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一生無愛無性的魯迅原配,三句著名怨言和一個遺願令人淚目

朱安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女人,小腳、不識字、溫柔賢惠、孝敬公婆、擅長女工。若不是嫁給了魯迅先生,朱安大概早就被遺忘在了歷史深處。但也正是因為嫁給魯迅先生,朱安一生無愛無性,在周家的唯一價值似乎就是給婆婆魯瑞養老送終。

魯迅和魯瑞相繼去世之後,朱安生活潦倒不堪,曾發出過一句著名怨言——

我也是魯迅的遺物啊,你們也得儲存儲存我啊

!此外,朱安還在嫁給魯迅不久後以及魯迅與許廣平相好之後發出過怨言。朱安一生都是沉默無聲的,她用所有力氣和委屈說出了三句怨言、一個遺願,道盡了一生的悲哀。

朱安:一生無愛無性的魯迅原配,三句著名怨言和一個遺願令人淚目

一、婚後無愛無性,獨守空房的朱安在親友面前抱怨:大先生對我不好

1899年2月的一天,魯迅(為了方便敘述,本文通篇用魯迅這個名字)與朱安在雙方家長的主持下訂了親。當時的魯迅只有18歲,還是個學生;朱安則是21歲,沒有上過學。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門親事明顯不搭。那麼,當時雙方為何要訂下這門婚事?

朱安:一生無愛無性的魯迅原配,三句著名怨言和一個遺願令人淚目

從周家的角度來看,周家因為魯迅祖父周福清犯下科舉大案而大傷元氣,為了給魯迅父親周伯宜治病又變賣了大量家產,以致於僅能勉強維持生計。魯瑞在周伯宜去世之後,辛苦拉扯三個孩子,還要考慮他們的婚姻大事。當長子魯迅長大到18歲時,她自然急著為他訂婚,後面還有兩個小的呢。

從朱家的角度來看,朱安已經21歲了,再不趕緊訂婚可能就很難嫁出去了。因為在當時的紹興,過了20歲就算老姑娘。據《朱安小傳》的記載,朱安從小非常聰慧,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父母之前太想為她找一門好親事,結果錯過了最好的時間。周家雖然家道中落,但到底闊過,魯迅又是讀書人,也還沒結過婚。

朱安:一生無愛無性的魯迅原配,三句著名怨言和一個遺願令人淚目

這門親事定下來之後,魯迅和朱安並未馬上完婚,一拖拖了7年。可能主要是因為魯迅先是在南京讀書,之後又去了日本。男兒志在四方嘛,婚事又定下來了,所以雙方家長都沒有過於催促。直到1906年,魯瑞和朱家的家長都等不下去了,魯瑞才謊稱自己生病,把魯迅從日本騙回來完婚。

對於這門親事,魯迅內心是拒絕的。在日本期間,他就曾寫信要求朱安放天足和進學堂。但朱安已經20多了,很難辦到這兩點,而朱家長輩更是堅守傳統思想,果斷拒絕。但魯迅被母親騙回來之後,卻並沒有逃跑,而是乖乖地和朱安完婚了。

因為魯迅是家中的長子,親眼看著母親含辛茹苦將幾個小孩拉扯大,深知母親的不易。魯迅是個非常有孝心的人,但他本人長年在外,無法陪伴在母親左右。因此,對於母親這樁心願,魯迅實在是不忍拒絕。況且,朱家姑娘等了他7年了。如果推掉婚事,她這一輩子可能就完了。

朱安:一生無愛無性的魯迅原配,三句著名怨言和一個遺願令人淚目

談及朱安之時,魯迅曾對好友許壽裳說:

這是母親給我的一件禮物。

魯迅像接受一件禮物一樣接受了朱安,魯瑞的內心得到了安慰,但朱安卻因此開始了悲哀的婚後生活。結婚當天晚上,魯迅沒有與朱安圓房,第二天就搬到了另外的房間去睡。過了幾天之後,魯迅則再次去到了日本。

