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宋朝與契丹之間的澶淵之盟喪權辱國,但實際上到底誰最吃虧?

宋朝是我國古代頗具爭議的一個王朝,因為他既強大,又弱小。它的強大之處,在於繁榮的經濟、發達的文學,而他的弱小,則體現在對外戰爭上——面對遼、金、蒙古,甚至西夏,宋朝都是輸多勝少,且大多數時候都以求和為目標。當時,只要能夠避免戰爭,那麼付出金錢、布帛作為代價是統治者和主和派官員們樂意看到的。

都說宋朝與契丹之間的澶淵之盟喪權辱國,但實際上到底誰最吃虧?

正因對外政策上採取的低姿態,宋朝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可謂是數不勝數,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有澶淵之盟、慶曆和議、關南誓書、紹興和議等。

這些不平等的條約裡,最為知名和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澶淵之盟,它發生於宋、遼之間,對當時和後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至今仍然得到人們的廣泛討論。不過,儘管澶淵之盟看上去是個實實在在的不平等條約,許多人卻認為它對於宋朝來說並不算是吃虧。那麼,在澶淵之盟中,到底是誰吃了虧,而誰又佔了便宜呢?

都說宋朝與契丹之間的澶淵之盟喪權辱國,但實際上到底誰最吃虧?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北方的遼國派出二十萬大軍,在蕭太后、遼聖宗的率領下進犯宋朝邊境,並一路深入,直逼黃河邊的澶州。戰報傳回汴京,宋真宗大驚失色,而當時大臣們不少都主張南遷以避鋒芒。好在,宰相寇準據理力爭,認為此時真宗反而應該親臨前線,以振奮士氣、贏得生機。

一番好說歹說下,真宗終於親赴前線,而將士們得知皇上御駕親至,紛紛熱血沸騰,逐漸佔據了上風。見己方陷入被動,遼軍的實際統帥蕭太后只好放棄了原本取勝的目標,轉而嘗試議和。按理說,繼續打下去宋朝很可能就成為戰勝的一方了,但懦弱的真宗一聽說有議和的機會,立刻選擇了同意,澶淵之盟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都說宋朝與契丹之間的澶淵之盟喪權辱國,但實際上到底誰最吃虧?

條約的第一條規定道,宋、遼結為兄弟之國,遼聖宗稱呼比他大四歲的宋真宗為兄。這一條款對雙方而言都算是不吃虧甚至是有利,畢竟統治者之間有名義上的兄弟關係客觀上有助於雙方的和諧共處。再看第二條,其內容是遼軍退至位於今河北保定一帶的白溝河並以此為界,以後如果有人私自越界,宋遼雙方都不得藏匿,雙方邊境的城市也都不能增修城牆和護城河,以示互相信任。

都說宋朝與契丹之間的澶淵之盟喪權辱國,但實際上到底誰最吃虧?

這第二則條約可以說是對遼國無礙,但對宋朝則有些吃虧,因為遼軍大多是機動性高的騎兵,佔據著攻勢,宋軍無法直接面對遼軍騎兵的衝擊,因此大多是據城而守。邊境城市不增設城牆對遼國來說沒什麼影響,但對宋朝而言卻是削弱了防禦的質量。

第三則條款是最重要的,那便是宋朝每年給遼國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作為\“助軍旅之費\”,當然人們一般還是將其稱為\“歲幣\”。乍一看,十萬兩白銀和二十萬匹絹布確實是一筆鉅款,這對於宋朝來說顯然是吃了大虧。

不過,其實我們還要看到另外的因素,那就是繳納歲幣是吃虧這一觀點是相對於宋朝無軍事支出而言的,實際上,如果不繳納歲幣,那麼宋朝可能會迎來連年不斷的戰爭,從而消耗大量軍費。

都說宋朝與契丹之間的澶淵之盟喪權辱國,但實際上到底誰最吃虧?

另外,當時的宋朝經濟繁榮,處於國庫收入遠遠大於支出的階段,因此這些歲幣誇張點說對真宗而言不過是一筆小錢。據《宋史》記載,和談之前,真宗曾經囑咐負責談判的曹利用道:\“百萬以下皆可許也\”,可見總計三十萬的歲幣真的並不算多。對宋而言,如果不交歲幣,反而會耗費更多軍費,因此第三條條款算是不虧;而對遼來說,原本已經在戰場處於劣勢,卻反而每年什麼都不做就能得到三十萬收入,當然是撿了大便宜。

都說宋朝與契丹之間的澶淵之盟喪權辱國,但實際上到底誰最吃虧?

最後還有第四條,那便是宋、遼雙方在邊境設定名為\“榷場\”的市場,以官營為主導開展互市貿易。這一條款對宋、遼雙方而言都算是利好,因為一來這能夠加強貿易交流,推動經濟發展,二來可以加深瞭解,緩和緊張的國際關係,維護兩國間的和平和穩定。

當然比較而言,宋朝作為更懂得經商、商品更具競爭力的一方,在互市貿易中應當是更加佔據優勢的。

都說宋朝與契丹之間的澶淵之盟喪權辱國,但實際上到底誰最吃虧?

澶淵之盟簽訂後,宋、遼迎來了總體上長達百年的和平,以至於\“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識干戈\”。不過,富弼、王安石等人認為長期的和平導致了宋朝武備廢弛、文官進一步掌握話語權,軍力不斷減弱。

總而言之,凡事都有兩面性,澶淵之盟對遼宋而言是帶來和平的珍貴條約,儘管導致了雙方都武備廢弛,但總體來說利大於弊,雙方都佔了便宜,只是其中遼佔的便宜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