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勝了越國後,為何要給勾踐臥薪嚐膽的機會?夫差的結局又如何

吳國和越國是戰國時的兩個小諸侯國,雖然有的書中,也把它倆歸為了“春秋,但是因為它倆和秦、齊、趙、楚這樣的龐然大物沒法比,所以在春秋戰國這個大舞臺上,這兩國的戲份相對較少,不過因為越王勾踐曾經“臥薪嚐膽”,而西施和商聖范蠡又傳說頗多,所以這兩國在歷史上也有一些流量。

因為西施和范蠡的事眾說紛紜,所以咱們今天就放過他倆。而有關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相信大家也都耳熟能詳。但是大家知道為什麼當初吳國搞定越國後,沒有斬草除根,而是給了勾踐反殺的機會嗎?而夫差這個“仁厚”的君王,在吳國被勾踐擊潰後,又得到了怎樣的結局呢?

表面的事情經過??

駱駝早期所受到的教育中,越國是因為被吳國欺負,而一直又打不過,所以越王勾踐才不得不忍辱負重,前去到吳國臥薪嚐膽。但實際上是,越國的實力在當初確實是比吳國差一些,但並沒弱的不能反抗,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夫差之前的吳王,是他的父親闔閭,而在闔閭手下有兩個猛人,一個叫孫武,是《孫子兵法》的版權人,另一個叫伍子胥,曾經為報父仇,曾鞭了楚平王的屍,也是狠人一個。

吳國勝了越國後,為何要給勾踐臥薪嚐膽的機會?夫差的結局又如何

本來闔閭有這倆人輔助,再加上吳國國力比越國要強,所以他本有機會給兒子多留點遺產,但是卻出現了一個小意外。闔閭在進攻越國時,不小心被越國人給射中了腳趾,結果因為沒能有效治療,他竟然因為這點“小傷”就提前歸位了。據《史記》記載,夫差在死前一定要為他報仇,而此時的越王正是勾踐。

夫差在父親死後,就開始厲兵秣馬準備找越國報仇,勾踐得到這個訊息後,就決定先下手為強,於是他不顧范蠡的等人的勸阻,立刻就開始進軍吳國。夫差本就要找勾踐報仇,一看勾踐還敢主動挑釁,於是帶著“哀兵”就把越軍給胖揍了一頓。越國在這場戰役中敗北以後,不光喪失了大片的領土,勾踐還為了防止夫差滅國,於是決定求和,並把自己當人質送到了吳國。

吳國勝了越國後,為何要給勾踐臥薪嚐膽的機會?夫差的結局又如何

夫差在見到勾踐之後,並沒有為父報仇,一劍劈了勾踐,而是選擇讓他當了自己的奴僕。而且他因為勾踐已經同意當人質,所以勒索了點越國的土地和錢糧之後,並沒有繼續對越國進行清剿。史書上說,夫差之所以多勾踐“網開一面”,一方面是因為越國用金錢美色收買了一些吳國的大臣,而且勾踐的表現也讓夫差比較滿意,所以夫差就把勾踐給放了回去。

吳國勝了越國後,為何要給勾踐臥薪嚐膽的機會?夫差的結局又如何

但真相真的只是這樣嗎?駱駝並不這樣認為。

背後的原因分析??

駱駝發現,秦國在一統六國之後,對各國的君王也並沒有斬盡殺絕,而是給這些人圈了一塊地方,讓他們去守自己祖先的陵寢。駱駝查閱了一些資料好後發現,這是從周朝就有的一個習俗,叫“滅人之國,不絕其祀”。這句話如果從表面理解,好像是說,勝利者之所以那麼“仁慈”,是因為擔心對方的祖先因為無人供奉而前來報復。但駱駝更願意相信,這是因為勝利者擔心壓迫過重,會引起不必要的反彈。

吳國勝了越國後,為何要給勾踐臥薪嚐膽的機會?夫差的結局又如何

這個習俗既然周朝時就有,而到秦始皇時還在用,那就表明吳王夫差也是知道的,因此他不殺勾踐其實也是慣例使然。那麼夫差為什麼沒有把勾踐一直圈禁,而是把他放了回去呢?我們在來看《史記》中的記錄,根據司馬遷記載,夫差放還勾踐之後,並沒有玩“貓捉老鼠的把戲”,繼續去武力欺負越國(勒索可能定還是有的),而是開始對齊國發動了攻勢。

從吳國公元前489年開始打齊國,到公元前482年越王勾踐偷襲吳國,這七年左右的時間裡,吳國沒有和越國發生過武裝衝突,但是吳國對於周邊國家卻一直都在用兵。這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吳國之所以敢把“後背”放心的交給越國,證明當年勾踐的表現確實讓夫差很滿意,二是吳國在不停消耗實力的同時,越國有了大把時間積累實力。

吳國勝了越國後,為何要給勾踐臥薪嚐膽的機會?夫差的結局又如何

夫差為什麼放著軟柿子不去捏,而是非要去打齊國呢?駱駝認為,夫差可能當時是這麼想的,越國已經被我打服了,勾踐也徹底的慫了,這樣的君主和國家留著吸血它難道不香嗎?如果我能用越國提供的物資,把齊國這個強敵給揍趴下,越國就會因為忌憚我的實力,而更加聽話。

但是如果我對越國趕盡殺絕,最後得到的也不過是目前他們進貢的東西,而且很有可能我還會遇到越國的垂死抵抗。並且在我陷入和越國的苦戰中時,齊國等周邊的國家,難道會等著我坐大?不!他們一定會趁我出兵在外,去背後偷襲我,如果我被齊、越夾擊,那麼勝算很小,到時候我如果失敗,那麼齊國會不停削弱我,而越國也會因為失去對我的恐懼,而開始想三想四。

吳國勝了越國後,為何要給勾踐臥薪嚐膽的機會?夫差的結局又如何

因此我一定要用越國的資源打齊國,只要我打贏了齊國,那麼……呵呵呵。如果從這點來看,駱駝並不認為夫差的做法有大的錯誤。不過方向沒大錯,並不代表執行起來就會一成不變,所以最後還是越國打敗了吳國。據記載,夫差被勾踐俘虜以後,並沒有學勾踐臥薪嚐膽,而是選擇了自殺。不過駱駝對於這一點並不全信,以勾踐的經歷來看,勾踐幾乎不可能給夫差翻盤的機會,所以駱駝更相信,夫差是勾踐殺死的。

小結

從上述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出,夫差不殺勾踐,不滅越國,其實並不是夫差心軟,也和范蠡的“危機公關”影響不大,最根本的原因,其實是活著的勾踐和越國,能給吳國帶來更大的利益。

由此駱駝想到一句話,不是“斬草不除根”那句,而是“亡戰則危”那句。寫完這篇文章,我看著中國地圖最南端,久久不願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