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的陽謀與鍾會崛起!(一)

司馬昭在鞏固政權之後,思考的頭一件大事就是要統一天下,那麼統一天下需要有個順序啊,你是先滅吳國還是先滅蜀國呢?兩個國家都有天險,經過慎重考慮,司馬昭決定先攻打蜀國。我們來看看啊,司馬昭怎麼做出的分析和決策?他說,如果攻打東吳的情況下,我們現有的戰船不夠用,你首先要補給戰船,增加戰船的數量,造戰船就需要時間,修好戰船的情況下,還要開挖多條水稻,保證大軍能夠順利出行。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我還要充分的考慮到,如果瘟疫來了怎麼辦呢?我物資各方面也要非常充足啊,這種籌備太耽誤事兒了。如果拿下蜀國,我們就可以兩路進攻,動物所倚仗的長江天險不能夠完全防住我們,這樣一來事半功倍。所以我們要先滅蜀再滅吳,在滅鼠的過程當中呢?司馬昭也進行了分析,首先整個蜀國的兵力相比於諸葛亮時期還有所下降,頂多作戰部隊能有九萬人。這九萬人呢,又不能完全不止在前線,在成都周圍防護的就有四萬人,剩下的五萬人不只在前線,主要的兵力在大將姜維的手中。

這種情況下,只要拖住姜維,漢中必然空虛。如果只取漢中,我們必然打蜀國一個措手不及,即使蜀國不上當,把所有的愛口全部治完病例,這就意味著什麼?你防守線拉的太長,戰鬥面太寬,每個點都部署人,每個點都不多,我們集中精力攻其一點,只要突破一線,蜀國必亡。我們可以看一看,從戰略大局層面,司馬昭已經把蜀漢和東吳政權牢牢地拿捏在自己手裡了,一切盡在掌握,下一步就是派誰去的問題,首先他以把鄧艾派到前線了,這是首中一個重要的棋子。

但是鄧艾這個人打仗比較勇猛,也很有頭腦,但是也有明顯的缺點,因為鄧艾口吃,說話不是很流利,這樣的人物如果作為三軍主帥的話,可能對整個前後的溝通不是很順暢。另外鄧艾這個人一門兒心思,只有打仗這一件事兒,他在跟別人交往過程當中,待人接物或者人情世故總是要差一些,這樣也就制約鄧艾成為主帥。另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鄧艾這個出身太低微了,很多名門之後的將領瞧不起她。

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找一個身世比較顯赫,頭腦比較清楚,而且人脈比較廣,聯絡四方的人擔任主帥。這個時候司馬昭就想到了鍾會,鍾會這個人可是名門之後,他是當時世家大族中游的兒子,中由這個人在書法界,那是大名鼎鼎的。書法四大門類,真草,隸篆,其中的真書,也就是後來的楷書就是中游發明的。你看看這個人是多牛中,牛是老來得子,生下了鍾會?

司馬昭的陽謀與鍾會崛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