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羽被殺之後,他麾下的關平、廖化、周倉、王甫的結局各不相同

既然你提到正史,那麼我後面的解說就以正史為主,演義為輔來談談關平、廖化、周倉以及王甫這四人的大致生平以及他們的結局。

這四人的結局在正史和小說中的結局有些不同,我們就一一細細的分說。

在關羽被殺之後,他麾下的關平、廖化、周倉、王甫的結局各不相同

公元219年7月,關羽率大軍北伐,同年12月兵敗麥城,接著在臨沮附近被擒殺。關羽率領的數萬大軍,降的降,散的散,很少有人能夠逃回益州劉備處,一時間龐大的關羽軍團就這樣煙消人散,許多人的命運因此而改變。

關羽麾下有四個人也隨著關羽的覆滅而發生了改變,他們分別是關平、廖化、周倉、王甫。

第一,親兒子關平。

對於關平的描述,正史和演義的區別在於:演義把關平當作關羽的義子,而在正史中,關平是關羽千金不換的親兒子。

在關羽被殺之後,他麾下的關平、廖化、周倉、王甫的結局各不相同

小說之所以把關平定為義子,大概是因為此時劉備還沒有兒子,後來收了一個義子,因此為了呼應這個事情就把關平也改寫成義子。

關平的結局在正史中和演義中的大抵差不多,在敗退麥城之後,隨著父親關羽一路奔逃,最後在臨沮這個地方被東吳兵生擒,和父親一起被殺。

關平被殺之後,他那些留在荊州的後代也得到東吳的寬待,也沒有什麼為難之處,只是此後再也沒有機會回到益州和其他的親人團聚。

在關羽被殺之後,他麾下的關平、廖化、周倉、王甫的結局各不相同

第二,主簿廖化。

廖化的人生比較傳奇,其前半生的經歷和演義描寫大不相同,但是後半生大抵基本相同。

首先,廖化出身高貴。

在演義中,廖化出身黃巾,因崇拜關羽而傾心投靠;然而正史中的廖化可是襄陽人,在當地是豪族,可不是黃巾出身的人物。

在劉備入荊州之後投靠劉備集團,隨後做了關羽的主簿,此時的廖化主要是從事文職工作,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文官。

在關羽被殺之後,他麾下的關平、廖化、周倉、王甫的結局各不相同

其次,廖化崇義迴歸。

在關羽北伐之後,廖化也沒有跟隨關羽北伐而是駐守江陵。隨著士仁和糜芳的叛變導致關羽兵敗被殺,荊州也被東吳納入囊中,廖化也被迫投降東吳。

可是不甘心失敗的廖化裝死偷偷的逃到益州,從此投筆從戎,化身為武將。在夷陵之戰中被劉備任命為別督,從此走上了從軍的道路。

在關羽被殺之後,他麾下的關平、廖化、周倉、王甫的結局各不相同

最後,廖化老矣為國奮戰。

投筆從戎的廖化奮戰在北伐的路上和前線,為蜀漢的穩定立下汗馬功勞,可是即使如此,在天下大勢面前,廖化個人的努力和奮鬥顯得異常蒼白無力。

公元263年,鍾會率領十八萬人馬,在鄧艾的配合之下,一舉攻克益州,將蜀漢納入了魏國的版圖,而垂垂老矣的廖化不得不跟隨眾人投降魏國。

為了拔出荊襄集團在益州的根基,司馬昭將這些荊襄集團全部遷出益州,而廖化在北遷的途中,因病去世。一代戰將沒有老死或者戰死在前線,卻最後病死在曾經為之奮鬥不休的土地上,可謂令人嘆息。

在關羽被殺之後,他麾下的關平、廖化、周倉、王甫的結局各不相同

第三,義將軍周倉。

在演義中,周倉出身黃巾義軍,後來慕名投靠關羽,表面是麾下部將,實則奴僕,專門為關羽牽馬墜蹬,扛大刀,直到關羽敗走麥城之後,聽說關羽父子被殺之後,也自刎而死。

在關羽被殺之後,他麾下的關平、廖化、周倉、王甫的結局各不相同

如此勇烈的人物在正史中卻沒有出現過他的名字,因此大部分人認為周倉是被小說虛構出來的人物,只是為了襯托關羽的偉岸形象。

即使是這樣一個被虛構出來的人物,依然被廣大世人認為真實存在,在許多關帝廟中,周倉和關平侍奉兩側,成為關羽的衛士而被人敬仰。

在關羽被殺之後,他麾下的關平、廖化、周倉、王甫的結局各不相同

第四,忠義王甫。

王甫的形象在演義和正史中的區別太大,這個和周倉以及廖化完全不同。周倉是虛構的人物,而廖化則有所加工,畢竟後半生的經歷還是有史可查,但是這個王甫則完全不同。

首先,真實的王甫。

在正史中,王甫是廣漢郪人。劉璋時代,他被任命為益州書佐。在劉備佔據益州之後,他又歸降劉備。劉備為了籠絡益州本土人士,啟用了許多益州人士,而王甫則先後擔任綿竹令、荊州議曹從事。在劉備發動夷陵大戰的時候,王甫也參與其中,不幸在此戰中陣亡。

在關羽被殺之後,他麾下的關平、廖化、周倉、王甫的結局各不相同

從王甫的經歷可以看出,王甫是一個文官,並沒有兵戎的經歷,而且自始至終沒有到過荊州,更談不上成為關羽的部下吧。

其次,王甫的原型。

在麥城自刎而死的王甫難道就不存在?其實不是這樣的。雖說正史中的王甫死於夷陵大戰,但是演義中的王甫的原型確實是存在的,那就是趙累。

作為王甫的原型趙累在正史中對關羽同樣也是忠心耿耿,一直追隨關羽。在關羽敗逃之後,一直從麥城逃到臨沮,只剩下十幾個人,直到兵敗被殺,依然不離不棄。

在許多關帝廟中,趙累奉立在關公身旁,守衛著關羽而被世人所敬仰。

在關羽被殺之後,他麾下的關平、廖化、周倉、王甫的結局各不相同

最後,盡忠王事。

不管是正史中王甫還是演義中的王甫,還是王甫的原型趙累,他們的一個共同點就是盡忠王事,為了復興漢室大業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一點一直都為世人所崇拜。

他們的忠義反過來又存托出關羽的忠義,將關羽的形象映襯得更加偉岸。

在關羽被殺之後,他麾下的關平、廖化、周倉、王甫的結局各不相同

總而言之

,在關羽兵敗被殺之後,他麾下的關平、廖化、周倉、王甫四人的結局各不相同,但是都在各自的角色上表現得非常出色,因此受到世人的敬仰。為了表彰他們的忠義,在各地的關聖廟中,把他們也同列在一起放在關帝廟中受到世人的崇拜。

從這裡可以看出,無論在什麼時間,什麼世道,忠義始終是受廣大世人所認可和理解的,這個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皆受世人所接受的普遍觀點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