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 | 冬意漸濃,看古人如何禦寒

立冬 | 冬意漸濃,看古人如何禦寒

今日立冬,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義,中國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

寒冷的日子正在漸漸逼近,又到了早上不想起床的時候了。

那麼,在沒有暖氣和空調的古代,人們是怎麼禦寒的呢?

衣物取暖:窮穿麻富穿裘

在冬天,禦寒衣服必不可少。如今我們常用的棉織品,在明朝才流行開來,明朝前,老百姓冬天大多是靠穿“褐”來禦寒。

立冬 | 冬意漸濃,看古人如何禦寒

褐是一種衣服的料子,屬於麻製品,限於當時的工藝水平,用褐做的衣服既不能很好地保暖又不美觀,恐怕連現在的麻袋片都趕不上。

不過對有錢人來說,情形就不一樣了,天冷了,我們穿個裘!

立冬 | 冬意漸濃,看古人如何禦寒

可以做裘的皮毛很多,如狐、犬、羊、鹿、貂、兔等,其中狐裘和貂裘最為珍貴,屬於奢侈品,為達官貴族所穿。

鹿裘、羊裘雖然品質略遜一籌,但也非普通百姓所能享用,至少是中產階級才能穿的起。古人認為狐腋下之皮毛最為輕暖,用其做成的狐白裘非常珍貴。

像現在古裝劇裡數不清的人穿白裘,著皮靴是不太可能的,行吧,有錢任性。

沒有秋褲毛衣的古人如何做秋冬裝?

古人做秋冬天的外套,一般不止一層,一層面子,一層絹做的裡子。如果只有這兩層,就叫“夾衣”,蘇軾在《初秋寄子由》中寫道:“子起尋夾衣,感嘆執我手”,說明在初秋時節,夾衣的外袍就是禦寒的一大利器,類似現在的風衣。

再冷一些,會在衣服裡面墊上絮類。墊棉絮做棉襖是棉花普及以後的事情,以前墊的,叫“絲綿”。沈從文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提到,從江陵馬山楚墓一號墓出土的衣服實物中,就有內絮絲綿的綿衣,為冬天禦寒所用,而這絮的絲綿,據絲綢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介紹,多是繅絲的下腳料,用作充絨,輕薄而保暖。

立冬 | 冬意漸濃,看古人如何禦寒

除開墊有絲綿的綿衣,還有毛紡織品類和各類皮料。根據沈從文先生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的說法,毛紡織品用作衣料是東晉以後的事情,隨著民族融合,衣物起居服用等等也在相互截長補短,漢、魏時期,毛紡織品還是主要用作氈褥,兩晉時期已經取代了一部分錦繡的地位,“《晉書五行志》稱兩晉時,袴褶服更多用毛織物作成。”

另一種保暖的材料,則是動物的皮毛了,灰鼠皮、狐狸皮拿來做大氅、披風、帽子,厚實又保暖。

古代的地暖:地炕

條件好一些的百姓和貴族有更高階的採暖裝置——地炕。

立冬 | 冬意漸濃,看古人如何禦寒

在房屋的一側或兩側廊下、簷下挖一數尺深的燒火坑,坑內砌灶,灶的煙道在室內地面下往復盤旋,灼熱的煙氣把大型方磚鋪砌的地面烘熱,供室內採暖。

這種方式既無煙氣汙染,又可免去煤氣中毒之虞,熱氣流自地面上升,使室內供熱十分均勻,嗯,很像現在的地暖呢。

古代的暖手寶:手爐

手爐是用來暖手的小火爐,裡邊放火炭或尚有餘熱的灶灰,爐外加罩,就可放在袖子裡暖手了,小巧易攜帶。

立冬 | 冬意漸濃,看古人如何禦寒

清代文學家王永彬寫過一部小品文書籍,就叫《圍爐夜話》,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也寫過“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寫給劉禹錫,讓他沒事兒可以過來聊聊天。

立冬 | 冬意漸濃,看古人如何禦寒

精神驅寒法:九九歌

“一九二九,縮腳縮手;三九四九,凍死豬狗;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七九八九,搖腳擺手;九九八十一,老農田中犁。”

立冬 | 冬意漸濃,看古人如何禦寒

寒冷的冬天,總要有點盼頭,很多古人(特別是老百姓)都會一九、二九地數著指頭,把冬天一天天數過去,來期盼溫暖的春天。

自然的饋贈:溫泉

寒冷的冬天,泡個溫泉澡,強身健體又禦寒,不過這種方式也大多為帝王家或達官貴人所享有,尋常百姓基本享受不到。

尋常百姓還是要一點點燒熱水,匯到浴盆裡洗澡,但是在柴火匱乏的冬天,誰能洗得起熱水澡呢?

立冬 | 冬意漸濃,看古人如何禦寒

除此之外,聰明的古人還創造了好些你想不到的禦寒絕招!

花椒塗牆

古代的冬天相比現在更為嚴寒和漫長,在沒有統一供暖的古代,古人想出一個超級奇葩的驅寒之法:用花椒塗牆。

立冬 | 冬意漸濃,看古人如何禦寒

漢武帝時建有溫室殿,冬天時供皇帝居住:《西京雜記》記載:“溫室殿以花椒和泥塗壁, 壁面披掛錦繡,以香桂為主, 設火齊雲母屏風,有鴻羽帳,地上鋪著西域毛毯。”

皇后的溫房更是直接稱為椒房,椒房內散發著沁人心脾的芳香,是為“椒房殿”。 後來,“椒房”幾乎成了皇后的代稱,成為後宮女權的象徵。

棉被不夠紙來湊

唐宋時期,專門有加強禦寒效果而特意加厚的紙衣,稱為“紙裘”。其質地堅韌,揉皺之後不但耐穿,還可以有效抵擋風寒,關鍵造價也便宜。

立冬 | 冬意漸濃,看古人如何禦寒

除了紙衣,還有“紙被”“紙帳”。陸游的好友朱熹曾在過冬時以紙被相贈,為此陸游還作詩感謝:“紙被圍身度雪天,白於狐腋軟於綿”。而紙帳,則是文人雅士喜歡的床具,印著梅花,所以又叫“梅帳”,既禦寒,又風雅。

湯婆子

除了剛才提到的“手爐”外,古人暖腳還有“湯婆子”,類似於熱水袋。

立冬 | 冬意漸濃,看古人如何禦寒

湯婆子不容易損壞,大多數百姓家都有,婚嫁時還會作為送禮的物件,甚至有些湯婆子還會傳給幾代人。直到近代,湯婆子依然是百姓家的“取暖神器”。

自動加熱辦公桌

清代的李漁,是古代文人中少見的善於工技的人物。

立冬 | 冬意漸濃,看古人如何禦寒

《閒情偶記》裡專門介紹了李漁設計“暖桌”的經歷:在桌椅下面設計一個抽屜,抽屜裡放入炭爐,相當於一個移動火炕。

坐在上面工作,老闆再也不用擔心員工的辦公效率……

畫畫驅寒

按古代曆法計算,從冬至算起,八十一天後,冬天就過去了。

立冬 | 冬意漸濃,看古人如何禦寒

於是,明朝出現了“九九消寒圖”。人們在冬至日畫一枝素梅,枝上畫九朵梅花,每朵九片花瓣,共八十一瓣,每過一天染一瓣。等全部塗完,便是冬去春來之日。

避寒香

相傳有一種“避寒香”,具有顯著的藥用功效,在室內焚香,便可祛除體內的寒氣和溼氣,身體自然就會感覺暖暖的。

立冬 | 冬意漸濃,看古人如何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