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黃家坡墓群考古發掘收穫

黃家坡墓群位於益陽市赫山區桃花侖西路原益陽市農業局辦公樓區(圖一)。因益陽步步高新天地專案建設需要,2020年5月中旬至7月初,報請國家文物局批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益陽市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益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赫山區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對專案紅線範圍內的黃家坡墓群進行了配合性考古發掘工作。共發掘墓葬53座,其中戰國中晚期墓葬23座,西漢早中期墓葬24座。另有1座為東漢磚室墓,1座為唐代墓葬,1座為五代至宋時期墓葬,3座清至民國時期墓葬(圖二至四)。黃家坡墓群發掘出土陶器、瓷器、鐵器、銅器、滑石器、玻璃器、玉器等共計500餘件(套),取得重要收穫。

益陽黃家坡墓群考古發掘收穫

圖一  黃家坡墓群全景照(由南往北拍攝)

益陽黃家坡墓群考古發掘收穫

圖二  黃家坡墓群東區墓葬分佈(航拍照)

益陽黃家坡墓群考古發掘收穫

圖三  黃家坡墓群西區墓葬分佈(航拍照)

益陽黃家坡墓群考古發掘收穫

圖四  專案區域內黃家坡墓群墓葬分佈圖

現將戰國、西漢時期墓葬簡要介紹如下:

墓葬形制

1

戰國時期墓葬

黃家坡墓群已發掘的23座戰國中晚期墓葬,可分為A型(寬坑)墓、B型(窄坑)墓、C型(狹長型)墓三類。

A型墓 5座,一般長大於寬,部分墓長寬尺寸差別較小接近正方形。墓底寬度一般為140釐米以上(不含140釐米),無帶二層臺特徵墓葬。

M1,寬長方形豎穴土坑,方向95°。墓口處見有疑似盜洞痕跡,不明顯。在距墓口2米深見有棺槨痕跡,長約2。1米,南北寬約1。7-1。8米。墓底有兩條枕木溝長1。76—1。84米、寬0。21—0。22米、深0。1米。墓壁豎直。墓口長3。1米、寬2。65米、殘深2。1米。隨葬器物置於南側邊廂。包括陶鼎4件、陶敦2件、陶豆2件、陶壺4件、陶匕2件、陶勺2件、銅劍1件、銅戈1件、銅戈龠1件、銅戈鐏1件、殘銅器1件、琉璃璧1件,共計22件隨葬品(圖五、六)。

益陽黃家坡墓群考古發掘收穫

圖五  M1棺槨痕跡

益陽黃家坡墓群考古發掘收穫

圖六  M1出土器物

B型墓 10座,墓底寬度小於或等於140釐米,其中帶二層臺特徵的墓葬2座,帶頭龕特徵的墓葬1座。

M31,窄長方形豎穴帶頭龕,方向102°。墓上部被毀。墓底東壁有一壁龕,應為頭龕,底寬0。35米、殘高0。54米、進深0。2米。墓壁較豎直。墓口長1。82米、寬0。7米,殘深0。65米。隨葬器物置於頭龕內。包括陶罐1件、陶豆1件,共計2件(圖七、八)。

益陽黃家坡墓群考古發掘收穫

圖七  M31

益陽黃家坡墓群考古發掘收穫

圖八  M31出土器物

C型墓 8座,墓底寬度小於或等於85釐米,較狹長,其中帶頭龕特徵的墓葬4座,包括一座既有頭龕又有二層臺的墓葬。

M17,狹長形土坑豎穴帶頭龕。方向6°。墓上部被毀。墓坑南側、西側二層臺較為明顯,北、東側不明顯。頭龕寬0。6米、進深0。20米、高0。42米。墓壁豎直。墓口長2。12米、寬0。82米、殘深0。74米。隨葬器物置於頭龕。包括陶豆2件(圖九、一〇)。

