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紂王自焚”說不符合事實,被生擒才是紂王的結局

引言:

相信大家都聽過“武王伐紂”的故事,但大多數人可能是從中國古代神魔小說《封神演義》和根據其改編的影視作品中瞭解到的。在《封神演義》中,武王伐紂所向披靡,紂王勢孤,自知難逃一死,於是選擇了自焚。

然而如果我們回望真實的歷史,會發現在史料記載中,紂王之死其實是存在兩個版本的:自焚而死和被生擒。其中自焚說經不起推敲,也缺少史料的支撐,被生擒才是紂王的真正結局。

一、紂王之死的前夜——“武王伐紂”

讓我們先回顧一下歷史。

商朝末年,周部落季歷繼位,大力推行仁治政策,小部落紛紛投靠其麾下,周部落實力日益強盛,因而季歷被封為“牧師”,但商朝權貴恐其位高權重引發叛亂,就將其軟禁絕食至死,這直接造成了周部落對商王朝的仇恨,為此後的武王伐紂埋下了歷史的種子。

季歷死後,他的兒子姬昌繼位,也就是我們後世熟知的周文王,周文王姬昌深感自身與商王朝的的實力差距,廣羅人才,全力發展國家的經濟與軍事實力,國力日益強大。姬昌自繼位至病逝期間,最大的願望就是完成“翦商計劃”,推翻商朝統治,但終究未能達成心願。而後姬昌之子姬發繼承其父遺志,韜光養晦,勵精圖治。

《史記》“紂王自焚”說不符合事實,被生擒才是紂王的結局

與此同時,紂王帝辛喜武好戰,不斷侵略弱小部落,擴大疆域,在連年征戰中一個偶然的機會得到了美女妲己,本就喜好酒色的紂王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對妲己言聽計從,建造酒池肉林,終日享樂,並且紂王加大刑罰力度,一言不合便施加酷刑,使得百姓民不聊生,最終造成眾叛親離的局面。至此,武王伐紂的歷史背景漸漸成熟。

大約是公元1046年,周武王姬發親率百乘戰車,虎賁軍三千人,以及數萬步兵進軍商朝首都朝歌,期間與庸、盧、 微、髳等部落匯合,組成了伐紂聯軍4。5萬餘人,相當於現在部隊編制的六個師,並向天下宣告:“殷犯下大罪,不可不合力討伐”!

二、關於“紂王之死”的兩種主要觀點

對於武王伐紂這一事件的結局,自先秦時期至今,主要流傳有兩種觀點,一是商紂王被武王姬發生擒後斬首,二是商紂王於鹿臺自焚後被武王斬首,其中“生擒說”在先秦時期影響深遠,並遠大於“自焚說”。

1。自焚說

紂王自焚於鹿臺的說法最早見於《逸周書》的“克殷篇”,其中有這樣的一段文字描述:

“周車三百五十乘,陳於牧野,帝辛從。武王使尚父與伯夫致師。王既以虎賁戎車馳商師,商師大敗。商紂奔內,登於廩臺之上,屏遮而自燔於火。”

大致是說周武王率領三百五十輛戰車陳列在牧野(地名),同時紂王也率軍到達此地。隨後周武王派尚父和伯夫統領軍隊,自己身披戰甲駕駛戎車衝向商朝軍隊,商軍大敗。紂王見軍隊戰敗急忙駕馬車奔向城內,跑到廩臺之上,將身體遮蔽好後自焚而死。

《史記》“紂王自焚”說不符合事實,被生擒才是紂王的結局

而著名史學家司馬遷也在其著作《史記》中對紂王之死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分別見於《史記·周本紀》和《史記·殷本紀》,其內容大致承襲《逸周書·克殷》的“自焚說”,但是在一些細節上還有些許不同。例如《周本紀》中增加了關於牧野之戰的商兵臨陣反叛的細節描述:

“紂師雖眾,皆無戰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紂師皆倒兵以戰。”

另一處細節的不同之處則是對紂王自焚前的舉動的描述,《周本紀》中為

“蒙衣其殊玉(也作”珠玉“)”。

說的是紂王在自焚之前蒙上了一件由珠寶縫製而成的寶衣,這裡不僅是穿上,而有可能把頭也蒙上了;《殷本紀》中記載為“衣其寶玉衣”,直接是寫成紂王穿上了一件由寶玉製成的衣服。

反觀《逸周書·克殷》中僅記載為“屛遮”,並沒有提到美玉,那司馬遷從何處找到了理論依據呢?《逸周書·世俘解》中這樣寫道:“商紂王取天智玉琰五,環身,厚以自焚。”結合“屛遮”一詞,可見玉石所呈現的狀態是立體的,所以很大可能是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為“寶玉衣”的緣由了。

《史記》“紂王自焚”說不符合事實,被生擒才是紂王的結局

2。生擒說

關於武王生擒紂王於牧野的說法也是出現在大量的史料記載中,如“武王擒紂於牧野。”(《韓非子》);“武王虎賁三千人,……於牧野而紂為禽。”(《呂氏春秋》);“然而武王甲卒三千人,禽之於牧野。”(《淮南子·主術訓》)這三篇文章中均記載紂王被武王生擒於牧野,點明事件發生的地點。

