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國者"楊堅,被正史低估的皇帝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遊行俠雲遊天地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美國學者邁克·H·哈特在其所著《影響人類歷史程序的100名人排行榜》一書中,將隋朝開國皇帝楊堅列入其中,在中國曆代帝王中排名第二,僅次於秦始皇。

"篡國者"楊堅,被正史低估的皇帝

這一排名與中國傳統史家的看法相差極大。在傳統史書上,隋文帝楊堅的評價,一直是比較低的。

隋文帝

如《隋書》評價他:素無術學,不能盡下,無寬仁之度,有刻薄之資,暨乎暮年,此風逾扇。又雅好符瑞,暗於大道……

當然,正史評價不高最主要的原因是隋朝二世而亡,而隋朝滅亡雖然主要是隋煬帝的鍋,但在傳統史家眼裡,隋文帝楊堅也難辭其咎:“跡其衰怠之源,稽其亂亡之兆,起自高祖,成於煬帝,所由來遠矣,非一朝一夕。其不祀忽諸,未為不幸也。”

"篡國者"楊堅,被正史低估的皇帝

此外還有以下幾個因素,導致楊堅被正史看扁。

其一,隋文帝“得位不正”。

楊堅,祖籍為弘農郡華陰人,相傳為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有鮮卑名普六茹那羅延,其父楊忠是西魏和北周的軍事貴族。

關隴貴族世家出身的楊堅,成年後很快捲入了北周最高權力的漩渦之中。父親楊忠死後,楊堅承襲隨國公的爵位,成為北周核心權貴之一。

不過,有相當一段時間,楊堅雖然地位顯赫,但並無多大實權,且受到皇帝和其他大臣猜忌。

北周武帝時期,齊王宇文憲對武帝說:“普六茹堅(楊堅)看相貌就非常人,不會久居人下,要早早地除掉他。”內史王軌也對武帝說:“皇太子將來並非社稷之主,普六茹堅貌有反相。”武帝雖然也不喜楊堅,但他認為:“帝王自有天命在,旁人又能奈何!”楊堅聽說後畏懼不已,從此更加小心謹慎,韜光養晦。

"篡國者"楊堅,被正史低估的皇帝

隋煬帝楊廣

周武帝死後,太子即位,是為周宣帝,楊堅的女兒楊麗華為皇后,楊堅因為是皇后之父晉升為柱國大將軍、大司馬。隨著楊堅的地位和威望日益增加,周宣帝十分忌憚。有一次周宣帝對皇后楊麗華怒氣衝衝地說:“一定要將你家滅族!”於是召楊堅入宮,吩咐左右侍衛:“楊堅的臉色稍有變化,就殺了他。”不料楊堅奉詔進宮,神情和臉色十分恭敬,沒有任何變化,於是周宣帝放了他一馬。

後來楊堅外放為亳州總管,大臣龐晃勸他趁機起兵,建立帝王之業,楊堅握著龐晃的手說:“時機還不成熟啊。”

周宣帝也是短命之人,其死後,幼主在位,楊堅很快掌握朝政大權。之後,楊堅鎮壓了北周皇族宇文氏及忠於皇家的勢力,於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以受北周靜帝禪讓的名義順利稱帝。

稱帝后宇文家族又先後有幾千人被楊堅誅殺,宇文氏幾乎被殺絕,“竊人之國,而戕其子孫至無遺類,此其殘忍慘毒,豈復稍有人心”。

所以,李世民說他是“欺孤兒寡婦以得天下”,房玄齡稱“(楊堅)本無功德,以詐取天下”。

然而,古代最高權力的爭奪,本來就是十分血腥的,李世民也是靠玄武門之變,殺兄逼父上臺的,誰也別笑誰。

"篡國者"楊堅,被正史低估的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

其二,楊堅由於自己曲折的經歷,養成了猜忌的心理,無故誅殺了不少大臣。

北宋司馬光稱:(楊堅)性嚴重,令行禁止,勤於政事。每旦聽朝,日昃忘倦。雖嗇於財,至於賞賜有功,即無所愛;將士戰沒,必加優賞,仍遣使者勞問其家。愛養百姓,勸課農桑,輕徭薄賦……然猜忌苛察,信受讒言,功臣故舊,無始終保全者;乃至子弟,皆如仇敵,此其所短也。

司馬光

"篡國者"楊堅,被正史低估的皇帝

且楊堅晚年易於發怒,曾在暴怒時親手用馬鞭把一人活活鞭打致死,他還熱衷廷杖,“每於殿廷打人,一日之中,或至數四”。太子楊勇被廢,也與楊堅性格暴躁有關。

不過,楊堅雖有以上所說若干缺陷,被傳統史家反覆指摘,但到了近代,史家對他的評價慢慢提升。

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楊堅治理之下,國家殷富,戶口不斷增加,“受禪之初,民戶不滿四百萬,末年,逾八百九十萬,獨冀州已一百萬戶”,且老百姓普遍生活不錯。

所以近代史家呂思勉如此寫道:“隋文帝何如主也?賢主也。綜帝生平,惟用刑失之嚴酷;其勤政愛民,則實出天性,儉德尤古今所無,故其時國計之富亦冠絕古今焉。”

"篡國者"楊堅,被正史低估的皇帝

其二,楊堅在天下分裂數百年後再度完成了統一大業,且採取的諸般鞏固統一的措施(如三省六部制、科舉制等)為後世延續。

這一成就連南宋理學家陳普也為之謳歌:北齊後周猶一隅,隋文混一朔南暨。

史家范文瀾高度評價楊堅這一貢獻:“隋文帝……使連續三百年的戰事得以停止,全國安寧,南北民眾獲得休息,社會呈現空前的繁榮。秦始皇創秦制,為漢以後各朝所沿襲,隋文帝創隋制,為唐以後各朝所遵循,秦、隋兩朝都有巨大的貢獻……”

其三,楊堅還有一點,在古代皇帝中是十分可貴的,那就是怕老婆。

總而言之,撇開正統史觀的影響,客觀地說,楊堅在古代皇帝中的排名至少不會低於前十。你認為呢?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