門。他議事論人平和客觀,從不曾詆譭傷害過他人。再加上華歆歷來很清廉,祿米及皇帝的賞賜都救濟了親戚或者熟人,家中的存米也不足百斤。朝廷每次將罰為奴的青年女子賞賜給大臣時,只有華歆不收留,反而是將她們嫁人,可見華歆是一個品行高尚的人。

王朗,華歆和管寧曾是朋友,他們三人的德行是否有高下之分?

但相比之下,同為華歆和管寧朋友的王朗的品行似乎就差了一些。當年華歆和王朗在一起坐船逃難。在逃難過程中,有一個人想乘坐他們的船隻一同逃難,當時華歆表示十分為難。而王朗卻認為船隻寬敞,於是將逃難的人留了下來。後來追兵追趕上來,王朗當即要丟下此前乘船逃難的人,華歆卻沒有贊同王朗。華歆稱他此前沒有接受這名逃難者,就是考慮到了這樣的情況,而王朗既然承諾要帶著別人一起走,如今又怎麼能出爾反爾,拋下這個人呢?由此不難看出,華歆的德行比王朗要高。

王朗,華歆和管寧曾是朋友,他們三人的德行是否有高下之分?

綜上所述,在德行方面,管寧應該要高於華歆,而華歆則遠高於王朗。只可惜管寧此生與邴原及王烈等人至遼東避亂,在遼東只談經典而不問世事。或許是管寧在避亂過程中厭惡了這紛爭的亂世,因此他此生都不願入仕為官,即便是華歆稱病請辭,願將太尉一職讓與管寧,或是司空陳群上疏舉薦管寧,亦或是曹丕和曹叡等人多次邀請管寧,管寧都沒有做官的意思。

王朗,華歆和管寧曾是朋友,他們三人的德行是否有高下之分?

筆者認為,管寧或許品德高尚,但身在亂世之中,沒有為天下百姓著想,沒有用自己的才學早日結束戰亂不休的格局,因此管寧的品行其實不見得比華歆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