回看《史記》,司馬遷選擇“自焚說”作為了紂王的死因,但卻在《史記·蘇秦列傳》中記載了佐證於“生擒說”的章句:“武王卒三千人,革車三百乘,制紂於牧野。”大意為武王率領三千士兵,三百乘的戰車,在牧野抓住了紂王。

三、“自焚說”經不起推敲,紂王應為被生擒

自《史記》之後,紂王戰敗自焚而亡的說法被後世廣為流傳,併成為了人們心中既定的結局,而其中的主人公——商紂王,也作為暴君的形象警示後人,但就歷史事實來說,到目前為止發現的出土文物中並沒有可以佐證的資料,僅在有限的史料文獻中發現部分端倪。

《史記》“紂王自焚”說不符合事實,被生擒才是紂王的結局

《史記》著成之前,“自焚說”並沒有成為社會的主流認知,僅在《逸周書》中有所記載,而戰國時期的其他諸多說法並沒有被司馬遷所採納。這並不是因為他從未聽說過其他說法,而是他有意選擇的結果。《逸周書》中也曾記載:紂王自焚之後“四千庶玉則銷”,繼而武王斬首懸旗,從中可見火勢的猛烈程度,而經過能夠將玉石焚化的烈焰,紂王的屍身又是怎麼儲存下來的呢?顯然,這都是自相矛盾的方面。

綜合考慮,本人更偏向於“生擒說”,因為兩軍交戰,商軍戰敗,紂王被擒,而後被斬首示眾,一世封建王朝走向覆滅。這種說法雖平淡無奇,但真實性相對更高;而“自焚說”在文獻中的諸多矛盾點,不禁讓人對此產生深深的懷疑。

四、為何《史記》不用“生擒說”,而要取“自焚說”

司馬遷在撰寫《史記》時,記載了許多關於紂王的死法,但其中以“生擒說”最為普遍,他沒有采用在先秦時期最為流行的說法作為紂王的死因,而是選擇了少數人堅持的“自焚說”作為一代帝王——商紂王帝辛的歷史結局,其中也許存在特殊的深意!

《史記》“紂王自焚”說不符合事實,被生擒才是紂王的結局

1。正統思想的影響

首先,作為司馬遷編撰《史記》的主要參考文獻,《尚書》中並沒有發現對紂王之死的相關記載,而同作為正史的《逸周書》則進入了司馬遷的選擇範圍,並且對於司馬遷自身思想的宣揚,也十分符合他的選材觀點。

其次,《逸周書》的文辭深奧,創作時間遠超於其他歷史資料,所以司馬遷肯定認為其並非偽文,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最後,司馬遷為了貫徹“成一家之言”的作史思想,有意識的熔鑄史料,體現了當時漢朝“天人合一”主流政治思想。

《史記》“紂王自焚”說不符合事實,被生擒才是紂王的結局

2。喪葬觀念的影響

漢朝是一個在喪葬文化中盛行“玉衣”的時代,人們認為“生不極養,死乃崇喪”和“魂依形魄長存於世,方能降福生人”,所以人們選用玉石保護屍身不腐,從而承襲周代形成了更為完善的玉斂葬思想。司馬遷選取史料文獻,非常容易在解釋、改造生澀難懂的古語時帶入自己的觀念理解,這就可能造成司馬遷對《逸周書》中“紂王之死”的細節作出適當的改寫、加工。

3。塑造聖王形象

司馬遷在《史記》記載中,極大程度的描繪了商軍臨陣叛變,並且渴望武王快速進城的場面,刻畫了紂王因殘酷暴政而失其民的反面典型,進而塑造了“自焚說”的歷史結局,主要是為了保護周武王的聖王形象,同時與“兵不血刃”的說法相呼應,因為武王的聯軍乃是正義之師,順應天道的發展,進一步強調“修德可得天下,失德則失天下”的政治觀念,說明了統治者的性格特徵和王權的盛衰有著重要的聯絡,而司馬遷對於聖王形象的刻畫並非只有周武王一人,三皇五帝、禹湯文武均被其描繪得淋漓盡致。

《史記》“紂王自焚”說不符合事實,被生擒才是紂王的結局

另外,司馬遷所提倡的“自焚說”在一定程度上使武王擺脫了叛亂弒君的嫌疑。因為在古代,諸侯國作為商王朝的附屬國,具有維護其統治政權的義務,儘管因為紂王的昏庸無道、嗜血殘暴使國家和百姓都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但並不能擺脫武王率兵造反的歷史事實,如果再加上生擒紂王並斬首示眾的結局,會給周武王的聖王形象留下汙點,最好的辦法就是讓紂王受命於天,後歸於天,彰顯天人觀念。

結語:

對於紂王之死,因為《史記》的記載,所以“自焚說”流傳較廣。但透過史料的分析,以及對《史記》文字的分析可知,“自焚說”有經不起推敲之處。相反的,“被生擒”則較符合歷史事實。

但是,“自焚說”也並非一無是處。司馬遷透過對紂王的死作“自焚”的處理,塑造了武王仁義、正義的形象,從而為世人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君王模型,這對古代社會的影響是極大的。

參考文獻:《史記·殷本紀》、 《史記·周本紀》、《逸周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