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文豪濾鏡的蘇軾是個主張搖擺不定"不做事卻專挑毛病"的人

蘇軾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去掉文豪濾鏡的蘇軾是個主張搖擺不定"不做事卻專挑毛病"的人

他的《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都是耳熟能詳的名篇。但是去掉文豪的濾鏡看他的從政生涯就沒這麼光鮮了,淨被貶了。

去掉文豪濾鏡的蘇軾是個主張搖擺不定"不做事卻專挑毛病"的人

背景提要

蘇軾考科舉那會,文章大受主考官歐陽修的喜愛,歐陽修還以為文章是學生曾鞏寫的怕被人說閒話給評個第二,結果發現是蘇軾,不過沒關係殿試環節人家蘇軾又成第一了,不得不說蘇軾真厲害。

後因父母接連病逝,所以離京回鄉守

6

年,這六年朝堂已經大變樣。宋仁宗宋英宗都已去世現在當朝的是宋神宗,原來賞識自己的人際圈如歐陽修等人已經遠離了政治中心。

現在朝堂的主要議題是要以開源還是節流的方法解決國家錢不夠花的問題,王安石

主張開源變革,而司馬光主張節流守舊,兩黨之間的battle很是激烈。

蘇軾科舉前,服喪後以及宋哲宗繼位的立場改了兩回,這樣迷操作的原因我們來一一探討。

一、科舉前思改革

蘇軾科舉前寫過《思治論》就是想以大無畏的決心進行一場大刀闊斧的改革,那現在服喪回來了是不是要加入王安石的改革派呢?

二、服喪後加舊黨

答案是並沒有,蘇軾回京後成了舊黨陣營裡僅次於司馬光的一面旗幟。原因有以下兩方面:

1

)蘇家與王安石有些結怨

在科舉那會王安石就看不上蘇家這種過分華麗的文章,揚言如果自己是主考官一定不會錄用蘇家人,之後在與蘇軾一同中舉的弟弟蘇轍入職時使絆子,拒絕籤蘇轍的任命書,蘇轍一生氣就辭職回鄉了。

在蘇軾服喪期,王安石的母親也去世了,蘇家不僅沒去弔唁,蘇軾的爸爸蘇洵還寫了《辨姦論》明裡暗裡諷刺王安石。

2

)認為王安石的改革策略是瞎折騰

去掉文豪濾鏡的蘇軾是個主張搖擺不定"不做事卻專挑毛病"的人

蘇軾與王安石改革的分歧點表面是蘇軾認為朝廷不應與民爭利,王安石認為朝廷可以與奸民爭利;實際是兩者對財富的理解模型不一樣。

蘇軾認同司馬光對財富的觀

天下財富,不在民則在官,不可能憑空多出

,國家富了那一定意味著百姓的錢少,不傷民財讓國家憑空錢多是不可能的。這個思路今天來看是典型

零和博

,壓根沒想可以把蛋糕做大的問題。

王安石認為是可以不傷民財是可以實現讓國家有錢的。拿豬肉為例(宋時豬肉由於未大規模養殖且閹割技術不過關,烹飪手法有限,口味不好肉質也不咋地,甚至醫生還說吃豬肉會生病,所以很便宜。宋之前,牛最尊貴,羊吃的多,宋主要靠吃進口羊,明清豬肉才成主要肉品)

去掉文豪濾鏡的蘇軾是個主張搖擺不定"不做事卻專挑毛病"的人

如果請王安石處理黃州豬肉問題,他最有可能的做法應該是這樣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

的資訊散佈出去,如果方便的話,直接散佈到那些有吃豬肉傳統的地區,資訊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接下來就自然會有逐利的商人到黃州採購豬肉,賤賣貴買,朝廷再對這些商人高額徵稅。

這樣一來,黃州人得到了額外的豬肉收入,商人和朝廷賺到了錢,其他地區的老百姓吃到了黃州豬肉。在沒有任何人的福利因此受損的前提

皆大歡喜,這就是經濟學中概念裡

帕累託改

。另外還可以搞豬肉官營,由朝廷壟斷豬肉交易。朝廷直接從豬身上賺取壟斷利潤。

關於豬肉的如此操作,蘇軾認為就是在與民爭利,而王安石認為這至多算是與奸民爭利,商人就不該賺那麼多錢,從商人嘴裡奪食,是一個負責任的朝廷應盡的義務。

後來蘇軾調離朝廷嘴也不消停,在奏蘇軾移知湖州到任後謝恩的上表中,用語暗藏譏刺朝廷的改革政策,弄了個烏臺詩案。

三、宋哲宗繼位蘇軾反對司馬光

宋神宗早逝,十幾歲的宋哲宗繼位,母親高氏垂簾聽政,把王安石的已經運行了十幾年的政策幾乎全部推翻,讓蘇軾蘇轍這些舊黨重回政治中心,司馬光更是雷厲風行的推翻改革政策。

去掉文豪濾鏡的蘇軾是個主張搖擺不定"不做事卻專挑毛病"的人

但是蘇軾主張又變了,開始為改革政策辯護認為社會船大難掉頭不能把改革成果這麼快推翻,司馬光惹的賊生氣把他逐出了朝廷,沒多久司馬光也病逝。

蘇軾也與保守派尤其是和道學家程頤格格不入,再次陷

洛蜀黨

,在什麼是君子什麼是奸佞小人的問題上一直吵吵。

四、結語

有人說如果沒有王安石,蘇軾就是成為王安石那個改革者的角色,但是卻跟同是想改革的王安石不合拍,自己年少改革的意願無從談起。蘇軾的聲望資歷本都是朝廷重臣的不二人選,卻為了維護改革成果,成為司馬光等舊黨人士的反對者,讓他被舊黨劃出接班人名單。

蘇軾的政見主張搖擺不定,被打

不堪重

的標籤,那蘇軾的堅持又是什麼呢?

他或許堅持的是一定要讓百姓過的好,或許是堅持改革一定不要惹百姓生氣,或許堅持的是自己怎麼認為的就怎麼說;可偏偏他又總是有那麼獨到的主見,看誰的方案都不完美,對哪一派都有刺挑;偏偏他雖有滿腔壯志,破別人的方案卻沒有自己立的住的方案,終在政壇上沒什麼成就。

去掉文豪濾鏡的蘇軾是個主張搖擺不定"不做事卻專挑毛病"的人

或許就像他自己所

科舉完了才是官員選拔的開

,政壇不適合他,慶幸他生

不殺士大夫不殺諫

的宋朝吧,一生雖數次貶謫受盡非議卻罪不至死,再加上其豁達的心性及吃貨的本質,留得千古名篇,倒也不負了他絕倫的才情。

參考

:得到《熊逸說蘇

3

0

講》

宣告

:文章原創,圖片來自網路,若轉載請表明出處。

若文章對您有益,就關

嗜歷史的小白同

吧,每天更新我們一起刷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