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取代商朝,進步還是倒退?考證發現改寫認知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發動一場閃電戰,讓商紂王措手不及,由此一舉滅掉商朝。那麼,周朝取代商朝,到底是進步還是退步?

在儒家話語體系下,周武王代表正義,商紂王代表非正義,周朝取代商朝是替天行道,仁義的表現,自然是進步的。其實,古今很多商周故事,比如《封神榜》等,都構建了周代比商朝更先進、更仁義的語境。

然而,從考古與文獻事實來看,周朝取代商朝其實是落後戰勝先進。更重要的是,周朝建立之後,周公建立的以周禮為核心的周朝體系,也未必比商朝的更科學,至少周朝維持強大的時間、對寒門的重用等並不如商代。

周朝取代商朝,進步還是倒退?考證發現改寫認知

首先,“小邦周”不如“大邑商”先進

商王武乙時期,居住在豳地(今陝西彬縣)的古公亶父,因為受到戎狄入侵,於是就遷徙到了寶雞周原,並將部族更名為“周”。因此,古公亶父時的周人,其實是一個逃難的小部族。

但古公亶父長袖善舞,特別善於聯姻:首先娶了太姜(姜是羌人姓氏),與西北羌人聯姻,獲得了部分羌人支援;其次為兒子季歷娶了太任,即武丁長子祖己的後代,實現與商朝王族聯姻,獲得了商朝的支援。

在羌人與商朝的扶持下,經過季歷與姬昌的經營,姬周軍事實力迅速強大,但不管怎麼強大,他們底蘊還很不足,自稱“小邦周”,稱呼商朝為“大邑商”。比如,《詩經》記載姬昌迎娶“歸妹”(帝乙妹妹或女兒)時,稱呼商朝為“大邦”,洋溢著迎娶貴女的喜悅。

總之,姬周經過數十年的發展,軍事實力大幅度增強,但與發展了數百年的“大邑商”相比,在很多地方肯定不足,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考古也證實姬周青銅器不如商朝。

周朝取代商朝,進步還是倒退?考證發現改寫認知

其次,考古證實先周青銅器不如商朝

青銅器在先秦為國之重器。關於先周時期的周人青銅鑄造水平,如今公認的結論是鑄造水平並不高,肯定不如當時的商朝,但周朝建立後,周人青銅器的數量和質量都大幅度提高,原因何在?

今年11月,國家文物局公佈了殷墟考古新成果,其中焦點之一是距離殷墟宮殿核心區10公里的辛店遺址,這是迄今發現的商代晚期最大面積的鑄銅遺址,總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該遺址出土鑄造遺存不計其數,於此可見商人領先世界的鑄造技術。

周朝取代商朝,進步還是倒退?考證發現改寫認知

其實,殷墟鑄銅遺址不止一個,之前還發現了孝民屯遺址。該鑄銅作坊使用年代較長,出現於殷墟二期,發展和繁榮於殷墟三、四期,消亡於商周更替之際。更重要的是,學者研究發現該遺址可能一直使用到周公東征之時,即武王克商之後並未摧毀該作坊,而是讓其為姬周工作,直至周公東征,分封遷移“殷頑民”,在洛陽成周興建以北窯為中心的鑄銅作坊之後,殷墟青銅鑄造才最終退出了歷史舞臺。

因此,周人青銅技術的提升,主要在於吸收了商朝的成果。但即便如此,絕大多數有名的青銅器仍是出自商朝,比如司母戊鼎(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銅鼎,見上圖)、四羊青銅方尊等,而周朝青銅器卻不如商朝出彩,背後反映的是周朝青銅水平一般。

周朝取代商朝,進步還是倒退?考證發現改寫認知

第三,姬周用人時過於“任人唯親”

武王克商之後,大肆實行分封,按說應該“賞必有功”,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周朝分封的主要是姬姓宗族與姜子牙(外戚,女兒邑姜是武王正妃)。如此大肆分封姬姓之人,的確利於周朝統治,但不顯得過分自私嗎,不顯得過於公器私用嗎,不顯得過於“任人唯親”嗎?

周朝建立之後,周公建立周禮,形成了等級森嚴的一套制度,將階層嚴重固化。按照這套制度,能夠躋身周王室上層統治的,基本上都是宗親貴族、王族子弟,斷絕了平民子弟的上升渠道,基本就是“王侯將相真有種”,血統決定一切。春秋之前的周代高階官員中,除了外戚姜子牙,基本都是世襲罔替的姬姓子弟。

相比之下,商代存在大量異姓方國,與周朝基本分封宗族之人大不相同。而且,商朝底層上升渠道似乎比周代更通暢一些,比如商代伊尹、傅說等,都是奴隸出身。根據甲骨文記載,紂王大肆重用“小臣”(寒門出身,甚至奴隸出身)。《尚書》記載,武王宣佈的紂王罪狀之一,就是棄用兄弟宗族、重用“小臣”。

因此,從用人角度來看,姬周比商代更“任人唯親”,絕非民族之福,更是社會倒退的表現。

周朝取代商朝,進步還是倒退?考證發現改寫認知

第四,周代強大隻維持區區150年

商湯滅夏之後,商族就一直是中原霸主,中間或有實力下降之時,但總體一直都是貨真價實、實力強大的天下共主。尤其盤庚遷殷之後,在商高宗武丁時,商代實力還進一步上升,成功征服了東南西北的無數方國。因此,商朝維持強大至少有數百年時間,那麼周代強大維持了多久呢?

西周第七位君主——周懿王時,“西戎侵鎬,十三年翟人侵岐,十五年,王自宗周遷於槐裡”,西周被西戎打的遷都。周夷王(周懿王之子,但與周懿王之間隔了周孝王)時,“當週夷王(周幽王曾祖)之時,王室微,諸侯或不朝,相伐。”可以說,周幽王時犬戎攻破鎬京、滅亡西周,更多的是因為西周實力早已衰退了,到周幽王時已經“弱不禁風”了。

周朝取代商朝,進步還是倒退?考證發現改寫認知

經過犬戎攻破鎬京,以及周平王與周攜王的“二王並列(相爭)”,等到周平王東遷洛陽時,不僅王室威望大跌,而且地盤也大幅度縮水,真實實力只相當於一箇中等諸侯,已無號令諸侯的威信與實力。此後,周王室江河日下,猶如王小二過年,債臺高築就是周王室的故事,最終周王室幾乎只剩下洛陽城。

可見,歷史形象極好的周朝,真正強大隻維持了150餘年,與維持數百年強大的商朝相比,可謂有著雲泥之別。那麼,周朝為何不能像商朝那樣長期強大,分封制的原因,還是什麼其他制度問題?不管如何,在維持國家強大方面,周朝頂層制度設計必然存在一些問題。

周朝取代商朝,進步還是倒退?考證發現改寫認知

總之,周朝取代商朝進步還是倒退,這是一個宏大的話題,涉及到很多方面,但透過上述可見,至少在不少方面周朝是退步的,遠沒有儒家描述的那麼美妙。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正宗的商朝王族後代孔子,一生鼓吹周禮,讚美周朝批判商朝,但站在歷史長河回看,商朝在很多方面可能都比周朝先進。

或許,我們只能說“歷史是勝利者的宣言”,商朝滅亡之後,關於商朝的典籍、制度等等,都被埋葬了,以至於後世根本無法知道商朝的真實情況,具體如何只能任由周人編造。幸運的是,甲骨文與地下文物的出土,揭開了商朝一些面紗,讓我們看到了一些真相。

參考資料:《史記》、《中國社會科學報——殷墟緣何由都城變廢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