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白起沒能滅掉楚國,為何王翦輕鬆做到了,最終還能全身而退?

秦始皇計劃滅楚時,李信率軍20萬攻打楚國失敗,王翦認為必須要60萬大軍才能滅楚。王翦比李信的作戰經驗要豐富,李信很大程度上是迎合了秦始皇的深謀遠慮才提出要20萬,秦始皇不單單是要滅楚國那麼簡單,他要統一六國,在當時就是傻子也能看出的事。李信為了迎合秦始皇提出了20萬,目的是給秦始皇節約軍隊,李信是留了後手的,他可能知道軍事才能不如王翦,就算給他60萬他也不一定滅了楚國,所以他先要了20萬先做試探,贏了加官進爵,敗了不是還有王翦嗎?而且又沒有把軍隊都敗光,秦始皇不殺李信是因為秦始皇也在賭,殺了李信不就是打自己的臉嗎?

李信白起沒能滅掉楚國,為何王翦輕鬆做到了,最終還能全身而退?

六十萬不僅是對楚國人的彈壓,還有對反叛者的震懾。如果這個時候有人反叛,帶走了幾萬人對王翦影響根本不大,對於反叛者有很大心理壓力。並且最重要的是,王翦想透過這六十萬告訴秦始皇,我是一個依靠秦國國力才能打仗的平庸將領,人不多後勤不夠就成不了事。從一開始王翦考慮的就不是戰場因素,而李信只考慮了戰場因素。如果王翦能拿二十萬滅楚,秦始皇會不擔心哪天他帶著忠於自己的部隊就反了嗎?

李信白起沒能滅掉楚國,為何王翦輕鬆做到了,最終還能全身而退?

鄢郢之戰,白起率軍10萬攻佔了楚國國都,但是沒有滅亡楚國。白起攻楚是由於楚國內部混亂,兼之有韓魏齊等國輔助趁火打劫,楚國已然是一堵爛牆眾人推,楚國的政治制度也是不同於其它國家,地方私人武裝守土擁兵自保尚且存在問題,加上莊跤農民起義打擊,楚國實屬虛弱,故而白起七八萬人就可以佔據鄢郢,楚王只能遷都而無勤王之師進行反擊。

李信白起沒能滅掉楚國,為何王翦輕鬆做到了,最終還能全身而退?

王翦進行的是滅國戰爭,已經動到所有楚國貴族平民的根本利益,只能是同仇敵愾與秦人血戰到底了,就連在秦國為統一事業勞苦功高,且已是封侯拜相的楚國宗室昌平君,選擇回國作為末代楚王與秦血戰,最終即使失敗也屬悲壯。如果秦國不是選擇一鼓作氣鯨吞掉楚國,而是一步步蠶食,逐步同化,因地制宜進行統治,也許就沒有十來年後的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結局了。可惜的是秦國選擇了嚴刑峻法,對楚人進行殺戮殘暴統治,秦人的一統天下注定就是談笑間灰飛煙滅。

李信白起沒能滅掉楚國,為何王翦輕鬆做到了,最終還能全身而退?

王翦帶60萬大軍滅楚是為了保證不敗,並且以最小的傷亡滅掉楚國,不是一定要60萬大軍才能打敗楚國,可能只要30萬大軍也可以滅楚。這就是王翦的厲害之處,每次滅國都傷亡很小,才能相繼滅六國而一統天下。白起雖厲害,勝仗很多並且打的很漂亮,但每次都傷亡很大,一次戰爭結束卻需要一段時間休養,其它國家可以恢復元氣,所以白起沒法滅六國。

李信白起沒能滅掉楚國,為何王翦輕鬆做到了,最終還能全身而退?

王剪戰國名將,對於如何滅掉楚國他早有計劃,楚國戰國七雄中的強國,地大物博,不好滅,小股軍隊雖能打勝仗,滅楚是不可能的,發傾國之兵,一是為保證足夠的滅楚兵力。二是為了給楚軍造成心理壓力,起到威懾的作用。王翦之謀不僅僅是謀算如何滅楚,還有更高境界的謀,就是對始皇的謀,開戰前多次假意跟始皇討封地討賞金,依此來打消始皇的疑心,試想始皇把全國的兵都交給王翦了,若有小人在始皇跟前造謠生事如何是好。畢竟王翦在之前滅趙時就用過反間計殺了李牧,所以不能不防別人也用這一招。王翦之謀不但善攻更在善防,不僅謀前方面更善謀後面,是不可多得及其全面的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