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宮詞》不靠譜,歷史上的劉娥到底是啥樣?

“第一集這句臺詞就雷到我了:父皇自幼喜歡三弟……”“看了半天,這演的什麼啊?又亂又假。”

“讀點書再出來編劇和導戲行嗎?”

……

開播前頗受觀眾期待的《大宋宮詞》終於收官,在豆瓣上,網友差評累累,評分已“塌方”至3。8分,與導演李少紅此前作品《大明宮詞》的9。1分,呈鮮明對照。

《大宋宮詞》聚焦於宋代第一位垂簾聽政的女性、有“宋朝武則天之稱”的劉娥,劉娥出身平民,本有丈夫,卻嫁入皇家,當上皇后,留下“狸貓換太子”的傳說,曾獨攬大權11年,頗有政績……講述她的人生故事,確屬好題材。

《大宋宮詞》不靠譜,歷史上的劉娥到底是啥樣?

電視劇《大宋宮詞》海報

可《大宋宮詞》中的劉娥太過穿越:和政壇死敵寇準成了盟友;將宋仁宗生母李宸妃提前幹掉(編劇功力實在驚人);憑空設定了一個“金手指”人物蘇義簡(歷史上有蘇易簡,但和劉娥真沒關係);將曾反對傳位給趙光義的趙普說成是後者的心腹……漏洞之多,每集都能找出10個以上,可見創作者對宋史瞭解太少。

《大宋宮詞》名義上是宋朝戲,但事實上,它只是用服化道拼出的一個假宋朝。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劉娥究竟是怎樣的呢?

28歲才當上儲君

《宋史》稱劉娥“其先家太原,後徙益州,為華陽人(今屬四川省成都市雙流縣)。祖延慶,在晉、漢間為右驍衛大將軍;父通,虎捷都指揮使,嘉州刺史,從徵太原,道卒。後,通第二女也。初,母龐夢月入懷,已而有娠,遂生後。後在襁褓而孤,鞠(意為養)於外氏(即外祖父家)”。

歷代史家多不信此說。

一般認為,劉娥出身低微,本是歌女,善“播鼗(音如桃,即撥浪鼓)”,嫁給銀匠龔美,龔美將她帶到了汴梁。《宋史》稱“後年十五入襄邸”,襄王即宋太宗趙光義的第三子趙元侃,後來當上皇帝,即宋真宗。“入襄邸”即嫁給襄王。說劉娥此時“年十五”,是為掩蓋她此前有夫,應已19歲。

劉娥上位後,親信中有劉美,號稱“宗族兄弟”,其實就是龔美。

《大宋宮詞》不靠譜,歷史上的劉娥到底是啥樣?

《宋真宗後坐像軸》

趙元侃本無繼位可能。

他的大哥趙元佐相貌似父,深得趙光義喜愛,曾隨父徵北漢、攻幽州。他本名趙德崇,趙光義改為“元佐”,用意甚明,只是還沒正式冊封太子而已。趙元佐因幫叔叔趙廷美說情被貶,得了“狂病”,酒後燒了自己的府第。

二哥趙元僖“姿貌雄毅,沉靜寡言,尹京五年,政事無失”。27歲時病死,趙光義“悲泣達旦不寐,作《思亡子詩》示近臣”,追封他為“皇太子”。

趙光義不太滿意趙元侃,經寇準再三建議,才立趙元侃為太子,並改名為趙恆。此時趙元侃已28歲了。

奶媽打了“小報告”

趙元侃想當皇帝,除了兩位哥哥,還要過“金匱之盟”這一關。

宋太祖趙匡胤能篡位,因當時後周恭帝柴宗訓才7歲(南宋最後一位皇帝趙昺蹈海時,也只7歲,得天下於兒童,亦失天下於兒童)。懲於幼主失國的教訓,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后要求訂立“金匱之盟”——趙匡胤死後,傳位弟弟趙光義,趙光義死後,傳位弟弟趙廷美,趙廷美死後,傳位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如此,就不會陷入“國無長君”的風險中。

