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時期有個御史大夫叫倪寬,他有什麼重要成就

倪寬名氣不大,卻是中國思想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是儒家《尚書》學承上啟下的代表人物,是集《今文尚書》和《古文尚書》於一身的大學者,倪寬還有一個家喻戶曉的師兄弟——司馬遷。

漢武帝時期有個御史大夫叫倪寬,他有什麼重要成就

倪寬的歷史貢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尚書》學術成就及治國運用

倪寬家境貧寒,上不起學,他靠給學校伙房做飯,換取求學的機會。有一個成語叫“帶經而鋤”,講的就是倪寬的故事,說他給別人打工,下地幹活時,鋤頭上都要綁一卷經書,休息的時候拿出來看。下圖是本人編制的“西漢儒學五經譜系表—尚書學派”譜系。

漢武帝時期有個御史大夫叫倪寬,他有什麼重要成就

因為學問好,他獲得了名師指點的機會,拜在《尚書》歐陽學派的創始人,博士歐陽生的門下。西漢的博士比現在的院士含金量都要高百倍,都是五經最頂尖的學術大師,皇帝的政策顧問。

歐陽生,姓歐陽,名不詳,歐陽生的老師就是秦博士伏生,同樣伏生姓伏,名不詳。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秦朝學術禁錮,很多書籍被焚燬,讀書人只能冒著生命威脅,偷偷摸摸學習,不顯名。

西漢學術開襟後,儒生們連書都沒有,只能靠老儒生的記憶,默寫經典,《今文尚書》主要就是靠伏生記憶默寫出來的。

倪寬的第二位老師孔安國,是孔子的第十世孫,他是《古文尚書》學派的啟蒙人。孔安國在修繕孔府舊宅時,偶然從夾壁中得到《古文尚書》五十八篇,發現《古文尚書》與《今文尚書》存在很大差異,《古文尚書》學研究由此開始。

漢武帝時期有個御史大夫叫倪寬,他有什麼重要成就

倪寬是漢初《尚書》學,少數精通古今兩個派系的學者。

《尚書》學治國理念,與漢武帝一朝的酷吏政治格格不入,偏偏倪寬補官“廷尉文學卒史”。起初,不善於言辭表達的倪寬,受到排擠。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倪寬代替張湯寫了一份疑案裁決報告,深得漢武帝賞識,從此逐步走進帝國政治忠心。

一份報告何以引起漢武帝的重視?原來倪寬的報告,是按照《尚書堯典》和《舜典》為依據撰寫。也就是說,倪寬判斷刑獄的標準,是參考“聖人之道”,走的是王道。這種模式,等於是拿聖賢之道的標準,作為理論依據,遠比張湯的法家思想更具深度,也更有說服力和親和力。

從此,張湯一改不學儒術的習慣,虛心向倪寬請教:“湯由是鄉學,以寬為奏讞掾,以古法義決疑獄,甚重之。”

漢武帝時期有個御史大夫叫倪寬,他有什麼重要成就

二、治理地方的吏治成就

元鼎四年,倪寬升任左內史,相當於長安市市長。他依照上古寬仁的理念之國,獲得了不錯的成就:

“寬既治民,勸農業,緩刑罰,理獄訟,卑體下士,務在於得人心;擇用仁厚士,推情與下,不求名聲,吏民大信愛之。”

後來,倪寬又主持開鑿了“六輔渠”,改變了鄭國渠上游南岸高地水源不足的問題,根除了“百畝收成不過百石”的窘境。為了解決農民用水糾紛,他還制定了“水令”,使百姓按法令用水,各自相安。

倪寬還根據農戶的收入,採取差別收租稅的方法,收稅的速度雖然慢了一些,但避免了一刀切給貧民帶來的困境。史書還記載了一件事:

漢武帝時期有個御史大夫叫倪寬,他有什麼重要成就

“後有軍發,左內史以負租課殿,當免。民聞當免,皆恐失之,大家牛車,小家擔負,輸租繦屬不絕,課更以最。上由此愈奇寬。”

當國家出現特殊情況,需要緊急徵稅徵糧時,左內史的老百姓聞風而動,家家戶戶爭先恐後給官府運糧,速度比任何一個地方都快。這件事,讓漢武帝都覺得不可思議。這就是仁政的結果,平時官府想著老百姓,當國家需要老百姓處理的時候,老百姓的能量就體現出來了。

三、制定《太初曆》

我們現在用的農曆,就是在《太初曆》的基礎上修訂的,也就是說《太初曆》已經用了兩千多年了!

漢武帝時期有個御史大夫叫倪寬,他有什麼重要成就

《太初曆》就是倪寬當御史大夫期間,主持修訂的,司馬遷也是其中的參與人。《太初曆》比早期的《顓頊歷》更精確,它推定一回歸年為365。3851539日,一月為29。4381日,十九年七個閏月。同時將二十四節氣,也融入曆法之中。

另外,倪寬還為漢武帝封禪泰山,參與了相關禮儀的釐定工作,並隨同漢武帝參加了封禪大典。倪寬當御史大夫九年後病逝,他的墳墓至今還儲存著,是山東省省級重點保護文物。

漢武帝時期有個御史大夫叫倪寬,他有什麼重要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