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朱溫和李振殺盡門閥士族,到底是對還是錯呢!

在科舉制度出來之前,中國的官員制度是九品中正制,意思就是官員的任免制度都掌握門閥士族階級手裡。說的讓大家都明白點就是掌握在貴族手裡。之所以會是這樣,那是因為他們當時掌握了官員最重要最基本的資源:文化教育。因此無論這個江山是誰打下來的,最終還是得回過頭來找他們當做依靠。畢竟就算皇帝再牛,總要有人出來做事情的。當然了,皇權們也知道這樣受制於門閥士族不好,因此也試圖對抗過,比如扶持太監啊,搞親戚勢力啊,但這樣一來往往就會引起更大的禍端。

唐朝朱溫和李振殺盡門閥士族,到底是對還是錯呢!

而這裡面最具有代表性的朝代就是兩漢。兩漢的皇帝們,為了對抗門閥,真是太監,親戚一股腦的使勁上,但最後門閥士族沒有被打壓下去,太監還反過來把皇帝給把控了。但無論鬥爭如何激烈,最終的勝利者永遠還是,還是門閥的勝利。當漢朝勢力被掏空之後,三國開始登上舞臺,雖然看著挺好玩的,但三國事實上就是門閥士族們的一次豪賭。而且都是拿出自己整個家族的未來來賭,贏了榮華富貴千秋萬代,輸了整個身家性命難保。就好比諸葛家族一樣,選擇三面下注,而爭奪天下的良臣謀將基本都是門閥出身。

唐朝朱溫和李振殺盡門閥士族,到底是對還是錯呢!

雖然到了隋朝的時候,就已經開啟了科舉制度,皇帝們開始利用寒門來對抗門閥士族。只是當時的情況還不夠理想。一直到了唐末,門閥士族還是有很深的影響力。面對新興的地主和寒門勢力的崛起,門閥士族們還是一貫的認為自己能左右局勢,但他們忘記了,權利鬥爭都是你死我活的沒有投降的說法。皇權把寒門拉出來後,就已經註定了門閥的最終沒落。

唐朝朱溫和李振殺盡門閥士族,到底是對還是錯呢!

公元905年的6月分出身寒門的李振,看著站在白馬驛渡口的,中華大地上最後的三十多家門閥士族們,他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因為他知道,這一天,這個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群體將要退出歷史的舞臺。他投靠了朱溫,利用朱溫,用朱溫的野心來達成自己的壯舉,他註定是被人銘記的。他在這一天代表寒門把鬥爭多年的寒貴之爭給畫上了句號。經過白馬驛渡口的這次屠殺,終結了門閥士族們的最後夢想,大家開始逃亡,開始選擇歸隱。他們當時或許還會心存幻念,想著自己終究還是要被帝王請出來,不過現實真的太殘酷了。

唐朝朱溫和李振殺盡門閥士族,到底是對還是錯呢!

打那以後,寒門開始崛起,開始了門閥們玩了幾千年的遊戲,他們成為了皇權和百姓之間連結的,新的紐帶。而且一掌握之後,就再也沒有在放下。從那以後的歷史裡,只要門閥士族有那麼一絲絲的冒頭,寒門們都會聯合我來一起將他們抹殺。朱溫和李振的下場並不是很好,但又什麼樣呢,你們可以說他們殘暴,可以說他們不仁,可以說他們不忠不孝不義,但他們終結了一個時代又開創了一個時代,有了他們揹負的罵名,才有了後來的寒門學子坐享其成,回過頭來卻又粗口爆罵他們,不覺得搞笑嗎。讀書都讀成這樣,這認知比遊戲一品官老爺裡的歷史還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