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曾經出現了三個錯誤,這三個錯誤,反倒成就了天下第一倉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總是事與願違,令人苦惱不已。不過,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卻有個令人拍手叫好的“事與願違”,也就是三個錯誤,反倒成就了一個“天地第一倉”。它的背後,究竟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呢?如果您也感到好奇,那就讓小編來從頭揭秘吧。

歷史上曾經出現了三個錯誤,這三個錯誤,反倒成就了天下第一倉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所謂的“天下第一倉”,也就是位於陝西朝邑鎮的糧倉——豐圖義倉。史料記載,豐圖義倉始建於清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由戶部尚書閆敬銘主持修建,前後歷時4年修建完成,並在當時成為與蘇州豐備義倉齊名的全國性大型糧倉。

歷史上曾經出現了三個錯誤,這三個錯誤,反倒成就了天下第一倉

從規模上來看,豐圖義倉長約113米,寬約83米,共計58個糧庫,而每個糧庫可存糧約90噸,累計就是5200噸糧食,對於應對北方的天災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因此,慈禧太后得知後讚賞有加,御賜“天下第一倉”的稱號。然而,您不知道的是,在豐圖義倉的背後,還有三個事與願違的歷史故事,不然也就難有“天下第一倉”了。

第一:修渠之誤。

公元前246年,秦國已經崛起,開始不斷向中原地區擴張,而韓國就要直面強秦的鐵騎,但韓國的實力又遠不敵秦國。於是,韓國國君安排鄭國的說客到秦國遊說,並建議秦國國君修建灌溉水渠,以此來滋養關中的秦川沃土,結果秦國國君就採納了這一建議,也就有了歷史上著名的“鄭國渠”,不僅成就秦國,而且也讓八百里秦川從此旱澇保收。

歷史上曾經出現了三個錯誤,這三個錯誤,反倒成就了天下第一倉

然而這並不韓國所期待的結果,因為韓國的目的是“疲秦之計”,也就是希望秦國因為大修水利而勞民傷財,最終導致國力衰弱,可誰知事與願違,一條水渠,讓秦國更加強大,併為秦滅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此之後的千百年間,關中之地能成為天下糧倉,也都有賴於當年的“修渠之誤”,才讓八百里秦川成了重要的產糧基地,這就是清代能在關中修建豐圖義倉的“糧食”基礎,沒有當年的錯誤,哪有後來的“天下第一倉”。

第二:位置之誤。

當年閆敬銘上奏朝廷修建義倉的時候,慈禧太后傳下懿旨,為解決戰爭時期,朝內的糧食供應問題,應為“朝內”修一座義倉。慈禧就給閆敬銘撥款了4萬兩白銀,用於修建義倉和其他支出。四年後,豐圖義倉全部修建完成,閆敬銘也準備回朝廷覆命,並將四年來的點點滴滴,都向慈禧太后完整地彙報一遍。然而,也就是在這次彙報時,出現了一個讓慈禧太后都感覺到離譜的紕漏。

歷史上曾經出現了三個錯誤,這三個錯誤,反倒成就了天下第一倉

其實,慈禧太后一直以為,閆敬銘要在京郊修建義倉。於是,當義倉修建完成後,慈禧太后就想去豐圖義倉看看。結果,閆敬銘一聽就傻眼了,告訴太后豐圖義倉在陝西朝邑。朝內和朝邑差了一個字,可是意義卻差了十萬八千里。慈禧一聽勃然大怒,就要給閆敬銘定個欺君之罪。閆敬銘靈機一動,就給慈禧陳述了在朝邑修建義倉的利害關係,木已成舟,大錯鑄就,慈禧太后也是沒法在閆敬銘修建義倉究竟是私心,還是公義了的問題上糾結了,就賜了個“天下第一倉”的稱號。

歷史上曾經出現了三個錯誤,這三個錯誤,反倒成就了天下第一倉

第三:題字之誤。

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紫禁城,於是慈禧便帶著光緒皇帝,以及太監和嬪妃逃亡至西安避難。在逃亡過程中,慈禧一行人的糧食,大部分都來自於豐圖義倉。因此,當他們路過朝邑時,慈禧太后對豐圖義倉感恩有加,並對早就已經故去的閆敬銘更是讚賞不絕。另外,慈禧太后還在豐圖義倉題寫了兩個,以紀念閆敬銘的功勞,即“龍”和“虎”二字。

歷史上曾經出現了三個錯誤,這三個錯誤,反倒成就了天下第一倉

在閆敬銘晚年的時候,因阻諫慈禧太后鋪張浪費,而最終被罷官歸田。如今,慈禧太后又為閆敬銘題寫“龍“和”虎”,很顯然是一種諷刺,即閆敬銘功績再高也就只是一隻老虎(虎字寫的男性化,代表閆敬銘),慈禧太后即便沒功勞那也是一條龍(這條龍寫的非常女性化,代表慈禧太后),而虎永遠都不是龍的對手。然而,慈禧太后卻事與願違,因為很多人都不懂“龍虎”的含義,反而豐圖義倉因為“龍虎”二字,再次聞名天下。

專家們經過研究,發現豐圖義倉的建築結構雖然簡單,但是極其巧妙和科學,比如,豐圖義倉的內外排水系統,不管下多大的暴雨,倉庫從來都不會積水,而且雨停之後倉庫的地面立馬就幹。再說防潮系統,豐圖義倉的牆體厚達1米,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潮防火作用,而且還能使倉內四季恆溫,完全達到了我們現代糧倉要求的“三低”條件,即低溫,低氧和低溼。

歷史上曾經出現了三個錯誤,這三個錯誤,反倒成就了天下第一倉

如今130多年過去了,豐圖義倉不僅儲存完好,而且還依然發揮著它作為糧倉的作用,令無數建築學家們都為之驚歎不已,而且也對古代工匠的智慧佩服得五體投地。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