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李白是酒仙,那麼他真的能喝十六斤?

說起唐代,大家的腦海中都會不自覺的湧現出李白這位偉大的豪放派詩人,李白在人們心目中到底火到什麼程度呢?連三四歲的小孩子都能背出幾句李白的詩句來,用家喻戶曉這個詞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

都說李白是酒仙,那麼他真的能喝十六斤?

從小我們學習各種李白的詩,從“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再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可以看出李白真的是一位很有才華的詩人,滿腹經綸,無論他想要表達思鄉之情也好,讚歎廬山瀑布的壯觀也好,還是抒發自己懷才不遇之情也好,他都能將自己的情感抒發的淋漓盡致。

李白喜歡喝酒,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在李白的詩中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很多次提到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等等這些詩句中都提到了酒。

據統計,在李白的詩中,有五分之一的詩句都提到了酒,由此可見,李白是真的喜歡喝酒。但李白的酒量怎麼樣呢?

都說李白是酒仙,那麼他真的能喝十六斤?

李白和杜甫合稱“大李杜”,雖然李白比杜甫大11歲,但二人絲毫沒有年齡影響交好。杜甫曾寫道“李白斗酒詩百篇”,這句詩的意思是李白喝一斗酒能作一百多首詩。

古時候的一斗相當於八分之一石,八分之一石等於現在的16斤,猛地一看這個數字確實被驚嚇到了,喝6斤估計都要進醫院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這個問題就出在這個計量單位——鬥,此鬥非彼鬥,這個鬥是古代一種盛酒的器物,全名叫曲柄鬥挹,出現於西周早期。

宋代思想家朱熹說過“大斗,柄長三尺”,三尺大概就是1米,最多也就能容下300毫升液體,所以說,李白的酒量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也就2、3兩酒量。

都說李白是酒仙,那麼他真的能喝十六斤?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說說古代的酒的度數問題。在唐代的時候,人們喝的大多還是甜酒,白居易曾寫過“戶大嫌甜酒”,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酒的度數並不高。

在《水滸傳》中有段寫道,天氣炎熱,楊智帶梁府的人到街上買酒解渴,酒都可以解渴了,足以證明,酒的度數很低。古代釀酒的技術並不成熟,一般是將穀物煮熟,當澱粉轉化成糖分後,再加上酵母發酵。可酵母的生存條件很挑剔,在10度的酒精裡就會失去活性,所以,古代人喝的酒的度數大概也就20度。

都說李白是酒仙,那麼他真的能喝十六斤?

由上述可見,“酒仙”李白原來就是喜歡喝酒,但酒量真的很一般啊,只2、3兩酒就能喝的醉倒在長安街上,雖然詩寫得好,可要是論喝酒,估計現在很多人都能把他喝倒下,看到這,是不是覺得自己很有成就感,感覺自己喝酒比李白還厲害。但在寫詩創作方面,我們不得不被他深深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