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中的增生、結節、囊腫可怕嗎?

北京2月9日電(張依琳)隨著健康體檢的普及,一些人在體檢中發現有腫瘤標誌物升高的情況,或是查出身體的某個地方出現了“結節”“囊腫”“增生”等等。一些人擔心,腫瘤標誌物升高是不是癌症?結節囊腫又是啥?

常見的腫瘤標記物都有啥?

北京協和醫院健康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婧介紹,腫瘤標記物就是血液裡面檢測到與腫瘤發生發展有一定關係的物質。

腫瘤標誌物型別非常廣泛,體檢常用的腫瘤標記物包括,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還有糖類抗原CA系列的CA199、CA125等。

另外,還有一些名稱與腫瘤無關的指標,比如鐵蛋白、M蛋白等也可能與腫瘤有關。

目前,明確用於篩查,有效的腫瘤標記物是PSA和AFP。

醫生介紹,40歲以上男性可以定期查PSA篩查前列腺癌,而有慢性肝炎病史,肝癌風險增加人群要定期查AFP。

此外,有遺傳性腫瘤家族史,卵巢癌或胰腺癌風險升高的人群也可以查CA125,CA199,但是腫瘤標記物不能替代影像學檢查或內鏡檢查。

腫瘤標記物和腫瘤之間僅僅是有相關性,而且大部分都不是一一對應的關係。也就是說得了腫瘤它不一定升高,升高了不一定是腫瘤。

需要注意的情況一個是顯著升高,翻了好幾倍的增長,一個是越來越高,就要結合影像學檢查來尋找可能的腫瘤。

因此發現腫瘤標記物升高不要緊張,更不要上網求醫,還是聽取專業的意見,完善該做的檢查,然後動態觀察變化。

增生、囊腫、結節一樣嗎?

除此之外,醫生介紹,對於增生、囊腫、結節這些在體檢報告裡經常見到的描述,不同部位出現的病變潛在風險不一樣,無法一概而論。

例如,乳腺增生是育齡期女性乳腺的正常表現,囊腫一般也是良性的代表,沒有必要過度焦慮。

而同樣是囊腫,在腎臟、卵巢出現有時候也有潛在惡性的風險。

為了規範描述,乳腺,甲狀腺,肺部結節會給出分級,如果是在4級以上就需要注意了。

李婧強調,要注意歷年體檢報告的比較。對於新發現的囊腫、結節需要增加觀察頻率,3個月左右到醫院進行一次複查,觀察一下大小的變化。

另外,息肉是長在黏膜上的病變,會在膽囊、胃腸道出現。

胃腸道息肉有變成惡性的可能,應該切除。而對於膽囊裡的息肉,一般以1cm為標準,大於1cm的考慮切除,生長過快的息肉也需要處理。

總的來說,體檢報告裡面涉及查體、檢驗、檢查,術語繁雜,不推崇大家去網上搜索。

醫生表示,正規的體檢機構在發現高度可疑徵象也就是高危異常值時去主動通知客人,在體檢報告裡清晰明確告知是否需要就診,或者幾個月後複查。

醫生也鼓勵拿到體檢報告後去跟醫生做面對面的諮詢,在瞭解到個人情況後,能夠給出更準確的建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