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故事 : 夔州刺史劉禹錫,推陳出新唱“竹枝”

三峽故事 : 夔州刺史劉禹錫,推陳出新唱“竹枝”

古老夔州

因寫作和編輯出版之需,我刻意梳理了一下長江和長江三峽的歷史,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歷朝歷代在長江三峽地域做官的文化名人(青年寇準除外),幾乎清一色俱是貶官。歐陽修如是,白居易、劉禹錫……亦如是。

三峽故事 : 夔州刺史劉禹錫,推陳出新唱“竹枝”

劉禹錫畫像

劉禹錫,字夢得,洛陽人,生於書香門第。天資聰穎,敏而好學,從小就才學過人。19歲遊學長安,上書朝廷。21歲,與柳宗元同榜考中進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學宏詞科。

仕途順與逆,性格即命運。劉禹錫因詩成名,亦因詩得罪權貴,被貶謫外地20多年。其間,曾一度奉詔還京,他卻又因詩句“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觸怒新貴被貶為連州刺史,後為江州刺史,蘇州刺史。

三峽故事 : 夔州刺史劉禹錫,推陳出新唱“竹枝”

夔州城

唐長慶元年(公元821年),劉禹錫入峽任夔州(今奉節)刺史,在三峽呆了兩年多。劉刺史在此政績若何無從知曉,三峽人卻非常熟悉和喜愛他寫的詩。他與三峽結緣,寫下了許多詩文,特別是將三峽地區的民間歌曲《竹枝》脫胎換骨、推陳出新,使新穎的《竹枝詞》風靡一時,惹得諸多詩人爭相效仿,後成為了樂府詞牌,成為雅俗共賞的新詩歌藝術形式。

劉禹錫製作《竹枝詞九首》時,曾寫過序言:“四方之歌,異音而同樂。歲正月,餘來建平,裡中兒聯歌《竹枝》,吹短笛,擊鼓以赴節。歌者揚袂睢舞,以曲多為賢。聆其音,中黃鐘之羽,其卒章激訐如吳聲,雖傖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轉,有《淇奧》之豔。昔屈原居沅湘間,其民迎神,詞多鄙陋,乃為作《九歌》,到於今荊楚鼓舞之。故餘亦作《竹枝詞》九篇,俾善歌者颺之,附於末,後之聆巴歈,知變風之自焉”。

三峽故事 : 夔州刺史劉禹錫,推陳出新唱“竹枝”

白帝城下礁石:灩澦堆

這9首民歌體詩,有的反映愛情生活,有的描寫夔州一帶的山川景物和風土人情,語言明快淺近,清新流麗,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方特色。茲選5首七絕般的《竹枝詞》詩句,供朋友們欣賞:

1。 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情。

2。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3。 日出三竿春霧消,江頭蜀客駐蘭橈。憑寄狂夫書一紙,家住成都萬里橋。

4。 城西門前灩澦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惱人心不如石,少時東去復西來。

5。 巫峽蒼蒼煙雨時,清猿啼在最高枝。個裡愁人腸自斷,由來不是此聲悲。

劉禹錫離別夔州後,三峽人民沒有忘記他,沒有忘記他的《竹枝詞》。後輩詩人們更沒有忘記他作出的文化貢獻,尊他為建立三峽新《竹枝詞》的一代師宗。

三峽故事 : 夔州刺史劉禹錫,推陳出新唱“竹枝”

峽江:縴夫與船

唐寶曆六年(826),作者由和州刺史調任洛陽,北返途經揚州,時白居易因病罷蘇州刺史回洛陽,二人相遇。白作《醉贈劉二十八使君》,他作《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唱一曲,暫憑樽酒長精神。

劉禹錫詩述巴山楚水,播遷23載,舊遊零落,人事變遷。然新舊更替,榮衰代謝,比自然之勢,宜以歡喜、豁達視之。詩中抒發了久貶北返之滄桑之慨。他以“沉舟”、“病樹”喻己,襟懷豁達,著實令人欽佩。

劉禹錫胸懷豪放,白居易稱其為“詩豪”,暮年兩人閒居洛陽,多有唱和之作,就不在此贅述了。

三峽故事 : 夔州刺史劉禹錫,推陳出新唱“竹枝”

昔日峽江

神奇壯美的長江三峽,曾經吸引過歷朝歷代無數的文化名人涉足其間,他們時代不同、境遇各異,但他們吟詩作賦,或悲或喜,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

任職夔州,親近三峽,劉禹錫率先唱響三峽《竹枝詞》,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