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科舉制度,第一試的詩歌過不了,後面的別想考

中國的科舉制度,開始於隋唐,在滿清時代終結。

隋煬帝就不是一個正經皇帝,不過他還是做了不少好事,在大業年間,設定了第一個制度健全的科舉考試。用試策的方法選拔人才,其實就是寫作文,古代可就沒有理科,都是偏科的文科生。隋朝出題者會就現在的一些社會問題測試考生,讓他們寫出自己的高見,判斷有沒有做官的潛質,再由此分出高低優劣,擇優錄取。

唐朝的科舉制度,第一試的詩歌過不了,後面的別想考

由隋到唐,唐朝人把科舉制度繼承下來了,只是悶騷的唐朝人在考試的內容中加入了詩歌,這就導致了唐朝的男女老少誰見面了都得solo幾句詩詞歌賦,好不熱鬧。

雖然科舉考試在唐朝形式也不斷變化,但是最後形成了定論:第一場考詩和賦;第二場考論議;第三場考對策;第四場考經文。考的還是挺多的哈,一般人玩不轉的。

唐朝的科舉制度,第一試的詩歌過不了,後面的別想考

其中的策,和隋朝的考試內容大致一樣,都是考驗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也就是上任以後的實戰能力。

只是唐朝的考試絕對不是嚴格按照分數的,依然有名人推薦的遺存。只是這些名人很珍惜自己的羽毛,不會是貪圖人家幾個小錢就胡亂推薦,當然陪睡也不行,人家不稀罕,這些名人大佬自己多有家妓。

唐朝的科舉制度,第一試的詩歌過不了,後面的別想考

大名鼎鼎的李白也求人推薦過自己,看看《與韓荊州書》就知道了。看看,詩仙都有求人的時候,你還端著架子幹啥!

狀元的產生也是皇帝的面試結果,把幾個成績優異的考生帶到殿上,讓皇帝面試,相貌優秀者,才可能做狀元。你說氣不氣,長的醜怎麼了,吃你家大米了,用你家洗面奶了?

唐朝的科舉制度,第一試的詩歌過不了,後面的別想考

這次遊街也是獎勵,意思也是讓進士們在長安大街上裝裝逼,讓廣大市民們瞻仰一下這些人才。大概思想就是:這些人就是今年的進士啦!誰家有漂亮閨女的趕緊下手啦!晚了乘龍快婿就木得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說的就是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