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前輩看不起李白,李白回敬他一首詩,罵人不帶髒字,令人叫絕

一位前輩看不起李白,李白回敬他一首詩,罵人不帶髒字,令人叫絕

李白作為一代謫仙人,喜歡他、追捧他的“迷弟”、“迷妹”非常多。不說別的,單說李白在詩歌上取得的成就,足以讓他千古留名了。很多人喜歡李白的詩風,讀李白的詩,常常讓人內心油然而生豪氣之感,大氣浪漫、瀟灑飄逸是李白的特色,比如那句我們都很熟悉的詩:

“君不見李北海,英風豪氣今何在!君不見裴尚書,土墳三尺蒿棘居!少年早欲五湖去,見此彌將鐘鼎疏。”說起來,李白在《將進酒》裡面寫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可能比較為人熟知些,這句“君不見”詩裡面講的又是什麼呢?

一位前輩看不起李白,李白回敬他一首詩,罵人不帶髒字,令人叫絕

李北海、裴尚書,都是盛唐知名的大臣,很有名望。不過,他們最終都死在了奸相李林甫的構陷下,李白憤憤不平,揮手寫下這首詩,痛斥現實的黑暗,看到這景況,本來就想遊歷五湖的他更歇了入朝為官的心思。按照這個邏輯,李白應該是很尊敬李北海的。

但這首詩寫得比較晚,早年間李白可是曾經被李北海看不起過的,他還為此回敬了李北海一首詩,也非常有名,被視為罵人不帶髒字的典範,令人叫絕。說了半天,這李北海到底是誰呢?其實,他就是曾經擔任北海太守的李邕,唐朝名滿天下的書法家、大臣。

一位前輩看不起李白,李白回敬他一首詩,罵人不帶髒字,令人叫絕

李邕算是李白的前輩,李白才剛離開故鄉蜀地“仗劍出遊”時,李邕就已經是一方人物,來到渝州(重慶)擔任刺史。公元726年,李白慕名前去拜訪李邕。這一年李白才25歲,是個初出茅廬的青年小夥,但他志向遠大不拘小節,坐在那盡情談王論霸,引起了李邕的不滿。

李邕其實跟李白有點像,兩人都是年少有才,因為有才而有傲氣。兩個才高又有傲氣的人碰到一起,可想而知,李邕不會太喜歡出頭的年輕人李白,他在宴會上說了李白幾句,說得李白氣呼呼的,臨走之前,李白獻上一首《上李邕》的詩給刺史大人——

一位前輩看不起李白,李白回敬他一首詩,罵人不帶髒字,令人叫絕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世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李邕讀完後,有些感慨,抬頭一看李白早已經揮揮衣袖,不帶一片雲彩地走了。他這首詩翻譯一下,就是在說李邕眼光俗氣:

一位前輩看不起李白,李白回敬他一首詩,罵人不帶髒字,令人叫絕

大鵬鳥不飛則已,一飛便扶搖直上九萬里。就算風停了下來,它的力量還是能讓滄海之水被顛覆乾涸。世間的凡夫俗子見我說話有異常人,看不起我也就算了,怎麼您堂堂刺史大人也跟他們一樣短淺呢!孔夫子都說“後生可畏”,大丈夫豈能因為自己是前輩,就看低年輕人!

總結一下,李白這詩就是講李邕和那些凡夫俗子沒有差別,無形中諷刺了李邕。後來這首詩成了經典名篇,開頭一句和最後一句都廣為傳頌。李白年輕氣盛時與李邕不太合得來,但公元745年左右兩人在齊州再次相遇,對彼此的態度都改成了欣賞,也算“一笑泯恩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