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進化論有“缺失一環”,隨著朝陽鳥化石出土,缺環完整了

“達爾文進化論”稱得上是當代生物學的核心思想之一。不過,達爾文進化論在鳥類進化史上,卻有非常大的一環缺失。沒想到,我國境內的一種鳥化石出土後,缺環就被補充完整了。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達爾文進化論有“缺失一環”,隨著朝陽鳥化石出土,缺環完整了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首先我們要搞明白:鳥是怎麼來的。根據生物進化理論來說,在恐龍時代,小型恐龍在體型龐大的恐龍面前,幾乎沒有競爭力。它們在陸地生存很難,於是一部分小型恐龍開始爬樹,隨後長出羽毛。不過這種生物還不會飛,只會在天空中滑行,這就是生物學中的“始祖鳥”。

達爾文進化論有“缺失一環”,隨著朝陽鳥化石出土,缺環完整了

緊接著,進化論後面就直接開始介紹現代能飛的鳥類……不能飛的始祖鳥,直接跳到能飛的現代鳥類,這也太突兀了吧?很多人都會問:始祖鳥是怎麼直接進化成現代鳥類的呢?換句話來說,始祖鳥和現代鳥類中間的進化過程,究竟是什麼樣的?考古專家不能回答。

這個事兒很明顯是個缺環,這個填補“缺環”的鳥,究竟長什麼樣?它的化石又在哪裡?生物學專家也是無法回答。

達爾文進化論有“缺失一環”,隨著朝陽鳥化石出土,缺環完整了

面對著疑問重重,捍衛進化論的生物學家們,也都是心急如焚,他們也想知道問題的答案。直到在1993年,遼寧北票市附近的四合屯農民楊先生,他發掘到一個近30釐米見方的鳥類化石,不僅完美地解答這個“缺環”說,更讓鳥類進化,露出了可以揭秘的曙光。

楊先生釆集到的這種鳥類化石,骨骼完整,羽毛清晰,更重要的是,鳥類狀態明顯,故此,很快就引起了考古團隊的注意。

達爾文進化論有“缺失一環”,隨著朝陽鳥化石出土,缺環完整了

遼寧省的地質考古隊,還有朝陽市的有關人員,他們組成了一個聯合考察隊,進駐了四合屯,經過三個月的發掘勘測,在大片大片的沉積岩當中,一個又一個骨骼分明、印跡清楚的鳥類化石被發現,考古團隊小心翼翼地拿著化石進行觀察,這圖案與農民楊雨山發現的鳥類化石品種相似,他們頓時欣喜若狂:找到寶了。

考古隊員在這裡發現了超過1000件鳥類化石標本,中國很快成為世界古鳥類研究的中心。而考古隊發掘出的最重要的鳥類化石,距今約1。25億年到1。1億年,可以說是最早擁有無齒角質喙部的鳥類。它不僅肱骨比橈骨長,而且個體與雞的大小接近,還長有3個帶爪的指,因為這種鳥類化石太重要,就被專家命名為——聖賢孔子鳥化石。

達爾文進化論有“缺失一環”,隨著朝陽鳥化石出土,缺環完整了

專家們經過研究孔子鳥所處的年代以及特殊的骨骼構造,發現孔子鳥就是“始祖鳥”的後一環,也就是達爾文進化論缺失的一環——由一隻會滑行的恐龍,到可以飛翔的鳥的過度一環。

這個推測讓專家們萬分激動,他們深深地明白,孔子鳥的存在對生物學來說,有多麼的重要,所以專家們聯合其他領域學者,對孔子鳥進行了更嚴密的考察和研究。

始祖鳥和孔子鳥經過對比,結果表明:始祖鳥的化石具有爬行動物的特徵:口有牙齒,尾由18-21個分離的尾椎骨構成,前肢有3枚分離的學骨,指端具爪。當然了,也有非常明顯的鳥類特徵:有羽毛,有翼,骨盤為“開放式”,後足具4趾,3前1後,但它只能滑翔,不能飛行。而“不能飛行”正是達爾文鳥類進化論缺失的一環。

達爾文進化論有“缺失一環”,隨著朝陽鳥化石出土,缺環完整了

孔子鳥的解剖特徵卻很好地彌補了“可以飛行”這一點,它雖然保留了始祖鳥的特徵:如雙窩型顱骨等,但是鳥類特徵進化得更明顯:它不僅有尾綜骨,還進化出了無牙的喙部,有翅膀,有羽毛,簡直就是始祖鳥的升級版,也是無限接近現代鳥類的進化版。

這項科研成果明確地告訴全世界:孔子鳥填補了達爾文進化論——關於鳥類進化缺失的重要環節。

為了能夠更全面地認識孔子鳥,專家又從鳥類生活習性、鳥類羽毛的進化特徵等方面進行研究,結果無一例外地得出結論:“始祖鳥→孔子鳥→現代鳥,這就是鳥類進化論的全過程!”

達爾文進化論有“缺失一環”,隨著朝陽鳥化石出土,缺環完整了

孔子鳥的存在已經被學者們承認,孔子鳥的重要性也得到了世界考古界的認同。不得不說,在中國境內發現的孔子鳥,直接打破了始祖鳥一統天下,鳥類進化論研究,一直固步不前的“尷尬”局面,孔子鳥化石,讓國內乃至世界的關於進化論的研究,不僅變得全面,而且更充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