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畫家王希孟,20歲離世,一生只畫一幅畫,卻火了一千年

天才畫家王希孟,20歲離世,一生只畫一幅畫,卻火了一千年

什麼是天才呢?是天賦的才能?有卓絕的創造力、想象力?或者天然的資質?還是說要做到樣樣皆備。那少年天才又是什麼?年輕且具備上述品質的存在嗎?或許是的,這種人就像是流星,散發著絢爛的光芒從人間的天際劃過,留下令世人矚目的成就。比如說十二拜相的甘羅;比如說封狼居胥的霍去病;比如說寫下《滕王閣序》的王勃。少年天才是世間珍寶,而早早逝去則不得不令人扼腕嘆息,今天要說的就是關於一位少年天才,以及他短暫的生命中創作中驚世之作。

宋代是一個非常注重文藝的朝代,自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後,經一系列調整後將軍權和政權分離後,整個社會就進入了文治時代,文人地位空前提高。尤其是到了宋徽宗時期,作為最高統治者的他十分重視文化發展,宮廷畫家這個身份也成為了他的“新職業”。同時他作為藝術創作的統領者,提出了繪畫上的具體、明確的要求,他不支援宮廷畫家自由發展、野蠻生長,而是有嚴格的規範。這些標準的依據就是他個人的藝術追求,不過也正是他本人高超的藝術修養,沒有讓宮廷畫、文人畫僵化、死去,反而更上一層,達到一種極高的藝術水平,整個領域都有一種和諧的藝術美。

天才畫家王希孟,20歲離世,一生只畫一幅畫,卻火了一千年

崇寧三年(1104),宋徽宗設立了宮廷繪畫教育機構畫學,後劃歸翰林院圖畫局。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北宋宮廷中又來了一批新的孩子,他們都只有十歲左右,入宮中“畫學”為生徒。這群人中有一個少年,他稚氣未脫,眼中還有懵懂,可確實有著不錯的畫技,但放在全國的佼佼者中卻有隻能說是平平,這個少年有著堅定的信念,他選擇刻苦學習,一往無前。

天才畫家王希孟,20歲離世,一生只畫一幅畫,卻火了一千年

隨著年歲漸長,少年的畫技與日俱增,後來成功從圖畫院學生被召入禁中文書庫,侍奉在宋徽宗趙佶左右。此時的少年雖然鋒芒初露,但在高人輩出的皇宮禁中他也並不是最耀眼的,不過宋徽宗確實是獨具慧眼,僅僅幾次接觸,他就看出了這位少年有極高的天賦,於是他哪怕貴為皇帝,但仍然因為少年 “其性可教”,而親授其法。少年經趙佶親授指點筆墨技法後,技藝越加精進、一日千里,水平逐漸趕超這個時代,成為了不出世的大家。

政和三年(1113)的春天,宋徽宗一直期盼的皇家園林新延福宮落成,這是一大喜事,而此時還有一個更大的驚喜等待著他。親自教導過的少年手捧著一幅畫卷走了過來,在眾人眼前徐徐展開,隨著這幅畫的全貌展現,在場各位不禁瞪大了雙眼。這幅畫令人震撼,不僅僅是一個美字可以形容的。

天才畫家王希孟,20歲離世,一生只畫一幅畫,卻火了一千年

這是幅青綠山水,畫中有著連綿的群山以及煙波浩渺的江河湖海,亭臺樓閣四處分佈,均勻而又和諧。山間、水邊、雲端,處處可見飛簷的影子。除了這些華美的,樸實簡單的茅舍也參差分佈,一村一落都在這畫卷中,彷彿是世外桃源,小橋流水、落花飛鳥,這就是人們想象中的人間仙境。

這還只是遠觀,僅僅幾眼便感到了氣象萬千。再走進細看就發現,這幅畫的細節更是驚人,其中有不少人影,各司其職,宛如真實的生活情態;畫中的景物也不簡單,哪怕是水面上的船,也是不同的船有不同的吃水深淺。這些雖然不能完全和張擇端那幅描摹人間情態的《清明上河圖》進行相提並論,但也是當世少有。而且作為一幅青綠山水,能將除山水外的市井形象刻畫的如此細緻,也是絕無僅有。

天才畫家王希孟,20歲離世,一生只畫一幅畫,卻火了一千年

整幅畫既像是仙境,又像是真實存在的某地,既真實又虛幻,在當時絕對達到了藝術的高峰,一出現便是震驚天下。這幅畫從此成為幾千年來的珍寶,那位作畫的少年也名垂青史。畫叫做《千里江山圖》,少年名叫王希孟。

《千里江山圖》描繪江山,從畫卷的頭走到尾,一步千里,看完一幅畫彷彿閱盡江山。這實在是天才的畫作,是難出其右的藝術品,可十八歲的王希孟卻只用了短短半年,這不得不讓人驚歎。不過或許是因為天妒英才,不久後,年僅二十歲的他就與世長辭,從此消失於史冊。

天才畫家王希孟,20歲離世,一生只畫一幅畫,卻火了一千年

王希孟離世,這幅畫也經歷坎坷,北宋末年一片混亂,這幅畫也一直流落民間,到了清朝初年才被尋回宮廷。溥儀出宮時,悄悄攜出了它,之後又不知為何丟失,流落民間,直到中國解放後才被國家尋回。

《千里江山圖》本身美學價值極高,後又經千年時光打磨,歷史價值愈加突出,關於它和它的作者,少年天才王希孟的故事越來越多,人們已不僅僅是在看畫,更是在品味歷史,探尋這幅曠世鉅作身上那些仍被迷霧籠罩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