朱安作為一個女人,苦等了魯迅7年,終於盼來了完婚之日,但面對的卻是這樣一個結果,不知她的內心是何等悽苦。當然,她依然心存幻想,以為只要自己好好做周家大媳婦,丈夫終有一天會回心轉意。朱安努力侍奉婆婆,恪守婦道,贏得了婆婆的讚賞。但遺憾的是,朱安的行為能夠打動婆婆魯瑞,卻打動不了丈夫魯迅。

朱安:一生無愛無性的魯迅原配,三句著名怨言和一個遺願令人淚目

1909年8月,魯迅終於結束了留日生涯,回到了紹興。朱安心中忍不住感嘆,等了3年,可算把他給等回來了。但是,魯迅的態度很快就讓朱安心涼了。魯迅回到紹興一個月後,便去了杭州師範學堂當老師。將近一年後,魯迅回到了紹興,但卻跟朱安各過各的。兩人雖然抬頭不見低頭見,但卻幾乎不說話,更不要說同房了。

平心而論,這樣的生活對魯迅和朱安兩個人來說都是折磨。但不同的是,魯迅有機會和能力離開,可朱安沒有任何選擇。1912年年初,魯迅終於得償所願,離開了紹興離開了朱安。此後,朱安又開始了長達7年的獨居生活,幾年難得見魯迅一次,終日與婆婆魯瑞相伴。在這期間,朱安曾趁魯迅回鄉探親之機,在親友面前發洩了一番。

朱安:一生無愛無性的魯迅原配,三句著名怨言和一個遺願令人淚目

當時魯老太太做壽,家中一連幾天都親朋滿座,魯迅亦在家呆了大半個月。此時的朱安已經30好幾了,已經等了魯迅10多年,可魯迅卻始終那樣冷淡,她的心中產生了極大的年齡焦慮。幾天之後,朱安終於爆發了。她當著眾多親眼的面,哭訴道:

大先生對我不好,他不該這樣對我

……

但魯迅卻始終一言不發,只是冷冷地看著朱安。親友們雖然同情朱安的遭遇,但也不知該怎樣勸魯迅,只能安慰朱安。這樣一來,倒顯得像是朱安在無理取鬧。朱安是個聰明的女人,意識到情況不妙便沒有再往下說。對於這件事,魯迅曾對好友孫伏園這樣說過:

她是有意挑釁,我如果答辯,就會中了她的計而鬧得一塌糊塗;置之不理才好,她也就無計可施了

朱安:一生無愛無性的魯迅原配,三句著名怨言和一個遺願令人淚目

朱安確實無計可施了,只能繼續獨守空房。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朱安雖然贏得了親友的同情,但她和魯迅之間的關係卻更僵了。當然,我們並不能因此說朱安愚蠢。畢竟她忍耐了這麼多年,才爆發這麼一次,我們應該給她足夠的同情與理解。

二、魯迅與許廣平有小孩後,魯瑞極為高興,朱安卻抱怨道:大先生終年不同我講話,我怎麼會生兒子呢?

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餘里,別了二十餘年的故鄉去。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地響,從蓬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

朱安:一生無愛無性的魯迅原配,三句著名怨言和一個遺願令人淚目

這是魯迅的著名短篇小說《故鄉》的開頭,小說講述的是1919年魯迅回故鄉將家人們一起帶到北京生活的故事。魯迅在小說和日記中都沒有提到朱安,但他不可能不考慮朱安的去留問題。對於魯迅來說,他當然希望朱安不要去北京,因為那樣只會讓他難堪。但是,魯迅雖然對朱安無愛,可魯迅並不是不講情義的人。因此,魯迅決定尊重朱安的想法。

在當時的紹興,一個女人如果被夫家拋棄,那是無法生存下去的,別人的唾沫星子都能把人給淹死。因此,朱安根本沒有任何選擇,只能跟著魯迅一家前往北京。這是朱安第一次離開故鄉,從此再也沒有回來過,再也沒有見過自己的母親俞氏。後來,人們在收拾朱安的遺物時,發現其中有一張母親俞氏的照片。俞氏的遺物中,亦有一張朱安的照片。這對不幸的母女,在漫長的歲月中只能一邊望著照片,一邊思念彼此。

