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發換酒,拒絕醃魚,看似微末不足道,卻讓他成為東晉名將!

/文? 花開無田? ?/圖? 網路圖片

今天乃是母親節,附庸風雅,粗鄙村夫,但書一事,也願天下母親,母親節快樂!

他有一個比自己還出名的重孫,一首首田園詩,透露著詩人守志不阿的高尚節操,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不為五斗米折腰,這就是一個風骨的陶淵明。而他就是陶侃,東晉名將。他留給陶淵明的不只是在那個講究門第出身的社會的跳板(陶淵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等職務,不無陶侃留下的家庭背景的影響),還有這種源自教育的修養。

她以發換酒,拒絕醃魚,看似微末不足道,卻讓他成為東晉名將!

陶淵明能夠不同流合汙,也更是深得其真傳。而他能夠有此成就,在其自身的才華之下,更是這位母親以自身的修養為其樹立的模範作用。也正是如此陶侃,才成為一位德才兼備的不世出名將。

而後世司馬光也在其《資治通鑑》中為我們分析了其關羽德才關係的看法:“所謂,德才兼備謂之聖人,德才兼失為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

而在講究出身門第的東晉,“舉孝廉”制度才是政府選拔人才的途徑,而這也就造成了以關係親疏,而不是以文化才學為基礎的風氣盛行。而出身寒門的陶侃,上無高朋,下無餘財,顯然要想單純依靠才學,進階自然是難上加難。

她以發換酒,拒絕醃魚,看似微末不足道,卻讓他成為東晉名將!

而正好一個絕佳的機會,潘陽郡的孝廉範逵,路過陶侃家。而當時是雖說冰雪交加,但事實上乃是,家境貧寒的陶侃並沒有什麼能夠拿出手的東西,可以用於招待。有沒有那種“窮就是原罪”的窘迫感,而其母親湛氏又何嘗不明白兒子的希冀,如若能夠獲得範逵引薦,自己的兒子以其才學,又何愁不成就一番大事業。知子莫若母是也。

而她做出的選擇是,剪掉長髮,以發沽酒,換菜,更是將屋柱砍下當做柴火燒飯,以床上的乾草喂範逵的馬匹,暢飲盡歡,在那個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年代,你很難想象為什麼這樣的一位母親會有勇氣剪掉長髮,當年魏王曹操出征,兵士馬匹踐踏田地,其以發代人,削髮受罪,而其後的這位母親更是為子斷髮,可歌可泣。

她以發換酒,拒絕醃魚,看似微末不足道,卻讓他成為東晉名將!

而也正是如此之下,範逵大為感動,在拜見廬江太守張燮時,極力舉薦,陶侃也由此成為督郵,領樅陽縣令。

而陶侃也正是從其母親的一言一行中學會了如何對待人,而也正是再此之後使得其為官之後,才華聞名,更能待人甚厚,而其努力也獲得了回報。累進官職,後期更是待太守張燮如父一般,在大雪交加之下接醫生,盡心盡力,張燮也並沒有虧待陶侃,進而舉薦陶侃為孝廉。更有一事也見於《晉書》,烤碳在浙江為官之事,監管漁業,乃是一等的“肥差”,常常有下屬送禮,而一次其屬下送來一罈醃魚,陶侃身為孝子,自然也是十分惦念母親,便囑託同鄉幫忙捎給了自己的老母親,也好讓目前嚐嚐這浙江之物,但是其母親在收到了這壇閒魚後,不僅原封未動的給其送回,還寫信給陶侃,囑咐其為官一任,自當廉潔奉公,正直做人,切不可以因為蠅頭小利,貪汙腐敗來汙了品行。

她以發換酒,拒絕醃魚,看似微末不足道,卻讓他成為東晉名將!

也正是湛氏如此的待人處世之下,陶侃也更是從其母身上學習了行事原則,更是在東晉這樣的亂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而也正是在時勢之下,西晉因為分封之下,八王之亂更是堪稱中國歷史之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而這也直接導致了西晉亡國,中原地區的悲劇五胡亂華。但對於陶侃而言,這也是機會,在其任上,他多次率軍與張昌交戰,平定荊州。而在劉宏手下也因為戰功被任命為江夏太守。

而在公元306年,其母病故,他離職服喪。在服喪期滿後,他屢次調任,更是平定了蘇峻之亂,穩定了東晉政權,可謂是功勳卓著,公元334年,陶侃去世,被贈大司馬,其一生可謂是功成名就。而這一切的成就背後,則有著一位優秀母親不可磨滅的功績。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晉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