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定秦暴滅,因欲生靈塗炭罪大焉,今過江東苟活縱稱王何義?

今天下定秦暴滅,因欲生靈塗炭罪大焉,今過江東苟活縱稱王何義?

重回垓下

文/張成軍

“梧桐巷花落,天下盡知秋;項羽烏江死,誰人說不休”①

垓下一戰,冷眼觀史書,眾說紛紜,有說“項軍壁於垓下,兵少食無,漢軍兵重,聞四面楚歌,項王驚而自刎”,亦有說“漢軍逼項於垓下,項王不敵,楚軍怯戰,項王棄軍而逃,無路,殉情虞姬自刎烏江”等等,不一一贅述,我雖不重名,但想我項羽一世項英雄,自起兵之日,大小近百餘戰,無往而不勝,鉅鹿一戰,我以破釜沉舟之勇,率三萬義軍大破秦軍四十萬,未曾皺眉,況區區垓下一戰乎!不禁嘆道:後世知我者僅三人矣!太史公為一人,宋易安居士算其二,今世行高居士成軍亦為一人耳!嘆罷,放下手中的雜記,揉了揉泛紅的眼睛,捋了捋黑了又白,白了又黑,不知多少次往復迴圈的鬍鬚,深情地看了一眼正在邊上燒茶的虞姬,這麼多年,她還是那樣的美,那樣的溫柔,想到她當年為了讓我輕裝上陣,不惜自刎,以激我東山再起之志,慶幸當年沒有讓她一個人獨行,如果,歷史可以重演,我仍然選擇與她同行;正在我看她的時候,她回眸一笑,問道:夫君,你後悔當年嗎?一句話將我的思緒一下拉回了2223年前的那一天垓下之戰:

隨手摺斷一支被漢軍射中左臂的箭簇,扔在地上,揮揮手讓要上來幫我包紮傷口隨軍醫士退了下去,接過虞姬遞來的“三不“老酒,連連喝了幾口,五十三度醇香的烈酒,順著喉嚨下嚥,胳膊上傷口的痛減輕了不少,笑著安慰一下眼含熱淚的虞姬:“愛姬,這點傷不要緊!” 虞姬沒有多言,她臉上的關愛化作一聲嘆息,輕輕地退到一邊,她太瞭解我的心思了。西下的殘陽如血一般腥紅,江邊敗落的蘆葦被風吹過在地上的除了沾滿血的兵器和旌旗,還有就是隨處躺著的已經死了,或受著重傷即將要死去的還活著計程車兵,低低的呻吟聲中帶著幾分不甘,一對年齡相差二十歲計程車兵,緊挨著相互深情地對望,眼中的眷戀是對故鄉的思念,那種情緒感染了身邊的人,他們是一對父子,是我起兵時從吳中一直追隨著的老兵了,此刻他們的情緒壓抑得空氣更加沉重,偶然飛過的鳥,夾著幾聲哀鳴,四月的風吹過臉頰,士兵剛剛凝固的傷口,又開始滲血,已破成條的戰袍沾滿了說不清是誰的血,乾涸的嘴唇開始泛白,讓原本疲憊的身軀搖搖欲墜,稚嫩的臉上寫著下相人固有的倔強,眉目間不時閃過的幼稚,說明他還是個孩子,我知道大家心裡多少對我是有一些看法,他們像亞父一樣怪我,有的說:“大王只會喝酒發火”;有的說:“大王,忠奸不辨”;有的說:“對劉三太心軟了,一次地原諒和放過,引來了今天的滅頂的災禍,說好的楚河漢界已被幾十萬漢軍踏平”!是啊!一聲兄弟,一世情誼,說好的共生死、同患難呢?滎陽之戰,軍師擄劉三之妻、父,以其相挾,劉三盡出“吾父即爾父,當分一杯羹”之言,其言無恥,其人無恥,縱觀史有載無出其右。嗚呼!想我堂堂楚貴後裔,竟同彭城無賴結為金蘭之好,真正是滑天下之大稽;然丈夫一言,駟馬難追,他可不仁,但我不能不義,我念兄弟之誼不忍加害,鴻門宴上我力駁亞父之謀,放走劉三,亦念兄弟之情也,可如今兵退烏江時劉三可曾念兄弟之誼否?正如行高居士張成軍填的詞所述無二:“幾度思量,千年誰記梧桐巷,無須再講,堂下書倌唱。楚漢爭王,義氣摧名將,鴻門上,錯違良相,垓下分劉項。”②幾聲嘆息,幾番悵然若失,望向隨戰多年的兄弟,眼中的愧疚漸漸凝聚成悔恨,本該讓他們有衣錦返鄉的日子,而一切皆因我的義氣與狂妄;看到我的落寞,讓漸漸聚攏在我身邊的將士也有了幾分激奮,他們知道自起義以來,我這個力可拔千斤之鼎的楚霸王何時像如此落寞;紛紛大膽地勸說,大王,我們過烏江重整兵馬,捲土重來之日,我一定生剝劉季替大王解氣!我擺了擺手,示意大家平息了一下情緒!