益陽黃家坡墓群考古發掘收穫

圖九  M17

益陽黃家坡墓群考古發掘收穫

圖一〇  M17出土器物

2

西漢時期墓葬

黃家坡墓群已發掘的24座西漢時期墓葬,可分為A型(寬坑)墓、B型(窄坑)墓兩類。主要以A型墓為主,B型墓僅見1座,為M5。

A型墓 23座,一般長大於寬,部分墓長寬尺寸差別較小接近正方形。墓底寬度一般為140釐米以上(不含140釐米)。

M3,寬長方形豎穴土坑,方向98°。墓底未見枕木溝痕跡,墓葬東端被破壞一部分。墓壁豎直。墓口殘長2。9米、寬2。24米、殘深1。1米。隨葬器物置於墓底,呈東西向兩列擺放,應是原棺槨的兩側邊廂位置放置隨葬品。包括陶鼎6件、陶盒6件、陶壺5件、陶罐6件、陶缽1件、陶鍅2件、陶鍑1件、泥半兩錢1套、殘漆器1處、滑石璧1件,共計30件隨葬品。其中滑石璧位於墓底東側中部,可能為墓主頭向位置(圖一一)。

益陽黃家坡墓群考古發掘收穫

圖一一  M3出土器物

B型墓 1座,窄長方形土坑豎穴,為M5。該墓東、西側均被現代房屋基槽破壞。該墓殘存形狀呈窄長方形。隨葬品出於墓底南端(圖一二)。墓葬南端亦被破壞嚴重,僅見1件殘陶器,器型不明。

益陽黃家坡墓群考古發掘收穫

圖一二  M5

出土器物

黃家坡墓群已發掘戰國、西漢時期墓葬47座,未見器物出土4座,43座土坑墓中出土陶器、銅器、鐵器、滑石器、琉璃器、玉璧、泥錢等490餘件(套)。出土陶器有鼎、敦、壺、豆、盒、鍅、罐、鍑、盂、盤、缽、盆、匕、勺等,可分為仿銅陶禮器和日用陶器兩種組合。

戰國時期墓葬以鼎、敦、壺為仿銅陶禮器組合為主(圖一三、一四),出土銅器主要為劍、戈、戈龠、戈鐏和鏡,未見銅禮器(圖一五、一六)。另外在M1戰國墓中出有1件琉璃璧,部分殘缺(圖一七)。

益陽黃家坡墓群考古發掘收穫

圖一三  M12出土陶鼎、敦、豆、壺

益陽黃家坡墓群考古發掘收穫

圖一四  M44出土陶鼎、敦、豆、壺

益陽黃家坡墓群考古發掘收穫

圖一五  M1出土銅劍

益陽黃家坡墓群考古發掘收穫

圖一六  M18出土銅四山鏡

益陽黃家坡墓群考古發掘收穫

圖一七  M1出土琉璃璧

西漢時期墓葬以鼎、盒、壺、鍅、罐等器物組合為主,出土銅器有劍首、弩機、箭鏃,亦未見銅禮器。鐵器很少,僅在M41出有1件鐵削,M42出有2件鐵劍和1件不明器形鐵器,均鏽蝕較嚴重。滑石器全部出於西漢墓葬中,有滑石璧(圖一八)和滑石鏡,滑石璧出有6件,在M37內出有滑石鏡1件。玉器很少,在M41出有1件捲雲紋玉璧(圖一九)。

益陽黃家坡墓群考古發掘收穫

圖一八  M40出土滑石璧

益陽黃家坡墓群考古發掘收穫

圖一九  M41出土捲雲紋玉璧

初步認識

黃家坡墓群位於益陽市赫山區北部,北面不到1公里為資水,東北不到600米處即為兔子山遺址。2013年對兔子山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證實該遺址屬於戰國以後益陽縣治所在。在兔子山遺址周邊區域曾先後在桃花侖、陸賈山以及赫山廟、羊舞嶺一帶發掘過大量楚、漢代墓葬,分佈較為密集。這些墓葬可與楚秦至西漢時期益陽縣治所在相聯絡。

黃家坡墓群此次發掘墓葬53座,以戰國、西漢時期墓葬為主。根據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參照以往考古發掘成果,初步判斷黃家坡墓群的年代主體為戰國中晚期至西漢早中期。該區域距離兔子山遺址較近,應是當時益陽縣城及周邊居民死後的埋葬之地。此次對黃家坡墓群的考古發掘工作對於研究戰國至西漢時期益陽縣治以及益陽地區楚漢墓提供了新的考古學資料。

轉載自 湖南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