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剛登基的時候,非常喜愛年羹堯,怎麼沒幾年,就要除掉他?

原本對於繼承人這個問題,康熙皇帝是非常確定的,他一早就選定了赫舍裡皇后拼死生下來的兒子胤礽,在他出生沒多久,就將他立為太子,並且帶在身邊,親自教導。

胤礽原本也很爭氣,在康熙的教導下,順利成長為一個傑出青年,一心等著從老爹手裡接過皇位,從此手握大權,獨享萬里江山。

雍正剛登基的時候,非常喜愛年羹堯,怎麼沒幾年,就要除掉他?

誰知等啊等的,皇帝老爹還是很健朗,沒有要掛的樣子,胤礽原本很淡定的心情,漸漸變得焦慮,難道自己要做一輩子太子,再也轉不了正了?在這種心情的驅使下,胤礽沒少幹荒唐事。

隨著胤礽幹下的荒唐事越來越多,康熙也對這個兒子越來越失望,廢了立,立了廢,最終終於徹底放棄了胤礽。

康熙這個皇帝吧,除了政績上響噹噹,子嗣也是響噹噹的,是清代歷代帝王裡,子嗣數量最多的,兒子達到三十幾個。胤礽的出局,為其他兒子競爭皇帝位置提供了機會,很多兒子都躍躍欲試,培養起了自己的勢力,明裡暗裡的,為了皇位在較勁。

雍正剛登基的時候,非常喜愛年羹堯,怎麼沒幾年,就要除掉他?

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兩個黨派,是四爺黨和八爺黨。八爺黨依靠的主要勢力是皇子和一些朝臣,而四阿哥在奪位過程中,最大的勢力無非也就是十三阿哥胤祥和大臣隆科多,後來的年羹堯,在四阿哥奪位的過程中,出的力並沒有隆科多多。

隆科多在擁戴雍正即位上立了第一功,年羹堯並沒有直接參與擁立,所以,在雍正即位這件事上,年羹堯遜於隆科多。

可是到了清雍正二年,年羹堯建功西北,比較胤禵當初還要風光,勢頭開始超越隆科多,成為雍正在這一時期的頭號寵臣。年羹堯最巔峰的時候拜撫遠大將軍不說,還賜封一等公,年羹堯的父親年遐齡也受封一等公、賞加太傅頭銜,兒子年斌受封一等子(子爵),說起來真是闔門顯達。

雍正剛登基的時候,非常喜愛年羹堯,怎麼沒幾年,就要除掉他?

雍正也很重視年羹堯,很多事情都會徵求他的意見,年羹堯推薦的人,也基本都會重用,還出了‘’年選“這個說法。雍正還親密地對年羹堯說:“你此番心行,朕實不知如何疼你,方有顏對天地神明也。”這還不算,雍正對年羹堯賭咒發誓說:“朕不為出色的皇帝,不能酬賞爾之待朕。”也就是說雍正不當一個好皇帝,第一個就對不起年羹堯。

皇帝這樣的禮遇,實在是很難不讓年羹堯飄飄然,他也自覺自己實在是雍正皇帝的肱骨之臣,覺得雍正離不開自己了,也漸漸傲慢了起來。比如說,進京朝覲時,王公大臣下馬問候他,他也就點點頭,有些臣僚跪接,他連看都不看一眼。

有一次,雍正皇帝來到年羹堯的軍營閱兵,當時也正是驕陽似火的天氣,為了表示和將士們的親近之感,雍正吩咐下去,讓士兵們休息一下,吃西瓜解解渴。

雍正剛登基的時候,非常喜愛年羹堯,怎麼沒幾年,就要除掉他?

結果,士兵們聽到皇帝的這個命令,卻都沒有動,直到年羹堯下令,這些士兵們才一個個的去吃西瓜。本來正常的對皇帝有敬畏之心的臣子,這時候也知道要趕緊補救了。誰知道年羹堯不僅沒有補救,還添了一把火。

年羹堯很得意的說:“皇上,您不知道,這些士兵平時是我親自訓練的,他們只聽我一個人的號令!”

年羹堯這廂在得意,卻不知自己已經觸犯了雍正的逆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果士兵們眼裡只有將軍而沒有皇帝,那麼這個將軍,留下來豈不是給自己留隱患嗎?

雍正剛登基的時候,非常喜愛年羹堯,怎麼沒幾年,就要除掉他?

雍正對年羹堯的猜忌一天天加深,年羹堯卻還是不知收斂,雍正四年,皇帝給年羹堯找了個藉口,給他扣上92條大罪,最終把他處死,大清朝叱吒風雲的大將軍,最終身敗名額,得了一個家破人亡的結局。假若年羹堯當初懂得做好一個臣子的本分,或許結局也會有所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