看著蹣跚退出帳外計程車兵,帳外一陣陣西風吹來,樹枝唰唰作響,好似無數算死沙場兄弟的冤魂在哭泣,我嘆息一聲,呆坐在桌前,虞姬端上了酒,說實話,這一刻我還是有點佩服劉三:大丈夫成事,又豈可拘小節重兒女之情,我雖力可扛鼎,勇冠三軍,氣奪萬敵;但用人我不如劉三,用兵我不如韓信,用謀我不如張良、蕭何;眼前流過一幕幕畫面,辱韓信、逐亞父、看輕彭越、錯信英布;自己的坦率、天真、義氣及自負終是付出了代價,今天自己終於敗在了奸詐、狡猾、卑鄙的政治對手:也就是那個當年信誓旦旦、滿口仁義的義兄劉三。我苦笑著一口飲盡杯中的酒,站起身在帳中踉蹌地唱著:“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聽著我如此深切淒涼的歌聲,這時,一旁沉默的愛妃虞姬突然開口:“大王,我為你舞劍一曲,以解煩悶可好!”望著穿戴整齊地,面平如水的愛妃虞姬,我的心情平復了不少,但也產生了一種不祥的預兆,但還是點點頭。虞姬今天顯得格外的嬌豔和嫵媚,只見她紅顏彩衫,青絲墨染,神色間欲語還羞,嬌美處若粉著桃花,舉止處有幽蘭之姿,蓮步輕移,玉袖生風,舞鳳釵發鬆,嫋娜肢更柔;顧盼處依依不捨,流情珠淚欲滴,滿腹離別語,無法對君言,此生不負君,更待有來生,虞姬心裡清楚自己這是最後一次為她的大王起舞了,她心中充滿著痛與恨,痛的是自己在也不能侍候這個對自己寵愛有加的大王,恨得是自己在大王落難時,自己竟無法幫上一點忙,反而拖累大王,滿腔的愛意和懊惱,化成激情的舞步,真是疾如后羿射九日,矯若群帝參龍翔,來如雷霆收怒,罷如江海凝光;一邊起舞,虞姬一邊唱:“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 ;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舞罷,虞姬悽婉的笑臉已如淚洗,悲涼之色恰恰如梨花逢夜雨,落紅不忍觀,只見紅唇輕啟,如泣如訴:“大王,姬今去矣!萬望大王,重過烏江,再舉大旗!”不,不,不要,我連喊三聲,可是,虞姬已經自刎,鮮紅的血和那她那雙依依不惜又哀怨的眼神永遠定格在我的眼中,抱著懷中的愛妃虞姬,我心如止水,傷痛已經麻木了我的心,萬念俱飛的我宛若行屍走肉,你若不在,我生有何意義?萬年江山又有何意義!我的心終歸隨著虞姬而去!

及至烏江,我仍然沒有走出虞姬自刎的悲傷,前來迎接的烏江亭長說到:“大王,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以稱王也。願大王急渡。”此刻我非常冷靜,對著烏江亭長說道:“籍二十三歲起兵,誓滅秦暴政,大小七十餘仗,戰無不勝,所到之處無不望風披靡;今天下已定,秦之暴已滅,若因我一人之慾再起干戈,令天下生靈塗炭,則罪莫大焉!今過江東,雖可苟活,但必移禍江東父老,縱稱王,又有何意義!再說當日起兵,江東八千父老今剩幾人?我還有何面目去見江東父老!”望亭長不要再勸籍,籍意已定,只是烏騅馬放心不下,煩託帶至江東,妥善安置,吾亦不負其百戰之功!目送烏江亭長搖櫓過江,至江心時,烏騅離主難安,縱身入江而溺,心中更添悲痛。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殺漢軍數百人。身受十餘傷。豪氣一笑,自刎遺顱與故人騎司馬呂馬童,以成其德。看著虞姬急切的目光,我溫柔地說道:“不後悔,此生能於愛妃廝守,勝過帝王之尊”!轉過頭又說道:“感謝太史公將我列入帝王本紀,某甚愧之,也感謝晚安居士和行高居士的高看,還是主席說的對,切莫沽名學霸王!”看到項王自述這段歷史,我深深陷入沉思,不禁想到,如果讓我選擇,我會選擇什麼樣的道路?也許我還是會選擇重情重義,選擇義薄雲天,即使有無數個“劉三”傷害過我,我依然還是我!那個坦誠、耿直、善良的我!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正如我的《清平樂又遇端午》的詩中所說:“又逢端午,誰唱離騷苦,一曲懷沙沉千古,獨戀九歌思楚,再論項羽生平,扛山撥鼎英賢,功在滅秦暴政,誰記史冊千年?”③這一刻,我已經分不清項羽是我,還是我是項羽,亦或是我是誰?誰是我?

千秋功罪,誰說得清,分得明,留於清風明月吧!

1、項家莊梧桐巷,文/張成軍:“梧桐巷花落,天下盡知秋;項羽烏江死,誰人說不休。”

2、點絳唇梧桐相,文/張成軍,“幾度思量,千年誰記梧桐巷,無須再講,堂下書倌唱。楚漢爭王,義氣摧名將,鴻門上,錯違良相,垓下分劉項。”

3、《清平樂又遇端午》:“又逢端午,誰唱離騷苦,一曲懷沙沉千古,獨戀九歌思楚,再論項羽生平,扛山撥鼎英賢,功在滅秦暴政,誰記史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