朱安:一生無愛無性的魯迅原配,三句著名怨言和一個遺願令人淚目

朱安隨魯迅一同到八道灣11號之後,衣食自是無憂,但內心卻極為苦楚。魯迅希望一大家子人永遠住在一起,永遠不要分家,因此把周作人夫婦和周建人夫婦及其子女都接到了一起住。魯瑞年紀大了基本不管事,按說家裡的內務應當由大媳婦朱安主持。但朱安地位卻非常微妙,名義上是大太太,可卻有名無實。周作人和周建人的妻子又是姐妹,又都育有子女,朱安根本無法與她們兩個抗衡。

魯迅與周作人失和之後,便搬離了八道灣11號。魯迅搬家之前,曾特意徵詢朱安的意見,問她是留在八道灣,還是回紹興朱家。如果回紹興朱家的話,他會每月按時寄錢回來,保障她的生活。朱安想了想之後回答道:

八道灣我不能住,因為你搬出去了,娘娘(指魯瑞)遲早也要跟你去的。我獨個兒跟他們過,算什麼呢?紹興朱家,我也不想回去。你搬到磚塔衚衕,橫豎總要人替你燒飯、縫補、洗衣、掃地的,我想和你一起搬出去。

朱安:一生無愛無性的魯迅原配,三句著名怨言和一個遺願令人淚目

魯迅內心當然是希望朱安不要繼續跟著自己,但朱安既然想跟,他也就尊重了他的想法。魯迅在兄弟失和後與朋友談起此事時,曾明確表示:

凡是歸我負責的人,全隨我走

。魯迅雖然不愛朱安,但卻一直把她當作需要自己負責的人,把她看成是自己家庭的一分子。而朱安這個時候,似乎也完全意識到自己不可能得到魯迅的愛了,只想儘可能伺候好魯迅。

朱安先是隨魯迅搬到了磚塔衚衕61號,與就讀於北京女子師範高等附中的俞芳三姐妹住在一起。這處房子只有三間,又矮又小,比八道灣的房子差遠了。之後,魯迅又搬了幾次家。1924年5月,魯迅買下了西三條21號的房子。此後,朱安和魯瑞一直住在這裡,直至終老。

朱安:一生無愛無性的魯迅原配,三句著名怨言和一個遺願令人淚目

此時的魯迅已經是文化界的大名人了,又任教於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因此時常有朋友來家中拜訪,其中包括不好年輕的女學生。魯瑞老太太是個喜歡熱鬧的人,因此很喜歡年輕的學生來家中做客,尤其是紹興籍貫的。但朱安的心態卻不免發生比較大的變化,她看著那些留短髮、穿黑布裙、有知識的年輕女性,意識到她們與魯迅才是一個世界的人,自己則是另一個世界的人。

在那些女學生中,有一個名叫許廣平的人特別引起了朱安的注意。朱安發現,每當她來訪的時候,大先生魯迅總會不經意間展現出柔情的一面。朱安應該是猜到了些什麼,但她沒有任何辦法。到了1926年8月,魯迅和許廣平一同坐火車南下。朱安沒有去送行,只是在西三條21號門口久久佇立著,望著那早已望不見的背影。

朱安:一生無愛無性的魯迅原配,三句著名怨言和一個遺願令人淚目

到了1929年初的時候,朱安和婆婆魯瑞都聽到了許廣平懷孕的訊息。朱安心中特別不是滋味,畢竟她是周家大太太,這種事丈夫應該徵詢她的意見的。可是,她對此卻毫不知情,竟是從別人那裡聽到這個訊息的。這麼多年過去了,朱安已不抱希望得到魯迅的愛,但是她卻非常在意自己在周家的地位,也就是周家大太太的名分。

面對這種情況,朱安再也忍不住了。她用比較委婉的方式對婆婆說道:

我昨晚做了一個夢,夢見大先生忽然帶了一個小孩回來,我心中特別難受

。魯瑞聽到朱安的話後卻顯得非常高興,她說:

