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2022|公海英:我有幸陪伴成百上千孩子們的童年

記者 鞏悅悅 策劃整理

編者按:時光匆匆,不經意間我們將迎來2022年最後一個月份。過去的每個普通日子構築出了不平凡的2022,而那些深刻在內心、令人難忘的感動與溫暖,匯聚成了我們再出發的動力。歲末年初,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青年說》欄目特開設“我們的2022”新聞策劃,邀請校長老師們記錄下2022年的難忘故事和精彩瞬間。

以下是山東沂源縣第四實驗幼兒園園長公海英的講述:

2021年8月,在從事幼教工作的第23年,我來到了正在新建的沂源縣第四實驗幼兒園。

從幼兒教師到園長,我有幸陪伴了成百上千個孩子們的童年,見證了一個個生命三年成長的歷程。帶著對幼兒教育的理解、對生命的尊重、對童年的敬畏,我將幼兒園辦園理念確立為“讓每一個生命自然生長”。

一年過去了,我和老師們將辦園理念化為實踐行動,將幼兒園的起步發展凝聚成一段溫暖的成長歲月。

我們的2022|公海英:我有幸陪伴成百上千孩子們的童年

愛是最偉大的力量

“媽媽,這是我的幼兒園嗎?我什麼時候來上學呀?”

2021年9月,新建幼兒園還未開園,經常會有家長帶著孩子在周邊看。

上幼兒園被稱為“第二斷奶期”,該如何與孩子建立聯絡,如何做好新生適應工作,是我一直思索的問題。和老師們一番討論交流後,我們開啟了一場孩子與老師、小夥伴的甜蜜約會,提前建立起老師與孩子、孩子與孩子、幼兒園與家庭之間愛的連線。

基於孩子的年齡特點,我們把第一次互動的地點,確定在他們經常去的小公園、小草坡、小廣場等戶外場所,根據家庭住址分組開展活動。

初次見面,老師們精心做足了準備,提前來到活動場地,沒想到孩子們來得更早。打個招呼,握握小手,來個大大的擁抱,聽老師講“毛毛蟲變蝴蝶”的故事,一起動手做可愛的毛毛蟲。在熟悉的環境中,孩子們特別放鬆,當他們在草地上盡情玩遊戲的時候,自然放下了陌生感和分離焦慮。在這種狀態下,老師也能更自然細緻地觀察孩子,在最短的時間內記住孩子的名字,掌握孩子的個體情況。

這場秋日裡的見面會,將老師和孩子的心連在了一起。追隨孩子的興趣,我們開發實施了系列遊戲化的新生適應課程,從幼兒與周圍環境的連線,幼兒與幼兒園人、事、物的連線入手,形成了新生適應“四步走”策略:

嗨,你好呀——愛的連線;

來,這樣做——愛的互動;

走,上學去——愛的陪伴;

哇,你真棒——愛的鼓勵。

對小班孩子來說,幼兒園裡的保安爺爺、食堂阿姨也是重要的人。開學第二週,老師帶孩子一起走進保安室,摸一摸保安爺爺身上的“裝備”,和保安爺爺做個遊戲。在與保安爺爺的互動中,他們感受到這裡的一切是安全的,這裡的每一個人都用不同的方式愛著他們,所以他們在這裡是愉悅的、輕鬆的。

愛是最大的力量,被愛包裹的孩子,會擁有一種超能量,讓他們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我們的2022|公海英:我有幸陪伴成百上千孩子們的童年

“家一樣的地方”

“你心中的幼兒園是什麼樣子的?你心中的幼兒教師是什麼形象?你對自己的成長規劃是什麼?”

到崗第一天,這是我請15位教師思考的問題。

“我們期待著在像家一樣的地方,與一群可愛的人在一起,在自然中游戲、在生活中成長,一起感受春夏秋冬四季輪迴,一起迴歸本真靜心耕耘,做真實而閃閃發亮的自己。”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在辦園理念的引領下,四幼人踏上了為夢想而奮鬥的征程,形成了“自然、自主、自覺”的團隊建設文化。骨幹教師與新教師自然分層、自主結對,制定了“4+N”個人成長規劃,建立了基於問題、基於需求、基於發展的園本培訓機制。

細數一起走過的時光,有汗水、有淚水、有喜悅、亦有成長。我們一起把空曠的幼兒園變成孩子喜歡的“家一樣的地方”;我們一起觀看《小人國》、閱讀《窗邊的小豆豆》,落實生活教育、開展自主遊戲,給孩子的成長提供更有力的支援;面對新建園千頭萬緒的工作,多少個節假日、休息日,多少個孩子離園後的夜晚,我們聚在一起各自忙碌,共同努力;新教師年輕、熱情,骨幹教師不計得失,無私奉獻,她們既是老師、班主任,又同時承擔著安全、黨建、宣傳、總務等各項工作。

孩子生病了,不能陪在身邊;自己生病了,戴著口罩堅持上班;不小心摔傷了,貼上膏藥堅持到園……在她們身上,我看見了熱愛與奉獻、責任與擔當。

“感謝你四實幼,我人生中的第二個家。從最初的冷清到如今的溫馨,我在你的成長過程中慢慢成長,我感悟到美好的事物不是靠等待,而是有那麼一群用心的人不斷努力共同創造出來的,感謝因你而發生的所有美好。”

新教師曹光洋在個人成長故事中寫到。

我們的2022|公海英:我有幸陪伴成百上千孩子們的童年

“我家孩子老看手機怎麼辦?”

“我家孩子不愛與人交流怎麼辦?”

“要不要提前教孩子識字啊?”

……

家長的焦慮就是家長的需求,就是家園共育的突破口。在一個人的生命中,父母和家庭教育的作用是任何人、任何機構都無法替代的。為了喚醒家長的育兒主體意識,建立家園共育的長效機制,我們啟動“小種子閱讀節”,設立“愛心樹”父母學堂,引領幼兒家長、家庭共同開啟閱讀的大門。

一路走來,閱讀的種子已然破土而出、生根發芽。孩子不再沉迷於手機和動畫片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交流多了,家長更懂孩子的心理了,孩子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很多家長意識到了什麼是高質量陪伴。

美好只能夠用美好來培育,好的思想只能夠用好的思想來滋潤。育兒專家尹建莉曾說過:“一個孩子,從閱讀中獲得的,不僅是心靈的滋養,也是心理上的力量。”好的閱讀習慣猶如一粒種子,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礎,讓家園共育的美好自然發生。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