據《資治通鑑長編》:“上(即趙匡胤)頓首泣曰:敢不如太后教。”皇帝都愛權力,所以明朝李贄諷刺說“哭得傷心”。

趙匡胤猝死時,傳言僅趙光義在側,遙見“燭影斧聲”。但內廷中只有玉柱斧,是玉製禮器,難當兵器。趙匡胤隨身常攜一斧,也是玉斧,可能是手杖上的裝飾,更不足以殺人。

趙普堅決反對傳位趙光義,他任宰相期間,趙光義始終未被封王,趙普被罷相後一個月,趙光義便被封為晉王。趙光義後來曾對趙普說:“朕兒欲誅卿。”

趙光義上位後,趙普又堅決反對傳位於趙廷美,因此受重用。趙廷美和趙匡胤的兩個兒子趙德昭、趙德芳均死於非命,可見“金匱之盟”的失敗。

趙元侃遇劉娥時,年僅20歲。趙元侃的奶媽秦國夫人給趙光義打了“小報告”,趙光義大怒,令趙元侃斥退劉娥。趙元侃無奈,只好將劉娥安置到官員張耆家,張耆為避嫌,只好長期住在外面。

想要家譜都要不著

10年後(997年),趙元侃登基。他將劉娥召入宮中,封為美人。

宋內廷妃嬪分7等,即皇后、四貴妃(正一品)、十七嬪(正二品)、婕妤(正三品)、美人(正四品)、才人(正五品)和無視品。起步這麼低,是為不引人注目。

宋真宗找回劉娥,有不忘舊情的因素,但更可能是劉娥“性警悟,曉書史,聞朝廷事,能記其本末”。宋代政出宰相,皇權受制約。宋真宗想辦封禪大典,怕宰相王旦不同意,便送王旦一罈酒。王旦回家發現,壇中裝滿珍珠,皇帝竟向宰相行賄。

《大宋宮詞》不靠譜,歷史上的劉娥到底是啥樣?

晚清蘇六朋《簪花圖》,繪宋真宗賞花給臣子場景

“真宗退朝,閱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後(即劉娥)皆預聞”。但劉娥升遷極慢,入宮10多年後(1012年),才升為德妃,同年底,被立為皇后,此時前任皇后郭氏已死7年。

對劉娥上位,寇準、李沆、王旦、向敏中等重臣強烈反對,因“起於寒微,不可母天下”。宋真宗讓翰林學士楊億草制,楊億拒絕。宋真宗讓丁謂傳話:“大年(楊億的號)勉為此,不憂不富貴。”楊億回懟:“如此富貴,亦非所願。”

劉娥對出身低微耿耿於懷。據學者楊翠微鉤沉,劉娥曾讓宋真宗找權知開封府劉綜談話:你和內府同宗,該給你分個好差事,明白不?劉綜不上套,回答說:“臣本是河中府人,出於孤寒,不曾有親戚在宮內。”

後來召見大臣劉燁時,劉娥公開說:“知卿名族,欲一見卿家譜,恐與吾同宗也。”劉燁忙回答:“不敢。”過兩天,劉娥再問,劉燁“無以對”,就是不肯拿家譜。

終於露出真面貌

宋真宗執政後期,沉迷於神鬼之事,1019年中風後,常犯糊塗。劉娥權力漸大,與寇準成為死敵。

寇準在遼軍威脅下,強迫宋真宗御駕親征,他在澶淵盟會中表現突出,開兩國150多年和平局面,但功高蓋主、以下凌上,不久被驅逐出中樞。寇準痛定思痛,考慮到宰相王欽若因獻天書被重用,便也偽造了一本天書進獻。宋真宗果然又任用寇準為宰相。

據學者王瑞來在《“狸貓換太子”傳說的虛與實》中鉤沉,回到中樞後,寇準對劉娥全面硬剛。一是“劉氏宗人橫於蜀,奪民鹽井,上以後故,欲赦其罪”,寇準則要求嚴格依法處置;二是密謀政變,“欲廢章獻(劉娥),立仁宗,尊真廟(即宋真宗)為太上皇,而誅丁謂、曹利用等”。

在寇準說服下,宋真宗態度鬆動,他此時也覺劉娥權力太大,“意不能平”。可寇準得意忘形,酒後胡吹,被丁謂黨羽所知,迅速與宋真宗協商,宋真宗轉而支援丁謂,寇準被罷相。寇準下臺後,太監周懷政、周懷信兄弟發動兵變,準備誅殺丁謂一黨,謀事不密而敗。此次政變是否與寇準相關,學者意見尚不統一。

