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 | 河北這幾個民俗太好玩了,趕上一個就賺啦!

河北省擁有豐富的民俗文化和完整的傳統傳承, 勤勞的人們在這片黃土地上生生不息,傳遞著寶貴的人文精神。今天小北向您介紹幾個已經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俗~

01

抬閣(隆堯縣澤畔抬閣)

非遺傳承 | 河北這幾個民俗太好玩了,趕上一個就賺啦!

抬閣又稱“抬角”、“抬歌”、“高抬”、“撓閣”等,是傳統節慶活動中的一種民俗巡遊表演形式。隆堯縣澤畔抬閣流行於河北省隆堯縣,它源於元代末年的扛神活動,至今已有五百餘年曆史。

非遺傳承 | 河北這幾個民俗太好玩了,趕上一個就賺啦!

澤畔抬閣最初以人扛抬神像,後逐漸演變為扛抬活人化裝的神,多表現為兩個八人抬閣形式。一般的抬閣床長1。5米、寬1米、高1米。表演時,一演員站立或端坐在抬閣床上,另一演員好似站在其手上或肩上。整個表演充滿驚險意味和詼諧幽默風格。澤畔抬閣演員選擇極為嚴格,多在農曆臘月由班頭挑選十二虛歲以下的少年男女上抬閣,一般一抬閣男女各一。入選演員者全家慶賀,村人羨慕。抬閣所表現的情節以戲曲故事和民間傳說為主,也可根據具體情況穿插具有時代氣息的題材,“呂洞賓戲牡丹仙子”、“趙匡胤千里送京娘”、“三打白骨精”、“關公保皇嫂”、“白蛇與許仙”、“哪吒智鬥三太子”、“岳飛與秦檜”等都是其中較為常見的內容。

非遺傳承 | 河北這幾個民俗太好玩了,趕上一個就賺啦!

澤畔抬閣以對子鼓等打擊樂器伴奏,而以馬鑼領奏,演員服裝則根據內容需要選用相應的戲裝。按照慣例,逢到龍虎年才能進行抬閣表演。平時抬閣道具均由專人看管,製作工藝保密。

隆堯縣澤畔抬閣集戲曲、舞蹈、雜技、美術、音樂等於一體,特色鮮明,造型別致,為河北地區民間藝術及民間風俗的研究提供了鮮活的例證。

02

桃林坪花臉社火

非遺傳承 | 河北這幾個民俗太好玩了,趕上一個就賺啦!

“社”即土地神,“火”為火祖,是傳說中的火神。花臉社火是河北省井陘縣小作鎮桃林坪村每年農曆正月十五舉行的一種民俗表演。傳說八百多年前,井陘縣曾有過一場激戰,多名將軍浴血奮戰,擊敗敵寇。後來當地百姓為紀念這場戰鬥,精心組織,刻苦排練,以花臉社火形式公開演出,流傳至今已有六百餘年曆史。

非遺傳承 | 河北這幾個民俗太好玩了,趕上一個就賺啦!

資料圖

桃林坪花臉社火表現的是三國、梁山等故事中的戰鬥場面,共有十六回,每回講述一個故事,一至十五回反映歷代名將的戰鬥經歷,第十六回系由桃林坪村老藝人趙維海所創。桃林坪花臉社火不唱不說,只有從演員的臉型、招路上仔細觀察才能辨別出人物身份和故事內容。桃林坪社火演員武藝超群,明代嘉靖年間曾被朝廷封為皇綱護衛隊,因此一年一度的井陘趙莊嶺皇綱都由桃林坪社火押送,稱為“押綱護駕社火”。

桃林坪花臉社火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表演中人物臉型奇特,服裝道具古老,演出隊伍龐大,演員具有高超的技藝,這一切使得桃林坪花臉社火成為河北民俗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具有民俗學等方面的研究價值。

03

燈會(勝芳燈會)

勝芳花燈源遠流長,明初已聞名京津華北一帶。它由盂蘭盆燈會、元宵冰燈和元宵花燈三部分組成,主要流傳於河北霸州地區。

非遺傳承 | 河北這幾個民俗太好玩了,趕上一個就賺啦!

“盂蘭盆燈會“又稱“中元燈會”,於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晚上舉行,屆時漁民會在水中投放“河燈”,以悼念逝者,追薦亡魂。元宵冰燈和元宵花燈活動都在元宵節期間舉行,整個元宵燈會歷時五天,自正月十三開始至正月十八結束。燈會最早是在街心老爺廟前的中心廣場搭起一座高2米、面積60平方米左右,俗稱為“鰲山”的燈臺,燈臺上吊滿精選出來的數百種自制花燈。元宵燈會期間,白天有七十多道古老民間花會踩街巡演,戲院書館、酒肆茶樓等處全天義演。入夜,百姓雲集鰲山周圍觀燈聽唱,民間藝人輪流表演,到處喧譁沸騰,一派興旺景象。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地域環境及城市建設的變化,勝芳燈會又增添了一些新的表演形式。

非遺傳承 | 河北這幾個民俗太好玩了,趕上一個就賺啦!

勝芳傳統花燈有兩千種之多,以動物、植物、人物、器物、建築、神佛等題材的作品為主。這些彩燈是在特定的地域環境、生產生活方式和民俗風習中產生出來的,它們工藝嚴謹,製作精細,造型美觀大方,風格上自成體系,其中一些花燈形式獨特,為勝芳所獨有,如豬八戒燈有幾十張嘴,可以同時張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