你又沒有生下小孩,他有了小孩是好事啊,可以延續周家的香火

朱安:一生無愛無性的魯迅原配,三句著名怨言和一個遺願令人淚目

魯瑞的這句話對朱安來說可謂是靈魂一擊,未能擁有自己的孩子,是朱安心中永遠的痛。朱安也知道,自己照顧婆婆多年,婆婆對自己各方面都非常滿意,唯一的不滿就是自己沒有生兒育女。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可是,朱安又有什麼辦法呢?她不是不想生,也不是不能生,是丈夫不給她機會啊。在這個時候,朱安將所有的委屈凝聚成了一句怨言:

娘娘嫌我沒有兒子,大先生終年不同我講話,我怎麼會生兒子呢

朱安:一生無愛無性的魯迅原配,三句著名怨言和一個遺願令人淚目

三、魯迅和魯瑞相繼去世,朱安生活困難想賣魯迅藏書,被阻止後痛呼:我也是魯迅的遺物啊!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溘然長逝,噩耗當天就傳到了西三條21號。朱安想要去上海打理喪事,畢竟她名分上還是周家大太太以及魯迅原配夫人。但是,魯瑞已經將近80歲了,身體又不好,一天也離不開朱安。朱安嫁給魯迅已經30年了,她存在的唯一價值似乎就是照顧魯瑞。因此,朱安沒有去上海,而是留在北京照顧婆婆。

對於上海的一切,朱安亦沒有過問,任由許廣平與周建人商量著處理,其中包括魯迅的遺產。如果換做一個不好說話的女人,這個時候肯定會去上海爭遺產的。畢竟,於情於理於法來說,朱安作為原配夫人都有資格得到一份遺產。但朱安是這樣想的:

許廣平一個人帶小孩不容易,上海的一切都歸她吧,包括魯迅遺作的版權

朱安:一生無愛無性的魯迅原配,三句著名怨言和一個遺願令人淚目

此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朱安始終把自己當成朱家大太太,把許廣平當成“小的”。她希望許廣平在處理好上海的事務後,能夠帶著周海嬰一起來北京生活,西三條21號的房子也夠住,許廣平在上海還要租房子。在託人寫到上海的信中,朱安即稱呼許廣平為“許妹”,像極了古代正房對妾室的稱呼。許廣平看到信後,簡直是哭笑不得。

在魯迅去世到魯瑞去世這7年裡,朱安的生活還算過得去。這期間她們的經濟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許廣平寄來的生活費,魯迅著作的版權是持續收入,版權全部給了她,她肯定要負責北京這邊的生活;二是周作人給的錢,魯迅去世之後,魯瑞便曾對周作人說“老二,以後靠你了”。

朱安:一生無愛無性的魯迅原配,三句著名怨言和一個遺願令人淚目

周作人則連聲嘆道:

我苦哉,我苦哉

。周作人心中確實苦,魯迅在世的時候,他根本不用出一分錢贍養母親。但現在魯迅去世了,他不得不擔起這份責任。事實上,他一直住著的八道灣11號,也是屬於魯迅的房產。

魯瑞去世之前,唯一放不下的就是陪伴、照顧了她近40年的朱安。此時她和朱安,早已情同母女。因此魯瑞一再叮囑周作人,在自己去世之後,一定要把原來給自己的錢給朱安,一直到朱安去世。此外,魯瑞也一再告訴朱安,老二給的錢你一定要拿下,那完全是你應該得的。

朱安:一生無愛無性的魯迅原配,三句著名怨言和一個遺願令人淚目

不過朱安卻不願意接受周作人的錢,魯瑞在世的時候沒什麼,畢竟周作人有責任為母親養老。但魯瑞去世之後,朱安卻覺得不該要周作人的錢。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魯迅早已和老二決裂,朱安覺得大先生肯定不希望自己要老二的錢;二是周作人已經落水了,在外面聲名狼藉,從這個方面來講大先生也不會希望自己要周作人的錢。

