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最後的經典:方寸之中,毫釐之間極盡圓轉筆法之能事

天冷極了!

寒徹透骨,大家還好嗎?

我的身體不好,吃的很少,我心情糟透了,寢食難安……

這是王羲之經典法帖之《寒切帖》透出的意境。

《寒切帖》又名《謝司馬帖》,縱26釐米,橫21.5釐米。被刻入《淳化閣帖》《大觀帖》。是王羲之晚年的精品力作,據傳是王羲之最後的書作。

《寒切帖》釋文:十一月廿七日羲之報:得十四、十八日書,知問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憂勞久懸情。吾食至少,劣劣!力因謝司馬書,不一 一。羲之報。

王羲之最後的經典:方寸之中,毫釐之間極盡圓轉筆法之能事

王羲之《寒切帖》之“寒切”

該帖書體遒勁妍潤 ,沉著流動,體現王羲之晚年書法高度成熟,水到渠成,極致妙處。正如唐人孫過庭說:

“是以右軍之書,末年多妙,當緣思慮通審,志氣平和,不激不勵,而風規自遠。”

“寒切”二字,書體流轉,真的是像雪花飄落,突出王羲之寫此信時的心情,一切寒徹透骨,揮之不去的寒意縈繞心頭。如此糟糕的心情似乎只有告訴好朋友,才能分享自己的心中塊壘。也許天氣真的不是那麼冷,而此時王羲之的心境是如此的的糟糕, “食無味,寢無眠”(《論語-衛靈公》)所以天氣是那麼的寒冷,冷到骨子裡,所以“寒切”,“寒切”二字平之間白到極致,卻意味無窮,傳達給友人的是心中萬千種玄想幻化。簡簡單單兩個字卻滋生出無邊無際的張力,這也許就是中國文字的魅力吧。

王羲之最後的經典:方寸之中,毫釐之間極盡圓轉筆法之能事

王羲之《寒切帖》

《寒切帖》總體風格簡靜沉厚,雍容曠達,墨色淡雅,點畫豐腴,與筆法相對應的是此帖之結字多呈橫撐之勢,但其尖起露收的筆法使得上下字之間的連貫得到加強,橫縱之勢都得到了充分展現。

《寒切帖》是唐人雙勾填墨摹本,整體看書體不露鋒芒,墨色淡雅,如煙如霧,雖是唐人摹本,卻傳達出了晉人特有的消散衝融之美。

《寒切帖》中的簡約筆墨,雖非真實墨跡跡,然字該貼似如真品浮現,充分顯示鉤摹者對王羲之字形的理解,一定是一位王字的追隨者。帖中字間字跡墨痕寂寥滄桑,昔日王羲之的神采躍然紙上,更具儒雅風流!

書法用筆是這幅右軍信札的最大亮點,其以側鋒、中鋒並用,筆勢翻轉有度,線條勁爽圓健,用墨古潤典雅,意緩字舒般的節奏變化;使清新優雅的完美字形,多了分沉靜和散淡,少了些輕佻和浮躁。草書跌宕起伏的抽象線條,往往在自相矛盾中,尋求不經意間的平衡。

王羲之最後的經典:方寸之中,毫釐之間極盡圓轉筆法之能事

王羲之像

蘇軾《吳道子畫後》說吳道子畫功:“道子畫人物,如以燈取影,逆來順往,旁見側出,橫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數,不差毫末,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所謂遊刃餘地,運斤成風,蓋古今一人而已。”

可以說,王羲之的寒切帖的筆法到了“遊刃餘地,運斤成風”的風神王羲之筆法的爐火純青在《寒切帖》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毫釐之間極盡功夫之能事。寫書法,長線條的筆畫運筆還是容易,能夠在較長的時間裡完成提按、使轉,中側鋒用筆,相對容易。而王羲之在方寸之間跌宕的筆法讓我們汗顏,《寒切帖》是件書札,字型極小,又是草書,在如此之短的筆畫能夠,翻雲覆雨,中側鋒用筆,隨時變換的筆鋒,不經意間筋骨盡顯,是為風規自遠的神作。難怪米芾說:世人以後努張為筋骨,不知不努張自有筋骨焉。明董其昌贊曰:餘幸得再睹神物,益信此語之妙解。都給予了極高之評價。

此帖是一通書札,因此書體從容隨意,又不失精工法度,通篇氣貫,風神兼備。

婁堅跋語所云“尋繹再三,往往得其異趣,真可謂從容道者。”

此帖平和簡淡,書寫似乎毫不費力,然筆畫、結體老辣風神。許多字如“得”“保”“謝”等,從結字上看,好像簡得不能再簡,從筆畫看,也已沒有那麼多轉折、頓挫。但簡化不是簡單,而是高度概括,作到了有點畫處甚至無點畫處都韻完意足。如此帖殘破較重,許多(如“月”、“羲”、“勞”字等)雖然殘破,但氣勢仍然十分豐滿。就整個來說,筆畫比較妍潤,但有些筆畫,如第一個“之”字,“寒切”等字,潤中含樸,非常耐人尋味。

有些字書體取斜勢,結體寬扁,有些字的筆畫章草的用筆。該貼幾乎是露峰起筆,入筆即鋪毫重按,寫出豐腴的筆畫,但並沒有拖泥帶水,而是迅速提筆,整片使轉較少,該貼的筆法還表現在提按上。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書寫,給人以跳躍感,真是滿紙點畫,就如同白居易《琵琶行》的句子“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王羲之最後的經典:方寸之中,毫釐之間極盡圓轉筆法之能事

“得”“問”“因”字

看第一行後邊“得”字,為草體,雙人旁以點代替,尖峰入筆,重按,迅速提筆,寫出了方俊之筆。重新起筆寫右邊,依然是露峰入筆,寫出了圓勁有力的曲頭,稍微提筆順勢往右下行筆,這一提出現了脖頸,繼而按筆轉鋒,往左下行筆,出鋒收筆出尖,最後頓筆寫點。整個字左右兩部分形成一個迴環的圓,四太極圖一般,力量內涵。我們知道圓是具有最大的變易,王羲之圓轉的筆法是內力的最大體現。

第一行開頭“一月”二字,上下連寫,以節奏取勝,寫一字,收筆順勢寫“月”字豎畫,合二為一,是草書的一貫寫法。這種連帶還有第二行的“八日”二字,連帶自然。

王羲之最後的經典:方寸之中,毫釐之間極盡圓轉筆法之能事

“一月”“八日”

第二行“問”字,幾乎是同樣的筆畫,不同的寫法,第一個筆畫藏鋒入筆,出鋒收筆,第二筆全是露峰,尖入尖出,首尾呼應。

第四行“問”字,門字寫成圓形,最大體現了王羲之以圓為轉的手腕發力的特色,從而告訴我嗎,此帖書寫當以腕力和指力為主。

最後“羲之報”三字,“羲”字提筆書寫,筆畫靈動瀟灑,“之”字與“報”連續書寫,“報”字連續圓轉,從起始到收轉鋒收筆前的筆畫,入折叉股,圓勁有力,彰顯王羲之的控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