寇準被扳倒後,宋真宗基本處於半軟禁狀態,政事多出於劉娥。宋真宗去世時,宋仁宗才13歲,劉娥垂簾聽政,但宋仁宗成年後,面對滿朝“還政”之聲,劉娥卻裝聽不見。

曾遭范仲淹怒懟

丁謂與寇準之爭,是北宋黨政之始。丁謂雖勝,但很快又和劉娥發生衝突。

一是丁謂開源節流,曾想削減宮廷開支,危及劉娥的糧食;二是仁宗年幼,早朝時起不來床,劉娥想一人主持,群臣對她朝拜,隱含篡位之意,丁謂得知後,立刻拒絕。

劉娥將丁謂貶出中樞後,丁謂死黨錢惟演也被流放,此前,錢把妹妹嫁給了劉美(即劉娥的前夫),在劉美斡旋下,劉娥將錢惟演叫回京城,準備拜相,士大夫們暴怒,表示只要下任命書,便搶去撕毀。錢惟演害怕,又溜出京城。

劉娥主政時,有兩大弊政:

其一,重用太監和外戚,所謂“章獻太后(即劉娥)臨朝,宦官方熾”“特以親用外戚小人,負謗海內”。

其二,大搞一言堂,即“政事得失,下莫敢言”。

劉娥曾有篡位之念。一次早朝時,她問親手提拔的名臣魯宗道:“唐武后何如主?”魯宗道立刻說:“唐之罪人也,幾危社稷。”劉娥本想試探,沒想到魯宗道痛貶武則天,以嚇阻劉娥。劉娥“默然”。

可能是在劉娥的授意下,小臣方仲弓上書請立劉氏廟,劉娥交大臣討論,又是魯宗道站出來,反問道:立劉氏宗廟,宋仁宗怎麼擺?劉娥一下愣了,只好“擲其書於地曰:‘吾不作此負祖宗事!’”

垂簾聽政時,劉娥曾想讓宋仁宗率群臣給她祝壽,范仲淹懟道:你自己家裡愛怎麼玩都行,這是朝堂,別給後人留下惡例。

在士大夫們持續抵抗下,劉娥始終沒敢邁出最後一步。

執政風格大不同

劉娥一生,爭議最大的是“狸貓換太子”事。

據說李宸妃、劉娥同時懷孕,宋真宗約定誰生男孩,誰就當皇后。劉娥收買產婆,用剝了皮的狸貓換走李宸妃的嬰兒,劉娥本想處死這個嬰兒,手下人不忍,該嬰兒後被宋真宗收為養子,繼承了皇位,即宋仁宗。10多年後,包拯陳州放糧,遇流落民間的李宸妃,方破解這一驚天大案。

該故事源於印度佛經,講的是印度某王子故事,元代小說嫁接到宋朝,進而植入清代小說《三俠五義》中。

事實上,李宸妃本是劉娥侍女,生宋仁宗後,又生了一個女兒,可見沒被打入冷宮。劉娥將宋仁宗養大,他登基後10多年,李宸妃“默默處於先朝嬪妃中”,去世後第二年,劉娥亦去世,宋仁宗才知身世。一度遷怒於劉娥,派兵包圍了劉娥的府邸。

宰相呂夷簡請宋仁宗開棺驗李宸妃的屍體,見“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后,以水銀養之”,這些超規格的待遇都是呂夷簡所為,以證明劉娥寬仁,宋仁宗遂不再怨恨劉娥。

劉娥起自民間,執政風格不同。

劉娥曾對大臣們說:為感謝各位老臣,請提交子孫及親戚的名單,將予推恩。收到名單後,劉娥命人刻在垂簾聽政旁的牆壁上,任官只用名單外的人。

宋代官員喜額外徵稅,即羨餘,表示工作能力強,該升官了。官員劉綽以羨餘向朝廷表功,劉娥當場質問:“卿識王曾、張知白、呂夷簡、魯宗道乎?此四人豈因獻羨餘進哉!”

劉娥胸懷百姓疾苦,關心民瘼,比《大宋宮詞》中那個只知宮斗的劉太后,還是賢明多了。(責編:沈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