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行》:李世民親征穩定軍心,延利慾刺殺被長歌所救

李世民登基大唐內憂外患,前朝舊部猶有反叛之心,邊關還有草原部落時刻盯著想一舉滅唐入主中原。而唐滅隋不久,不論是兵力還是國庫,都經不起再一次征戰,穩定邊境顯得尤為重要。如今阿詩勒部對邊境四州頻頻騷擾,在打下?州後士氣大振,大可汗與隼、涉爾等準備向涇陽方向進攻直逼長安。

《長歌行》:李世民親征穩定軍心,延利慾刺殺被長歌所救

涇州失守,李世民親征與部隊一起到達渭水,派尉遲敬德領兵五萬去涇陽阻擊阿詩勒部行軍拖延戰事,但隼用兵狡詐,不正面對敵,只是騷擾尉遲的部隊,讓將士們疲憊不堪。隼的鷹師順利渡過涇陽到達渭水,派出去打探的使者卻被李世民扣押。延利可汗見李世民親征,一時探不準唐實力虛實,便命軍隊在渭水邊安營紮寨,靜觀其變。

《長歌行》:李世民親征穩定軍心,延利慾刺殺被長歌所救

長歌混入唐軍營,卻被方義發現,李世民見到長歌還活著深感慶幸,但長歌仍然不相信他,覺得他找自己不過是為了斬草除根。長歌質問李世民?州駐軍的事,為何其他三州都接到軍令,偏偏放棄?州,置全城百姓於不顧。李世民說自己從未放棄任何一個大唐子民,只是當時的情況不容許自己派兵救援,否則就是給阿詩勒部直攻長安的機會。

《長歌行》:李世民親征穩定軍心,延利慾刺殺被長歌所救

原來唐兵力充足都是假象,不過是空城計罷了,所以李世民才要親征,只為了穩定軍心。而對面延利可汗見李世民竟然出現在此,還孤身一人在渭水邊對自己喊話,此番前來並不希望開戰,但如果延利執意要打,那唐也絕不退縮。延利聽罷確實心中有了疑慮,摸不準此刻唐軍隊到底是什麼情況。

《長歌行》:李世民親征穩定軍心,延利慾刺殺被長歌所救

李世民讓延利考慮清楚,兩國之間到底是戰是和,明日還在這渭水河橋上,希望阿詩勒與大唐以和為主。長歌躲在樹林裡看著被隼抓個正著,隼將長歌帶回營地,卻遇上大可汗和涉爾前來,大可汗命令他們,明日假意簽署盟約退兵,簽完盟約後在喝結盟酒時,找善射之人射殺李世民。

《長歌行》:李世民親征穩定軍心,延利慾刺殺被長歌所救

這話被躲起來的長歌聽的清清楚楚,長歌知道隼一定會去刺殺李世民,也領教過隼箭法的厲害,想要去通風報信,隼卻派人把她綁起來。但這點小麻煩可難不住長歌,逃出來後長歌偷穿上狼師的衣服緊跟著隼到渭水邊。只見李世民果然如約一個人到了橋上,延利答應與唐結盟,李世民便將扣下的使者還給阿詩勒部。正在這時,突然遠處一箭射向李世民手中的酒杯。

《長歌行》:李世民親征穩定軍心,延利慾刺殺被長歌所救

隼在暗處還未出手,眼看這一箭未傷到李世民,而唐軍已經有了防範,這次只能作罷。阿詩勒因為這一箭失去先機,為表誠意大軍特意退出九十里。長歌這一箭也暴露了自己,延利將長歌捉住帶回營裡。長歌假意發誓自己是想要殺死李世民的,畢竟自己的阿耶阿孃都死於他之手,如果不能親手殺死他,自己死都不能瞑目,請大可汗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長歌行》:李世民親征穩定軍心,延利慾刺殺被長歌所救

延利看在隼為長歌求情的份上,答應留下長歌性命,這一段總算是揭過。對於李世民,長歌心中的恨還未放下,但經過這一路的逃亡,她也終於明白天下蒼生的真正意義。不論自己私仇如何,都不能讓外族入侵中原,否則苦的只有百姓,這是在?州公孫恆教給她的道理,也是她最終選擇救下李世民的理由。

《長歌行》:李世民親征穩定軍心,延利慾刺殺被長歌所救

現在長歌終於成長了,也許她還需要時間來想明白自己爹孃的仇該如何善了,但絕不是自己起兵造反能解決的,既然身為唐朝郡主,就應該為百姓考慮心懷天下,而此時她,也確實有大唐名將的風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