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我國步入中度老齡化社會:“養兒防老”觀念在弱化要加快推動“適老”制度改革

央廣網北京1月19日訊息(記者王晶)國家統計局最新資料顯示,從年齡構成看,2021年60歲及以上人口26736萬人,佔全國人口的18。9%,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0056萬人,佔全國人口的14。2%。

而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2020年,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1。9億人,佔總人口的13。5%。“2021年是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第一次超過14%,中國老齡化加深速度超出預期,按照國際標準,我國應該是中等程度的老齡化水平,但距超級老齡化還有一段時間。”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對央廣網記者表示。

專家談我國步入中度老齡化社會:“養兒防老”觀念在弱化要加快推動“適老”制度改革

養老(圖片來源:CFP)

中國已進入人口學意義上的“老齡社會”

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在接受央廣網記者採訪時表示,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達到14%,這意味著中國進入人口學意義的“老齡社會”,14%這是一個具有標誌性的資料,是從老齡化社會跨入老齡社會的節點。

穆光宗解釋說,一年增加0。5個百分點,這不僅僅是比例的上升,而且宣示了一個新的社會轉型階段,這就是中國邁入了老齡社會。而老齡化水平的提升,意味著老年人口的增加,同時也伴隨著老齡問題的增加和複雜化。

陸傑華認為,從今年開始,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會更快。因為1962年後,我國進入了一個人口出生高峰期,意味著,2022年起我國即將迎來退休高峰期,未來中國將持續面對老齡化帶來的挑戰。

“隨著人口結構進入老齡社會,會帶來社會經濟形態發生相應變化,就是進入了老齡社會的社會形態。”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任遠指出,中國老齡化進入新階段,人口紅利逐漸減少,不過人口質量紅利在上升,各方舉措也將逐步解決養老壓力。他認為,“老齡化有很多正面意義”。

傳統的養兒防老模式逐漸在弱化

如今,不少“90後”甚至“00後”開始著手養老規劃,2021年由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齡金融分會等釋出的《中國城市養老服務需求報告》顯示,九成“80後”已有自己的養老規劃。而隨著一些“80後”“90後”生育意願逐漸下降,一些人也開始投資、理財為養老“儲值”。

陸傑華覺得,現在傳統的“養兒防老”模式逐漸在弱化,父輩觀念也相應改變,都進一步影響了年輕人的生育觀。“年輕人有養老焦慮正常,現在一些‘70後’父母,也就是獨生子女的父母,已經認識到‘養兒未必防老’。“陸傑華強調,未來養老模式是多元化的,政府為養老兜底,家庭還是養老的第一責任人。

任遠認為,與老齡社會相適應的社會形態的制度建設和經濟生產方式的改革,需要加以構建和完善。當前需要加快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實施。“特別是2022年到2035年,我國將經歷非常快速的人口老齡化,就需要加快相關制度改革和社會建設,這個任務已經很迫切地擺在我們面前了。”他說。

陸傑華建議,還需要採取更多措施積極應對老年人口數量和比重的過快增長,包括養老資源配置以及其他“適老”制度的改革。

記者關注到,2022年1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21個部門印發《“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民政部養老服務司負責人李邦華介紹,在普惠性養老服務方面,《規劃》強調政府要支援增加供給,提出要發展集中管理運營的社群養老服務網路,推動形成15分鐘養老服務圈;同時,提出落實新建城區居住(小)區人均不少於0。1平方米配建養老服務設施的要求。提高護理型床位佔比,開展養老服務人才培訓提升行動,逐步提高老年人的福利水平。

呼籲更多關注流動人口 公共服務改革迫在眉睫

“一直以來大家對出生人口和老齡人口關注的比較多,我覺得此次公佈的資料中流動人口值得更多關注,”陸傑華說,我國有3。85億流動人口,凸顯了當今中國高流動性的顯著特徵,因此,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年齡結構和人戶分離人口的變動不可忽視。

任遠分析,此次釋出的人口資料顯示,城鎮常住人口9142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205萬人;鄉村常住人口49835萬人,減少1157萬人;城鎮人口占全國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64。72%,比上年末提高0。83個百分點。“城鎮化水平繼續明顯提高,再次驗證了七普表明的我國正經歷快速的城鎮化發展。”他說。

而城鎮化水平在持續提高,與之相關聯,我國的人戶分離數量和流動人口數量,也在繼續提高。任遠認為,這進一步說明,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隨著經濟活性的提高,人口流動性將進一步提高。在人口的迅速城鎮化和大規模遷移流動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完善遷移和流動相關的社會政策和制度建設,包括完成戶籍制度的改革,加強流動人口及其家庭的社會政策改革等。

任遠還呼籲,要更多關注流動人口,因此,戶籍制度及公共服務改革迫在眉睫。“流動人口數量的增多,也表現出戶籍制度和人口流動不能完全協調適應的情況。一方面意味著需要進一步加快戶籍制度的改革,特別是特大城市的戶籍制度改革;另一方面也應該意識到,不是所有流動人口都希望得到所在地的戶籍。”因此,他建議,需要加快流出地的土地制度改革,這有利於制度上支援人口遷移流動和構建城鄉發展的良好關係。

【來源:央廣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