但這樣一來,朱安的積蓄用完之後,生活就徹底陷入了困境,因為許廣平也不再寄錢過來了。為了生存下去,朱安接受朋友的建議,整理列出書單,將魯迅的部分藏書賣掉。魯迅是文化界的領袖,他的藏書將被出售的訊息很快被記者刊登在了報紙上。身在上海的許廣平看到這一訊息後,立馬寫信進行勸阻,並且在報上刊登宣告:

如果朱安賣了魯迅的書,自己絕不承認

朱安:一生無愛無性的魯迅原配,三句著名怨言和一個遺願令人淚目

朱安收到許廣平的信後,內心並沒有得到安慰,生活問題也沒有得到解決。在接下來的信中,朱安託人這樣寫道:

我伺候婆婆38年,送老歸山,我今年也已近66歲了,生平但求布衣暖菜飯飽,一點不敢有其他的奢望,就是到了窮途末路的現在,我也仍舊知道名譽和信用是很可貴的,無奈一天一天的生活壓迫,比信用名譽更要嚴重,迫不得已,才想賣書維持生命。

上海那邊沒有馬上寄過錢來,朱安自然不會表態不賣書。她之所以放出訊息要賣書,很可能並不是真的想賣,而是想引起許廣平的注意,迫使她繼續供養自己。而上海文化界那邊看到朱安始終不鬆口,也著實是急壞了,委派劉哲民和唐弢作為代表前去西三條21號,一是堵住朱安賣書的路子,二是勸說朱安。

朱安:一生無愛無性的魯迅原配,三句著名怨言和一個遺願令人淚目

唐弢等人到了西三條21號後,剛說明自己從哪裡來的,朱安的臉色就變了。等到唐弢以保護魯迅文化遺產之由進行勸說之後,朱安先是一言不發,沉默片刻之後極為激動地痛呼道:

你們總說魯迅遺物,魯迅遺物,要儲存,要儲存!我也是魯迅的遺物啊,你們也得儲存儲存我呀!

四、朱安臨終前哀求許廣平“把我與大先生合葬”,卻未能如願

1947年春天,69歲的朱安久病不愈,意識到自己將不久於人世。這個時候,朱安給許廣平寫了一封信,明確提出自己的遺願:

許先生,我病已有三個月,病勢與日俱進。西醫看過終未見好,改由中醫診治,雲系心臟衰弱,年老病深不易醫治。自想若不能好,亦不欲住醫院,身後(死後)無須在北平長留,至上海須與大先生合葬。

許廣平收到朱安的信後,自然不會同意將朱安與魯迅合葬,只是安慰朱安“吉人天相,天氣轉暖,逐漸會好”。與此同時,許廣平還委託北京的朋友準備料理朱安的後事,不要鋪張,一切從儉。

朱安:一生無愛無性的魯迅原配,三句著名怨言和一個遺願令人淚目

朱安沒有得到許廣平的肯定回覆,心中非常不踏實,此後又求了許廣平幾次。到了6月底的時候,病重的朱安仍念念不忘要與魯迅合葬,求在身邊照顧她的人一定要讓許廣平答應將她與大先生合葬。在這個時候,身邊的人只好騙她說,許廣平已經答應了。

當時所有的人都認為朱安應該跟婆婆魯瑞葬在一起,畢竟她們兩個人相伴了近40年。但朱安卻不這麼認為,因為她嫁到周家來,是嫁給丈夫的,而不是嫁給婆婆的啊!朱安這個遺願,其實是對自己大半生的否定,對自己婚姻生活的否定。若不是沒有選擇,她又怎能甘心一輩子過無愛無性的生活,一輩子陪在婆婆身邊?

朱安:一生無愛無性的魯迅原配,三句著名怨言和一個遺願令人淚目

遺憾的是,朱安最終未能如願。她沒能與魯迅合葬,甚至沒能被葬在婆婆身邊。後來,朱安的墓地遭到破壞,屍骨不知所蹤。從此,朱安這位寂寞的女人,彷彿從未來過這個寂寞的世界。